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赤红球菌产红色素的能力,以实验室保藏的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 YM-2)为出发菌株,采用等离子体单独诱变、等离子体连续诱变、紫外线单独诱变、紫外线等离子体复合诱变等方法,最终在等离子体连续诱变处理分别45、30 s时,经筛选得到一株遗传稳定的突变株A_2,红色素粗品产量达到1.12 g/L,相比于出发菌株提高了30.32%。同时发现等离子连续诱变比等离子体、紫外线单独诱变,或紫外线和等离子复合诱变的正突变率高,达到39.40%,等离子体连续诱变可作为一种高效的诱变手段。  相似文献   

2.
紫外-等离子体复合诱变红曲霉产胞外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曲霉ZL307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结合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的复合诱变方法对其进行诱变。紫外诱变条件为:照射距离15 cm,功率15 W,时间90 s。等离子体诱变条件为:照射距离3 mm,注入气体氦气,气流量10 L/min,功率200 W,时间180 s。筛选得到具有良好遗传稳定性的菌株ZJ307-3,与原始菌株相比,发酵周期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7 d时多糖产量达到550.07 mg/L,提高61.18%。复合诱变菌株多糖产量较单紫外诱变菌株提高27.58%,较单等离子体诱变菌株提高12.55%。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一株产γ-聚谷氨酸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进行了紫外照射、紫外-硫酸二乙酯、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筛选研究以及诱变株的摇瓶筛选研究,建立了聚谷氨酸产生菌地衣芽孢杆菌最佳诱变方法:紫外诱变8min,致死率为90.6%;紫外-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致死率94%;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致死率89.8%诱变效果最好。诱变株γ-聚谷氨酸产率最高达到了3.55%,比出发菌株1.48%提高了140%。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紫外(UV)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复合诱变技术筛选甲萘醌-7(MK-7)高产菌株。方法以产MK-7的纳豆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利用UV+ARTP复合诱变筛选MK-7高产菌株,并对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从初筛的77株突变株中获得一株MK-7高产菌株UA31#,其产量由出发菌株的7.8 mg/L提高到20.5 mg/L,经12代传代培养性能稳定。结论通过UV+ARTP复合诱变可获得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MK-7菌株。  相似文献   

5.
纳豆芽孢杆菌可以转化亚硒酸钠为有机硒。对一株纳豆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确定了亚硒酸钠适宜的添加时间和添加量。以纳豆芽孢杆菌BSN424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系统进行诱变,根据耐硒和富硒能力筛选,经连续传代培养后筛选出了富硒纳豆芽孢杆菌。结果表明,适宜加硒时间为培养后3 h,培养时间为24 h,培养基适宜硒质量浓度为6μg/mL,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系统功率为100 W,诱变时间为25 s。诱变后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高富硒能力的诱变菌株BN-44,经摇瓶发酵后的富硒量为1136.43μg/g,相比出发菌株的742.12μg/g提高了53.13%。研究表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能有效地对纳豆芽孢杆菌BSN424进行诱变,旨在为有机硒生物转化法中寻找益生菌富硒载体及其诱变育种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紫外诱变选育高产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育高产3-羟基丁酮的枯草芽孢杆菌新菌株。采用紫外诱变(15W,25cm),对一株产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YD-1进行紫外诱变处理,并对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测定。筛选获得4株高产菌MB-2、MB-6、MB-10和MB-11,经过20代传代培养后MB-2的遗传稳定性最好,其遗传物质经RAPD分析,与出发菌株YD-1相比有较大差异。该菌遗传性状稳定,是一株高产3-羟基丁酮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7.
以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imperiale)Mebl-012菌株为出发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和紫外复合诱变,筛选麦芽三糖生成酶高酶活菌株。将不同ARTP致死率下的菌悬液进行了混合,均匀涂布筛选平板进行初筛,之后用摇瓶发酵进行复筛,最终筛选出了一株麦芽三糖生成酶高产突变菌株Microbacterium imperiale Metp-57,酶活达到241.32 U/m L,较出发菌株Mebl-012(产量为116.43 U/m L)提高了107.26%。以ARTP诱变过程中筛选出的高产菌株Metp-57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处理,得到高产突变株Metu-24,其麦芽三糖生成酶酶活可达到408.41 U/m L,较原始菌株Mebl-012提高了250.77%,且遗传性状稳定。突变株Metu-24较原始菌株Mebl-012的生长速率有明显提高。以本实验麦芽三糖生成酶水解淀粉,制备的麦芽三糖糖浆中麦芽三糖占主要成分,含量达到46.7%。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蜡状芽孢杆菌,筛选获得酶活提升的菌株。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在种子液中培养6 h可达到对数期中后期,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时间为60 s时,蜡状芽孢杆菌的致死率达到85%,筛选得到一株壳聚糖酶活性提高13.19%的突变株,然后进行酶活稳定性验证,经六代培养的平均酶活为9.643367 U/mL,波动在5%之内,表明其产酶量高,稳定性强,可用于后续出发菌株。诱变后菌株经电镜观察,发现菌落形态无明显变化,但是菌株的个体形态发生了变化,比原始菌株细长,证明酶活提高是ARTP诱变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米曲霉CICC2066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经过多次筛选后得到3株氨肽酶活力显著提高且遗传性较稳定的诱变株UY-15,UY-17和UY-20。将3株诱变株与出发菌株进行发酵实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米曲霉UY-15,UY-17和UY-20培养42h后制曲中氨肽酶活力分别是出发菌株的1.24,1.38,1.54倍,且UY-20中性蛋白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7%。3株诱变株的孢子量较出发菌株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产凝乳酶的米黑毛霉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照射、紫外复合氯化锂处理,以筛选产凝乳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确定的紫外线最佳照射时间为90 s,经多次诱变,筛选得到了突变株UV-13,其凝乳酶活力为2448.98 SU/m 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2.85%;复合诱变的最佳条件为90 s紫外照射复合1.5%氯化锂,在多次诱变的基础上,筛选得到了突变株UV-Li Cl-6,其凝乳酶活力为2703.58 SU/m 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7.70%。传代实验表明,两株突变菌都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对实验室保藏菌种短小芽孢杆菌WS-135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出产酶高的菌株A-5,酶活力为22.1 U·mL~(-1),较未诱变菌株提高2.37倍。以紫外诱变筛选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硫酸二乙酯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酶活为28.9 U·mL~(-1)的菌株B-7,较未诱变菌株提高1.3倍。B-7菌株连续传代8次,酶活力保持稳定。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表明温度为35℃时酶的活性最好,在pH为7-10时,有较好的酶活性;在40℃,pH 9.0、10.0条件下酶活稳定,在常温下保藏8个月后,仍有80%的酶活力,表明该酶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黑曲霉、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物理诱变及紫外物理诱变和紫外亚硝酸复合诱变的方法,选育培养出产木聚糖酶酶活较高的菌株。经过紫外诱变后黑曲霉菌株所产酶酶活为17.3716U/ml;经过复合诱变后黑曲霉菌株所产酶酶活为15.2144U/ml。经过紫外诱变后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菌株所产木聚糖酶酶活分别为16.1328U/ml和13.7200U/ml。  相似文献   

