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系统研究我国主要栀子果实的品种品质,以山栀子和水栀子果实为原料,测定果重、果皮厚度、果高、果直径、壳仁比、出籽率、出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及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可溶性总糖等营养成分和总环烯醚萜类、总藏红花素、总胡萝卜素和总黄酮等功能成分含量。同时对栀子果仁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和不皂化物组成及主要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水栀子果在单果重量(2.10 g)、果实直径(20.47 mm)等经济指标上显著高于山栀子果(单果重量和果实直径分别0.91 g、10.84 g),而总环烯醚萜含量(5.35%)显著低于山栀子果(8.77%),其余主要营养功能成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栀子果的油脂含量相近(约25%),理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主要脂肪酸均为亚油酸,含量高于48%。栀子果仁油的不皂化物主要有甾醇类、三萜醇类、烃类和维生素E类,其中以甾醇类含量最高(均超过50%)。山栀子果仁油中的总甾醇(59.37%)、角鲨烯(11.42%)等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于水栀子,而维生素E类含量低于水栀子。综合分析,水栀子从果实产量及产油量上优于山栀子,但总环烯醚萜含量及油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较低。两者从栀子果及果仁油的营养、功能方面评价各有千秋,故在食用特别是栀子果仁油的利用方面两者可混用。试验结果为栀子果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不同提取方法研究对栀子籽油品质影响,以提高栀子籽的综合利用率。采用压榨法、正己烷浸出法和丁烷亚临界萃取法提取了栀子籽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出油率、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主要不皂化物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丁烷亚临界萃取法出油率最高;丁烷亚临界萃取法得到的栀子籽油理化性质最佳;提取方法对栀子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较小,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3.93%~76.82%,其中亚油酸含量为(53.27%~54.09%),油酸含量为(19.48%~21.32%),主要不皂化物成分含量更高。综合考虑丁烷亚临界萃取法得到的栀子籽油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栀子果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栀子果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通常被用作一种传统的中药.现代研究发现,栀子果中含有大量环烯醚萜、藏红花素、有机酸和黄酮等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近三年来对栀子果中功能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以及生理活性的研究,为栀子果的全面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利用正己烷萃取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三种方法制备得到了三种栀子果油,并对其主要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植物甾醇含量、谷维素含量、维生素E含量及氧化酸败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不同萃取方法对栀子果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栀子果油的过氧化值为9.38~17.30 mmol/kg,酸值为4.06~14.28 mg KOH/g,皂化值为186.07~198.91 mg KOH/g,碘值为116.43?10-2~130.16?10-2 g I2/g。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相对含量占76.04~78.00%。栀子果油中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是0.85~3.48%和17.06?10-2~29.80?10-2 mg/g,谷维素含量极少。其中超临界栀子果油的色泽最好,溶剂残留量最少,但酸价最高;正己烷栀子果油中甾醇含量最高,氧化稳定性相对较好;亚临界栀子果油的酸值最低,维生素E含量最高。本文为栀子果油制备方法的选择和精炼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色谱,色—质谱,物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从山西的杏仁和沙棘籽中萃取出的油的性质,可皂化物中的脂肪酸及不皂化物中生育酚、甾醇类等组成分布。  相似文献   

6.
酸枣仁油的理化性质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酸枣仁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酸枣仁油主要由6种脂肪酸构成,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9.1%、26.0%;通过测定酸枣仁油Sn-2位脂肪酸组成,确定了酸枣仁油甘三酯的脂肪酸分布。酸枣仁油VE总含量为18.67 mg/100 g油。使用GC/MS对酸枣仁油的不皂化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检测出7种主要物质,其中角鲨烯的含量高达39.2%(占酸枣仁油不皂化物总量)。  相似文献   

7.
