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体外模拟人体消化环境,以考来烯胺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体外儿茶素EGCG对6种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同时探讨了EGCG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代谢的调控功能。研究结果显示,除胆酸钠外,儿茶素EGCG与6种胆酸盐平均结合率均较高,达到60%以上;其中EGCG结合牛磺胆酸钠(STC)、甘氨胆酸钠(SGC)、牛磺石胆酸(EA)和牛磺脱氧胆酸(ST)的平均结合率分别是考来烯胺的78.99%、90.14%、82.00%和93.48%。高脂模型大鼠脂质代谢结果显示血清中TC、TG及LDL-C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HDL-C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HE染色显示EGCG处理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改善,肝细胞排列整齐。因此,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儿茶素调控脂质代谢的机制至少部分源自对小肠中胆汁酸的吸附,抑制其重吸收,从而发挥其脂质代谢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得到茶树花浸膏,将超临界萃取后的茶树花渣用乙醇提取,得茶树花渣萃取物,研究二者的降血脂及抗氧化能力。以样品的体外结合胆酸盐能力衡量降血脂能力,以样品体外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与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衡量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茶树花浸膏及茶树花渣萃取物在本实验的最高浓度32mg/mL时对牛磺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的吸附率最大。茶树花渣乙醇萃取物对两种胆酸的吸附率与螯合胆酸型降血脂药物考来烯胺的吸附率更加接近。渣萃取物与考来烯胺对胆酸盐的吸附率均高于茶树花浸膏的胆酸盐吸附率。与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相比,茶树花渣乙醇萃取物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更高,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略低。茶树花渣萃取物与BHT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茶树花浸膏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模拟人体消化环境,以降血脂药物的主要成分考来烯胺为对照,以胆酸钠(SC)、牛磺胆酸钠(STC)、甘氨胆酸钠(SGC)三种胆酸盐为结合对象,比较了新老苦丁茶水浸提液对胆酸盐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海南苦丁茶具有一定的降血脂能力,且新茶的降血脂功效要优于老茶。相较于考来稀胺,新茶结合胆酸钠、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的能力分别是其12.6%、12.7%、10.2%。  相似文献   

4.
胡凯  黄惠华 《食品工业科技》2011,(8):105-107,111
在体外模拟人体消化环境,研究绿茶浸提液对胆酸盐的等温吸附性质,比较不同茶浸提液对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同时探讨了茶多酚含量与茶浸提液结合胆酸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茶浸提液对胆酸盐结合速度较快,Freundilich等温式、Langmiur等温式均能良好地反映绿茶浸提液对胆酸盐的结合;绿茶浸提液结合胆酸盐的能力最强,其结合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胆酸钠的量分别是考来烯胺的38.4%、46.5%和42.0%;其次是半发酵茶(铁观音,35.2%、41.7%和42.6%)、发酵茶(普洱茶、滇红茶和六堡茶)。不同茶浸提液结合胆酸盐能力与其茶多酚含量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结果初步证明了茶叶及其中的功能性成分对人体的降血脂功能。  相似文献   

5.
陈丹阳 《中国油脂》2021,46(1):61-64
采用凝胶过滤色谱对经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蚕豆蛋白酶解物进行分离纯化,以期得到高降胆固醇活性的酶解物组分。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得到蚕豆蛋白酶解物凝胶过滤色谱最佳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为Sep G-10、G-25葡聚糖凝胶为柱填充材料,10 mg/m L的酶解液上样量4 m L,洗脱剂为去离子水,洗脱流速1 m L/min。凝胶过滤色谱分离纯化后得到F1~F6 6个蚕豆蛋白酶解物组分;与10 mg/m L考来烯胺散阳性对照比较,F3、F6组分对3种胆酸盐(胆酸钠、甘氨胆钠酸、牛磺胆酸钠)抑制率均高于阳性对照,其中F6组分的相对抑制率最高,分别为(274.98±0.19)%、(140.22±0.20)%、(130.99±0.22)%。  相似文献   

