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割绒棉 /涤地毯如果毛圈密度很低 ,一旦被点燃 ,将扩及整个面积。利用纤维素纤维的酯化进行的化学改性可以限制其燃烧性能 ,并使其达到阻燃测试标准。仅需经 5 %~ 1 0 %聚羧酸和适当的催化剂喷洒处理的含棉地毯 ,就可获得优良的压燃性能。适用的聚羧酸为 1、2、3、4 丁烷四甲酸 (BTCA)、柠檬酸和马来酸 ;催化剂如次磷酸钠、磷酸钠和部分起中和作用的盐。本文提供了使含棉地毯达到阻燃效果的化学反应和工艺条件。表面起绒 ,规格大于 1 2m× 1 8m的地毯若要投入市场 ,必须通过标准甲胺阻燃测试 ,以获得管理机构的证书。毛圈密度足够…  相似文献   

2.
黄麻/棉混纺织物的无甲醛抗皱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坚  郑来久代巍 《印染》2004,30(3):9-11
采用纤维素酶对黄麻/棉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运用L9(3^4)正交分析法优选了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三乙醇胺为添加剂,对黄麻/棉混纺织物进行无甲醛抗皱整理的整理剂配方及工艺条件;对比分析了碱处理和纤维素酶两种前处理方法,以及柠檬酸和免烫树脂两种抗皱整理方法对黄麻混纺织物的抗皱效果和服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棉织物的混合多元羧酸-壳聚糖防皱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3,4-丁烷四羧酸(BTCA)、柠檬酸(CA)和壳聚糖(CTA)共同对棉织物进行防皱整理,讨论了工艺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整理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防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CA与CA的质量之比1:1,多羧酸8%,壳聚糖0.10%,次亚磷酸钠6%,三乙醇胺3%,180℃焙烘2min。整理后会使织物染色深度下降,颜色有所变化,但基本不影响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4.
大米交联淀粉的制备及其冻融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以不同的PH值、温度、时间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出制备大米交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三偏磷酸钠2.2%、PH值10、50℃、35min。另外对交联淀粉以及在其中加入不同添加剂后的冻融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米交联淀粉的冻融稳定性明显优于原淀粉,加入氯化钠和柠檬酸降低了交联淀粉的冻融稳定性,而加入蔗糖则增加了交联淀粉的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轻度交联淀粉,探讨三偏磷酸钠用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交联度(即沉降体积)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确定最件工艺条件为:三偏磷酸钠用量为淀粉千质量的1.5%、反应时间1.5h、反应pH10.25、反应温度50℃。  相似文献   

6.
多聚磷酸钠交联淀粉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多聚磷酸钠交联淀粉的制备方法,测定了多聚磷酸钠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多聚磷酸钠交联改性的淀粉抗凝沉性减弱,冻融稳定性提高,膨胀度和溶解度降低。以多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体系pH1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5h,多聚磷酸钠比例1%。  相似文献   

7.
以阳离子淀粉DM933A和多聚磷酸钠为主要原料.用干法工艺制备了磷酸酯型两性淀粉:用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布拉班德黏度仪和偏光显微镜对产物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其作为纸张增强剂对纸浆的增强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制备两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是:多聚磷酸钠(STP)添加量为w(STP)=6%;反应pH=6.0;反应温度为145℃;反应时间为1.5h;磷酸酯型两性淀粉对纸张的耐破度、抗张指数和裂断长分别提高了38.2%、24.9%和25.0%,其性能与国民淀粉的两性淀粉接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善米淀粉制品的抗老化性能。方法:以圆糯米为原料制取湿淀粉,分别加入高粘度变性淀粉、多聚磷酸钠、海藻酸钠和黄芹胶,测定抗老化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老化率和持水率。结果:多聚磷酸钠对老化率的影响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多聚磷酸钠和海藻酸钠对糯米淀粉制品持水性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结论:添加0—0.6%的多聚磷酸钠和海藻酸钠有助于提高米淀粉制品的抗老化率和持水性,从而提高抗老化性能和稳定性,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9.
多羧酸的织物耐久压烫整理和阻燃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近年来多羧酸耐久压烫整理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的工业化条件已趋成熟。同时介绍了多羧酸用作抗燃剂的最新研究,尤其是对涤棉地毯煌抗燃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元羧酸为单体、双氧水为引发剂并添加次亚磷酸钠合成了含磷聚多元羧酸免烫整理剂,并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分析了单体种类、次亚磷酸钠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含磷聚马来酸与丙烯酸整理剂PMAAA对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及PMAAA与柠檬酸CA复配物对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三偏磷酸钠为魔芋葡甘聚糖进行酯化交联改性。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条件为三偏磷酸钠;魔芋葡甘聚糖=1:10(w/w),反应PH为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改性KGM透明度、粘度、冻融稳定性均比未改性KGM明显改善,并具有一定的耐酸耐高温能力,且有相当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婴幼儿奶粉国家标准核黄素检测中无法检出核黄素-5-磷酸钠的情况,在样品处理过程中添加磷酸酶.使核黄素-5-磷酸钠转化为核黄素达到检出的目的.对磷酸酶的酶解转化度进行了研究,解决了从核黄素-5-磷酸钠到核黄素之间换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啤酒废酵母生产果糖磷酸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齐香君  刘树兴  丁秀英  任志 《酿酒》2002,29(4):60-61
通过正交原理设计试验,优化方法寻找最佳参数,研究了用啤酒废酵母游离细胞生产果糖磷酸钠(FDP)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1)pH对转化过程影响最大,(2)最佳转化工艺是蔗糖加入量6%、磷酸盐4%、pH6.5、转化温度30℃、转化时间6h。  相似文献   

