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运用碱炼、吸附、萃取、水蒸汽蒸馏等方法对大麻籽油进行了去毒试验。在国内首次对大麻籽油的去毒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提出了增加种子的成熟度,加强油籽的筛理工作是减少大麻籽油中毒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利用吸附、萃取、水蒸汽蒸馏的方法可去除一定的毒性物质。其中,水蒸汽蒸馏法可去除油中的毒性物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一个测定大麻籽油中△~9——四氢大麻酚含量的微量分析方法。大麻籽油中的△~9——四氢大麻酚用甲醇——石油醚提取,然后通过活性氧化铝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测定。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8%,变异系数4.1%。  相似文献   

3.
在火麻籽油的提取过程中,火麻籽中的毒性成分δ~9-四氢大麻酚易随油脂溶出,降低火麻籽油的品质。采用滚筒式微波翻炒设备对火麻籽进行热处理,旨在降低火麻籽油中的δ~9-四氢大麻酚含量,并对微波处理前后的火麻籽饼残油率及火麻籽毛油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1 000 W、微波时间15 min的条件下,火麻籽毛油中的δ~9-四氢大麻酚含量由122.63 mg/kg降至57.33 mg/kg,氧化诱导时间由2.28 h升至3.02 h,生育酚含量由708.38 mg/kg升至716.88mg/kg,火麻籽饼残油率由14.36%降至9.98%。火麻籽毛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略有增加,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火麻油中含有大麻二酚酸(CBDA)、大麻二酚(CBD)、大麻酚(CBN)、Δ9-四氢大麻酚(THC)、四氢大麻酚酸(THCA)等多种大麻素。本文充分考虑其基质的特点,研究火麻油中5种大麻素提取的样品的快捷制备方法,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实现待测组分与基质中杂质峰的有效分离,建立火麻油中五种大麻素的HPLC同时检测方法,并采用精密度实验、重复性实验以及加标回收率实验等对方法加以验证。结果表明,五种大麻素在0.5~50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LOQ,S/N=10)均在0.33~0.80 mg/kg之间,回收率在77.1%~103.3%,相对标准偏差RSD≤4.7%。通过对国内4个产地的实际火麻油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均含有少量的大麻素,其中THC含量均少于0.3%,但是部分产品的THC含量比欧盟国家规定的上限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本文所发展的方法为相关检测方法标准的建立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麻籽油的特性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麻籽含有约25%~35%的油脂,20%~25%的蛋白质,20%~30%的碳水化合物.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等.大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约为90%,其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约80%.ω-6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为3:1,是理想的人体脂肪酸摄入比例,并且还含有γ-亚麻酸以及丰富的生育酚和植物甾醇.研究表明,大麻籽油在降低胆固醇、抗氧化、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并且是安全无毒的,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功能性油脂.  相似文献   

6.
大麻的生物学特征及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主要介绍了大麻的生物学特征及应用,阐述了大麻产业的发展现状.大麻纤维主要用作纺织、造纸原料,大麻种子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物质.由于大麻中含有致幻化学物质THC,因而严重影响了大麻的开发与利用.文章还对大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巧克力和大麻酚类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通过对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巧克力中五种大麻酚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并通过精密度、重复性以及加标回收等实验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五种大麻酚在0.05~5.0 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7,定量限(LOQ,S/N=10)为0.15 mg/kg;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值<5%,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在三个加标水平(1.25、2.50、5.00 mg/kg)下的回收率为91.8%~109.0%,RSDs<5%,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可以为建立巧克力中大麻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标准奠定实验基础,同时为加强国际大麻酚添加食品进出口监管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
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是一种非精神活性大麻素,不具有成瘾性,并且现代药理学证明,大麻二酚具有诸如抗癫痫、抗焦虑、镇静等多种药理学活性,表明大麻二酚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活性天然产物。工业大麻又名火麻、胡麻、线麻等,为大麻科(Cannabaceae)大麻属(Cannabis)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工业大麻应用广泛,作为优质的植物蛋白和植物油脂来源,备受食品加工、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的青睐。工业大麻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均有对工业大麻入药的记载。在工业大麻的种植及加工过程中,大麻二酚不断累积和代谢,因此,大麻二酚的检测对工业大麻原料及制品的品质评价及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类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大麻二酚检测方法,对这些方法的应用特点和检测效果进行综述,并对我国未来大麻二酚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德国开展大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雾帕塔尔大学对大麻开展了一些研究,研究表明:大麻种子中含脂肪30%~35%,蛋白质20%~24%,碳水化合物小于30%,纤维素小于15%,矿物质4%~6%。大麻种子中蛋白质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所必需的17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含量最高,达 34. 8毫克/克,其次为冬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分别为19.8毫克/克和18.8毫克/克。大麻油中亚油酸的含量比其它植物油的都要高,而其它脂肪酸成份基本相近。说明大麻油是一种很好的食物油,这种油中的不饱和酸对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通过对大麻的研…  相似文献   