6.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酶法辅助提取红树莓籽原花青素工艺,并对其结合胆酸盐能力进行评价。以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影响原花青素得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1(g/mL)、酶添加量0.8%、超声功率190 W、提取时间39 min,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达16.42 mg/g。红树莓籽原花青素对胆酸盐结合速度较快,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红树莓籽原花青素结合牛磺胆酸钠能力最强,对胆酸钠、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结合率相当于同剂量考来烯胺结合率的54.50%、71.79%和72.34%,说明红树莓籽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体外结合胆酸盐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裙带菜孢子叶为原料,经水提、醇沉、脱胶、脱色、冷冻干燥制备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并研究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对胆酸盐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等温吸附曲线以及体外降血脂活性。结果表明,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对胆酸盐的结合速度较快,在吸附开始的20 min内已达到吸附平衡量;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iur拟合曲线都能较好地描述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对胆酸盐的结合行为,40 mg/m L的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对牛磺胆酸钠的吸附效果与80 mg/m L的考来烯胺相近,说明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血脂活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臭参的地上部分水溶性成分吸附胆酸盐、胆固醇及脂肪情况。结果表明:(1)水溶性成分含量为7.2%;(2)试样浓度与胆酸钠、甘胆酸钠、牛磺胆酸钠吸附率呈正相关性,不吸附脱氧胆酸钠。随时间的延长试样对胆酸钠的吸附率逐渐增加,60 min后基本稳定。试样吸附结合点是胆酸盐7位的羟基官能团;(3)试样对胆固醇的吸附随时间的延长吸附量增加,100 min后稳定。试样浓度与吸附量成反相关性,与胆固醇浓度成正相关性。试样吸附结合点是胆固醇3位的羟基官能团;(4)试样对猪油、菜籽油的吸附率分别为13.5%、12.5%;臭参地上部分作为食品有较高的安全性,试验结果也表明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高粱乌米和杏鲍菇两种食用菌为原料,通过酶—重量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SDF、P-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S-IDF、P-IDF),分别测定溶胀力、持水力、持油力等理化性质及葡萄糖吸附力、胆酸钠吸附力、胆固醇吸附力、葡萄糖透析延迟能力等功能性质。结果表明:S-SDF的溶胀力最强,为11.83 mL/g;P-IDF的持水力最强,为4.55 g/g;P-SDF的持油性最强,为3.01 g/g;S-I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最强,达74.17 mg/g,S-SDF与S-IDF葡萄糖吸附能力显著强于P-SDF与P-IDF;模拟肠道环境中的胆固醇吸附能力强于胃环境,P-IDF在两种环境中的胆固醇吸附能力均最强;S-IDF胆酸钠吸附能力最强,可达83.80 mg/g;S-SDF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显著高于P-SDF,在60 min时达38.28%。  相似文献   