栀子中栀子苷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栀子是一味临床常用的中药,主治肝硬化、痢疾,具有消炎利胆、利尿等功效。栀子果实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而栀子苷(geniposide)为此苷类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实验用大孔吸附树脂X-5柱色谱初步分离、富集栀子提取液中的栀子苷,再经过冷冻干燥得到纯度为65.8%、得率91%的产品A1,再用硅胶柱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为92.3%、得率74.3%的产品A2。  相似文献   

8.
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马蔺籽油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以确定马蔺籽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对马蔺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不皂化物成分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马蔺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马蔺籽油索氏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 h、提取温度70 ℃、料液比1∶ 26。在最佳条件下,马蔺籽油得率达到11.20%。马蔺籽油在265 nm处的吸光度为4.667,呈现黄色透明状。马蔺籽油不皂化物含量1.37%,皂化值(KOH)185.2 mg/g,酸价(KOH)0.038 mg/g,碘值(I)113.7 g/100 g,过氧化值5.159 mmol/kg。GC-MS分析结果显示,马蔺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71%,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45.32%)、油酸(38.42%)、棕榈酸(6.88%)及硬脂酸(238%)。不皂化物中甾醇类化合物总含量高达66.19%,其中β-谷甾醇725.87 mg/kg、菜油甾醇410.50 mg/kg、豆甾醇1 231.55 mg/kg,另外还含有高浓度的抗氧化剂豆甾-5,24(28)-二烯-3β-醇。马蔺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19.86 mg/mL,FRAP法测定其在质量浓度为280 mg/mL时总抗氧化能力为0.202 4 mmol/L。  相似文献   

9.
丝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丝瓜籽为原料提取丝瓜籽油,对其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丝瓜籽油主要由8种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38.84%、40.34%;通过测定丝瓜籽油Sn-2位脂肪酸组成,确定了丝瓜籽油甘三酯的分布.使用GC/MS对丝瓜籽油的不皂化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检测出11种主要物质,其中豆甾三烯醇含量最高,相对含量达到35.42%.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栀子的开发利用,以栀子成熟果实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栀子油。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种类、加酶量、酶解pH、酶解温度、液料比、酶解时间对栀子油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实验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并对各种酶提取的栀子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栀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中性蛋白酶、加酶量0.7%、液料比3∶1、酶解pH 7、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7 h,在此条件下栀子油得率为7.27%,与空白组(3.34%)相比提高了117.66%;栀子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超过5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左右。不同酶提取栀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栀子是药食两用的茜草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栀子果中富含栀子黄色素、栀子苷、栀子油、有机酸、黄酮类及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具有保肝利胆、保护神经和心脏、抗癌及抗氧化等功效。因此,栀子果加工技术对其充分利用意义重大。该文简要综述了栀子果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功能作用,并阐述栀子果的干燥技术,为栀子果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栀子作为一种大宗的中药材,含油率在12%以上,栀子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很好的营养物质。对栀子油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以及功效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栀子油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述栀子果的功能性成分及其功效以及栀子果食品的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察采用超声波提取栀子果皮、果肉两个不同部位油脂的工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其工艺进行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技术对栀子油脂进行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超声提取栀子果皮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0 min、提取功率320 W、料液比1∶13 g/mL。超声提取栀子果肉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8 min、提取功率360 W、料液比1∶12 g/mL。在上述条件下,栀子果皮、果肉油脂的得率分别可达2.36%和22.60%。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超声波可以破坏栀子果实细胞排列方式和整齐程度,促进油脂性成分溶出。GC-MS实验结果表明,栀子果肉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5.97%,以亚油酸(52.70%)和油酸(21.90%)为主;栀子果皮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9.22%,以亚油酸(44.80%)和油酸(13.55%)为主。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栀子油脂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YANG Ji-yan    XU Shi-xiao    HU Lei   《食品科学》2008,29(11):246