10.
食用油中掺入非食用油的鉴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较系统地介绍了食用植物油中掺入矿物油、桐油、大麻籽油、蓖麻油、巴豆油、青油、亚麻仁油等7种非食用油、矿物油的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对食用植物油中掺伪成分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工业大麻:一株命运跌宕起伏的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麻在中国也被称为汉麻、火麻、线麻,为大麻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高1~3m,少数可达6m,枝具丛沟槽,密生灰白色贴伏毛,叶掌状全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大麻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可谓全身是宝,其籽、花叶、秆茎、根等部位的提取物下游应用领域非常广,大麻籽可榨油,药食同源;花叶中提取的大麻酚类化合物可以为癫痫、抑郁、帕金森症等多种疾病提供生物制药原料;大麻秆茎中提取的大麻纤维可用于生产高档面料和特种纸张;大麻根既具有药用价值,还能制作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火麻仁油中Δ9-四氢大麻酚(Δ9-THC)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环已烷和乙酸乙酯溶解,经GPC净化分离,再以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3 μm)分离,以乙腈-水流动相洗脱,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在0~500 μg/L浓度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9,方法检测限(LOD)为0.05 mg/kg,定量限(LOQ)为0.17 mg/kg。加标回收率在84.6%~10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2%~4.7%(n=6)。在实际样品检测中,10种不同品牌的火麻仁油中Δ9-THC含量在0.40~5.82 mg/kg之间。结论 该方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火麻仁油样品中Δ9-THC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因药物滥用致使尿液中产生的四氢大麻酚酸检测试纸条进行研制。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法还原氯金酸制备胶体金。结果 确立了制备四氢大麻酚酸检测试纸条的最佳条件: 标记10 ?g/mL的抗四氢大麻酚酸单克隆抗体, 将金标抗体按喷量2.0 ?L/cm喷涂在已处理的聚酯膜上, 最后将四氢大麻酚酸-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物和羊抗鼠按0.5 mg/mL、1.0 mg/mL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 经过37 ℃烘箱干燥16 h, 组装制备成四氢大麻酚酸检测试纸条。结论 这种方法能在3~5 min内快速检测出尿液中残留的最小浓度为50 ng/mL的四氢大麻酚酸。  相似文献   

14.
用提纯、酸化、活化后的凹凸棒黏土吸附大麻籽油中的色素,采用正交实验确定脱色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凹土用量6 g/100 mL油,吸附时间40 min,凹土活化温度300℃,吸附温度35℃时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可达94.31%。  相似文献   

15.
大麻与纺织     
自1925年国际鸦片公约首次将大麻列为管制对象以来,联合国又几次通过了禁毒公约(如1975年的《联合国·修正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的议定书》、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等)。我国也于1990年1月23日成为《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  相似文献   