10.
选用超声波法提取桑树桑黄子实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选最佳方案,并对其体外降血脂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时间49 min、乙醇浓度为80%、提取温度为61 ℃,料液比为1:22(g/mL),总三萜得率可达12.32% ± 0.17%。质量浓度为80 mg/mL的总三萜体外结合甘氨胆酸钠、牛磺胆酸钠、胆酸钠的能力为同剂量考来烯胺的50.93%、52.14%和43.06%,说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血脂活性。总三萜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并能有效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其IC50值分别为0.304和0.520 mg/mL,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发酵法制备的刺梨果渣膳食纤维为材料,模拟人体胃和肠道的p H值环境,探讨刺梨果渣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油脂、胆固醇、胆酸钠、亚硝酸盐和葡萄糖的吸附能力,为刺梨果渣膳食纤维产品的研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刺梨果渣及其膳食纤维对猪油的吸附量均高于花生油,其中膳食纤维的吸附量显著高于果渣(p0.05)。刺梨果渣膳食纤维对胆固醇和NO_2~-的吸附效果与p H值有关,不可溶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在模拟肠道条件下强于可溶性膳食纤维(p0.05),在模拟胃环境下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则不如可溶性膳食纤维(p0.05);两种膳食纤维对NO_2~-的吸附量均是模拟胃环境下高于模拟肠道环境的吸附能力(p0.05),但两种纤维之间的吸附能力差异不显著。而对于葡萄糖的吸附能力,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优于不可溶膳食纤维。试验说明刺梨果渣膳食纤维具有清除胆固醇、抑制膳食中脂肪的吸收和利用,还减少亚硝酸盐的吸收,可作为一种较为优质的膳食纤维资源。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干巴菌总黄酮含量,75%乙醇洗脱溶解黄酮(B)、95%乙醇洗脱溶解黄酮(C)、水溶性黄酮(D)的抗氧化活性及干巴菌水溶性成分降血脂的能力。结果表明:(1)干巴菌总黄酮含量为6.96 mg/g;(2)3种黄酮的还原能力都明显大于芦丁,且DCB;(3)3种黄酮在低浓度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且明显优于芦丁;(4)水溶性黄酮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浓度时明显优于芦丁;(5)水溶性成分吸附胆酸盐的能力低于考来烯胺,但对胆固醇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干巴菌作为一种天然美味的山珍,其潜在的保健功能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以松仁粕为原料制备松仁粕膳食纤维,研究超微粉碎对松仁粕及松仁粕膳食纤维体外降血糖、降血脂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微粉碎后,松仁粕膳食纤维及松仁粕的膳食纤维含量无显著变化,但各功能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松仁粕膳食纤维的各功能性质均优于松仁粕。与粗粉相比,二者微粉的葡萄糖吸附量、淀粉酶抑制力、胆酸钠吸附量及胆酸钠束缚力都有显著提高(p0.05),其葡萄糖延迟吸收指数在透析30 min时最大;且二者在pH7.0条件下的胆固醇吸附能力显著优于pH2.0条件下的胆固醇吸附能力。说明一定程度的超微粉碎有利于松仁粕膳食纤维功能性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直接合成法制备MOF-5,正交试验法优化MOF-5吸附姜黄素的条件,以MOF-5用量、姜黄素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为影响因素得出优化吸附率。对优化吸附率的复合物进行了体外模拟消化,通过复合物在胃肠消化的释放率进行生物有效性的初步探索。得到优化吸附条件为:MOF-5用量0.4 g,姜黄素质量浓度0.20 mg/m L,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36 min,优化吸附率为94.57%。在模拟人体胃肠消化时,姜黄素在胃液中的平均释放率为48.93%,经过肠道消化后姜黄素平均含量为10.32%。MOF-5吸附姜黄素后主要在胃部被释放,肠道被吸收,起到了很好的控释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六种不同产地黄精-云南、广西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湖南、安徽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和黑龙江、辽宁鸡头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为原料比较主要化学成分差异,通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率及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分析其降血糖性能,筛选一种产地黄精与患病小鼠粪便体外发酵培养,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对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调节作用。不同产地黄精成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广西黄精水提对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98.36%,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91.85%,显著高于其他产地(p<0.05),且葡萄糖透析指数呈增长趋势;综合分析后选择广西黄精水提物体外培养,通过测序发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有益菌丰度增大,而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瘤胃球菌(Ruminococcus_2)等有害菌丰度降低,证明了广西黄精水提物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相关研究对黄精化学成分的地区差异以及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性能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九蒸九制后的黄精多糖含量变化,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柱前衍生化试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九蒸九制后黄精多糖的单糖组成,并测定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未蒸制的黄精多糖含量为14.36%,但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黄精多糖的含量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保持在4%左右;HPLC检测结果显示,黄精多糖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未蒸制时4种单糖的百分含量分别为52.47%、36.84%、7.32%、3.37%;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甘露糖的含量相对减少,葡萄糖的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含量相对增加;黄精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未蒸制黄精的多糖抗氧化活性显著低于蒸制后黄精的多糖抗氧化活性(P<0.05)。本研究表明,蒸制过程会造成黄精多糖成分的流失,在高湿度和高温环境下,黄精多糖中会发生糖异构化,使其单糖组成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体试验模拟人体肠道的pH条件,探讨了龙眼壳、龙眼核水不溶膳食纤维对油脂、胆固醇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对油脂、尤其是对饱和脂肪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在吸附饱和油脂和不饱和油脂的时候,龙眼壳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吸附能力要比龙眼核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吸附能力强。在对胆酸钠、胆固醇的吸附试验中,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吸附量先增大,后趋于平缓。膳食纤维种类、胆酸钠、胆固醇的浓度不同,吸附量也会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8.
黄精炮制的关键工序是蒸制。为此研究了蒸制时间对产品色泽、可溶性成分及糖含量的影响,并模拟胃肠道环境试验了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色泽随蒸制时间的延长而加深;蒸制24 h,80%vol乙醇可溶性成分增加极显著(p<0.01),达到70.79%,而水溶性成分减少极显著(p<0.01),降至9.52%;滇黄精不含淀粉;蒸制48 h葡萄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达到4%和47.84%,变化都极显著(p<0.01);蒸制12 h粗多糖含量最高,达到9.73%,继续蒸制到24 h粗多糖含量下降到4.26%,变化极显著(p<0.01);模拟胃肠道环境后,葡萄糖、粗多糖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还原糖含量变化显著(p<0.05)。综上,需要得到粗多糖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的黄精产品蒸制时间应小于12 h,需要得到还原糖、可溶性成分多的黄精产品应蒸制24~48 h。  相似文献   

19.
毛竹叶特种膳食纤维制备及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毛竹叶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以提取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后的毛竹叶残渣为原料,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和湿法动态超高压微射流作用制备毛竹叶特种膳食纤维。并研究了瞬时高压作用对其持水力、膨胀率和对脂肪吸附能力的影响,考察其对胆固醇、胆酸钠的吸附能力和对抗油脂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其持水力、膨胀率分别提高了32%和23%,对菜籽油和猪油的吸附能力分别提高了33.1%和45.3%;体外生理环境下对胆固醇吸附率分别为22.18%和31.51%;中性条件下对胆酸钠的吸附率为40%;对菜籽油和猪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红松松仁膜衣为原料,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对IDF进行木聚糖酶改性,制备改性可溶性膳食纤维(Modified soluble dietary,MSDF)和改性不溶性膳食纤维(Modified insoluble dietary fiber,MIDF),测定葡萄糖、胆固醇、胆酸钠吸附能力及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结果表明:MS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较SDF显著提高,且MI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较IDF极显著提高;模拟胃环境,改性后的膳食纤维的胆固醇吸附能力均有提高,且MSDF显著高于SDF;MIDF胆酸钠的吸附能力极显著高于IDF,可达60.73mg/g,是IDF的2.98倍;MIDF的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高于IDF,且120 min时趋于稳定,可达21.69%,较IDF显著提高了7.24%。因此,木聚糖酶可提高松仁膜衣膳食纤维的功能性质,且木聚糖酶改性是一种适合松仁膜衣膳食纤维改性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