13.
以自主分离的植物乳杆菌LY-78为出发菌株,以抑菌效价为检测指标,通过亚硝基胍-紫外复合诱变,双层平板拮抗法和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突变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亚硝基胍质量浓度3 g/L,诱变时间40min,紫外照射时间90 s时获得1株苯乳酸产量最高的变异株UN-30,苯乳酸产量达712 mg/L,比出发菌株产量246 mg/L提高2.89倍,且遗传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获得了2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酶活分别是原来的17.50倍和17.20倍。选取酶活最高的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酿酒》2017,(3)
为了提高产辛酸乙酯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ncheni formis)的产酯能力,以前期分离得到的产辛酸乙酯地衣芽孢杆菌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对该菌株进行诱变,筛选高产辛酸乙酯的突变株。结果显示,经诱变后筛选出一株发生正突变的菌株即DY-3,经发酵后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辛酸乙酯的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2.5%。  相似文献   

16.
以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JJQ8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线和HNO2诱变处理,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获得2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株HS—T001和HS-T002。与出发菌株相比,经紫外线诱变处理的HS.T001突变株产酶活力提高了1.9倍,用HNO2诱变处理的HS—T002突变株产酶活力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17.
复合诱变选育新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优良的新霉素高产菌株,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AS4.576为出发菌株,经4次紫外线诱变,紫外线-LiCl处理,随机挑选平板菌落214株,初筛得到13株抑菌圈较出发菌株〉90%的菌株,经复筛获得1株效价提高178倍的菌株UV40s-9(2),再经微波复合诱变,以链霉素作为筛选因子得到菌株WB40s-6,其效价较UV40s-9(2)菌株提高了15.2%。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高产凝乳酶菌株,以产凝乳酶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进行诱变。诱变后筛选得了一个突变株L-6,凝乳活力为1419.7 SU/m 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40.2%;水解活力降低了22.39%,凝乳活力与蛋白水解活力的比值为125.64,比出发菌株提高了81.32%。传代实验表明,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自土壤产蛋白酶和淀粉酶及拮抗物质的芽孢杆菌B15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菌株B15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 AS43.3相似性达99%,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菌株B15经过2次紫外线诱变,蛋白酶产量提高到初始菌株的147.1%.试验发现诱变株的淀粉酶产量与蛋白酶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纳豆菌分离、鉴定及纳豆激酶高产菌株的正向选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日本纳豆食品中分离到1株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Bacillus subtilis natto)Bs01-1菌株,根据纳豆芽孢杆菌产纳豆激酶与蛋白酶活性的正相关关系,采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涂菌蛋白平板进行诱变育种的,成功地筛选到2株突变株MBS04-6和MBS04-9,其溶纤活性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87%和69%,达到4 179 IU/mL和3788 IU/mL。该法筛选菌株的正向突变率达到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