16.
张爱芝  王全林 《食品科学》2011,32(10):194-198
以电喷雾离子源(ESI)为电离源,在负离子采集模式下建立食用植物油中δ9四氢大麻酚(δ9-THC)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实验以甲醇为提取剂,经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Waters ACQUITYTM UPLC BEH-C18(2.1mm×100mm,1.7μm)色谱柱分离后以U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5μg/kg和0.45μg/kg。实验以δ9-氘代四氢大麻酚(δ9-THC-D3)为内标物,采用内标法定量。3个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68.0%~110.0%,相对标准偏差为8.8%~18.1%。本方法能够满足食用植物油中δ9-四氢大麻酚痕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汉麻植株叶子中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汉麻叶中生物活性成分可分为大麻酚类化合物和非大麻酚类化合物,其中很多成分在医药领域具有显著的利用价值,有些已经应用于临床.本文对汉麻叶中不同种类的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国内外有关大麻酚类化合物,特别是△9-THC、CBD、CBN等,以及非大麻酚类化合物,如黄酮、生物碱、多酚类和有机酸等,在抗癌、治疗神经疾病、抗菌、抗紫外、抗氧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价值.此外,还对汉麻叶中化学成分在药物和护肤品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汉麻叶可以作为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原料,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是汉麻综合利用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周晓晴  胡立文  罗琦  曾林晖  李晴  兰伟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4):291-295,301
目的:探讨福林酚法测定茶叶籽油中茶多酚含量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茶叶籽油中儿茶素总含量的合理性。方法:采用福林酚法和HPLC测定茶叶籽、茶叶籽油和茶叶籽油粕中茶多酚含量和儿茶素总含量,对比分析茶叶籽油中维生素E等含酚羟基的脂溶性物质对福林酚法测定茶叶籽油中茶多酚含量的干扰。结果:福林酚法测得茶多酚含量按60%~80%计算所含儿茶素,远超HPLC法测得儿茶素的量。重现性实验中,福林酚法测茶叶籽毛油中茶多酚含量,RSD值为7.21%;HPLC法测茶叶籽毛油中儿茶素总含量,RSD值为1.99%;福林酚法测茶多酚精炼油胶体中茶多酚含量,三组实验样品的RSD值分别为0.70%、1.13%和0.63%。以茶多酚精炼油胶体做福林酚法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为90.87%~109.00%。结论:本实验提取和测定茶叶籽油中茶多酚的方法可靠;福林酚法不适用于测定油脂中茶多酚含量;茶叶籽毛油中茶多酚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丽江5种野生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再采用873Rancimat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分别测定5种野生植物油的氧化诱导期,比较分析不同野生植物油氧化稳定性差异,并用外推法预测常温20℃条件下5种野生植物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5种野生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相似,主要由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和棕榈酸组成,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为青刺果油75.9%、核桃油90.6%、大麻籽油87.1%、紫苏油87.1%、香薷籽油89.6%;氧化稳定性试验显示5种不同野生植物油氧化稳定性从优到劣依次为青刺果油核桃油大麻籽油紫苏油香薷籽油,在20℃条件下,紫苏油、香薷籽油、核桃油、大麻籽油、青刺果油的货架寿命分别为57.0、52.8、110.9、75.9、216.9 d。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苎麻、红麻、大麻和亚麻4种主要麻类植物种子油开发利用价值,采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其种子含油量和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麻类植物种子含油量差异较大,其含油量大小顺序为亚麻大麻红麻苎麻,均值分别为36.54%、33.43%、23.44%和18.77%;4种麻类植物种子油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5种脂肪酸组成,其含量占总脂肪酸的97.40%以上,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值变幅为74.87%~92.43%,以苎麻籽油最高,亚麻籽油和大麻籽油稍次,红麻籽油最低。4种麻类植物种子油与其他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相比,具有各自优势特征,红麻籽油油酸含量最高(30.09%),明显优于其他3种麻类植物种子油及葵花籽油和大豆油;苎麻籽油含有丰富亚油酸(81.38%),远超过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和其他3种麻类植物种子油;亚麻籽油和大麻籽油亚麻酸含量具有明显优势,分别为51.27%和18.47%,远高于红麻籽油、苎麻籽油和其他4种植物油。综合分析可见,4种主要麻类植物种子对于特种保健食用油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价值和极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