14.
核黄素磷酸钠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磷酸化反应中核黄素与POCl3及H2O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核黄素磷酸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吡啶和乙腈的混合溶剂中,使核黄素与其4倍摩尔量的三氯氧磷在35℃左右反应2h,然后水解反应混合物,再用NaOH溶液中和,能够以75%以上的收率得到核黄素磷酸钠。  相似文献   

15.
对纤维素和反式丙烯三甲酸缩缩产物进行测试和分析来判断紫外线几漂白剂对白度和产物分布的影响程序。已证实辐射时间对不饱和多元羧酸的含量无任何影响。故可得出如下结论:影响织物泛黄的因素不是不饱和多元羧酸,而是形成了可能具有共轭双键的大分子化合物。也已证实催化剂-水合亚磷酸钠的使用对丙烯三甲酸的分解趋势直着决定的作用。与不含漂白剂的配方相比,发现只有使用过硼酸时,在200℃和210℃的温度缩合白度才有所提  相似文献   

16.
探索利用核黄素粗品制备核黄素5'-磷酸钠的可行性.在吡啶和乙腈的混合溶剂中,使核黄素粗品与其4倍摩尔量的三氯氧磷35℃左右下反应2h,然后水解反应混合物,再用NaOH溶液中和,能够以68.5%以上的收率得到核黄素磷酸钠,产品质量符合美国FCC (7)要求.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优化了核黄素5'-磷酸钠粗品磷酸化反应的条件,即:n (POCl3)/n(VB2)=4.6,n(POCl3)/n(H2O)=1.65,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35±1℃.在优化的磷酸化反应条件下,利用核黄素粗品制备核黄素5'-磷酸钠的收率平均可达73.5%以上,能够有效降低核黄素5'-磷酸钠的生产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核黄素粗品制备核黄素5'-磷酸钠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HPA-5/O2脱木素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存在七钼五钒磷酸钠的氧脱木素系统(HPA-5/02)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发现通过在酸性条件的氧漂系统中添加七钼五钒磷酸钠(HPA-5)作为催化剂,可以提高氧漂过程中的木素脱除率,HPA-5/O2脱木素系统残液中的COD含量很低,而且残液可以循环使用,这可为浆厂实现无废水排放的清洁生产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地毯的阻燃性能并使其满足标准要求,介绍了地毯的燃烧过程,分析了影响地毯燃烧性能的因素,概述了常用的地毯阻燃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多孔淀粉改性和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粳米多孔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交联多孔淀粉.通过对三偏磷酸钠交联处理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缩小单个因素变化对制备的影响范围,正交试验测定多因素综合条件下交联多孔淀粉制备的最佳条件.与普通多孔淀粉相比,交联后的多孔淀粉结构得到强化,对吸附物的承载能力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20.
抗消化性甘薯淀粉磷酸双酯制备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化了三偏磷酸钠制备抗消化性甘薯淀粉磷酸双酯的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试验设计,分析了三偏磷酸钠、pH值、酯化温度以及酯化时间对甘薯淀粉磷酸双酯抗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工艺为:三偏磷酸钠添加量3.6%(以甘薯淀粉计),pH 10.5,酯化反应温度50℃,酯化时间2.1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甘薯淀粉磷酸双酯淀粉抗消化性为(58.73±0.04)%.经DSC和RVA扫描分析表明甘薯淀粉磷酸双酯仍具有与甘薯原淀粉相似的糊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