本实验采用超声频率28kHz,功率100W的超声波辅助处理,以石油醚作溶剂从鲜栀子湿果种籽中提取栀子油。研究发现,在料液比为1:10(g/ml),超声处理提取时间为45min,提取次数为3次时,油脂产率较高,达到16.49%。本研究通过GC-MS技术对栀子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油脂中含有7种主要的脂肪酸和角鲨烯,脂肪酸组成为十五烷酸、十七烷酸、亚油酸、油酸、二十碳烯酸、二十酸以及二十二烷酸。从相对含量看,亚油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林樱  刘玉萍  吴祥庭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3):159-164,172
以栀子粉末为原料,运用微波辅助提取栀子中的皂甙,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时间、浸提时间、液固比和乙醇浓度为因素,皂甙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并以抗坏血酸为对照,用铁氰化钾还原法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栀子皂甙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栀子皂甙微波辅助提取最优条件为微波功率450 W、微波时间40 s、浸提时间9.6 min、浸提温度50 ℃、液固比21:1 (mL/g)、乙醇浓度80%,所得最佳得率为13.92%±0.04%,与模型预测皂甙得率相对误差仅为2.05%。微波辅助法提取栀子皂甙简便、提取得率高,回归模型合理可靠,可用于实际预测。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栀子皂甙对羟基自由基的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较好,但其总体抗氧化性低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生长指数、绿原酸类物质含量和每升培养基中绿原酸的产量为评价标准,研究了培养基种类、碳源、蔗糖浓度、光照条件及水解酪蛋白(CH)浓度对黄栀子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绿原酸类物质积累的影响,旨在为生产绿原酸类物质提供依据。研究显示,培养条件对黄栀子愈伤组织生长状况和绿原酸类物质积累有显著影响,适合生长的培养条件与适合绿原酸类物质积累的条件并不一致;适合黄栀子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MS为基础培养基,麦芽糖+蔗糖为碳源、糖浓度为3%、半光照条件下鲜重增长指数最大,达到47.11%。适合绿原酸类物质积累使得总产量达到最大的最佳培养条件为:MS培养基、蔗糖为碳源、蔗糖浓度为5%、不添加水解酪蛋白、半光照条件下培养,最高产量达每升培养基含35.55 mg绿原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Seed and pericarp of coriander fruit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essential oil, fatty acids and sterols. RESULTS: Essential oil yield of coriander samples ranged from 0.30 to 0.68% (w/w) in fruit and seed, respectively. However, in pericarp, the essential oil yield was only of 0.04% (w/w). Linalool was the major compound in the whole fruit, seed and pericarp, with 86.1%, 91.1% and 24.6% of the oils, respectively.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pericarp and seed lipids were investigat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Petroselinic acid was the main compound of fruit and seed, followed by linoleic and oleic acids. Palmitic and linoleic acids were estimated in higher amounts in pericarp lipids. Total sterol contents were 36.93 g kg?1 oil in seed, 6.29 g kg?1 oil in fruit and 4.30 g kg?1 oil in pericarp. Fruit and pericarp oi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proportion of β‐sitosterol, with 36.7% and 49.4% of total sterols, respectively. However, stigmasterol (29.5%) was found to be the sterol marker in seed oils. CONCLUSION: Coriander oil is a rich source of many compounds such as essential oils, fatty acids and sterols. This compound distribution presen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whole fruit, seed and pericarp. Copyright © 200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栀子超声辅助预萃取脱除栀子苷、栀子黄,残渣采用水酶法提取栀子油,初步实现了栀子综合利用。研究优化了栀子超声波辅助预处理工艺参数,比较了溶剂种类、浓度、料液比及超声时间对栀子苷、栀子黄萃取率的影响,探讨了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单酶水解及组合分步水解改善栀子油提取率。结果发现超声辅助60%异丙醇预萃取20 min 结合后续水酶法释放可实现86%~87%的栀子苷、栀子黄提取率,且预处理明显改善了后续水酶法制油过程的乳化程度。单一酶解可改善栀子清油产率,纤维素酶、蛋白酶组合两步水解进一步将栀子清油产率提高至15.96%。不同萃取方法获得的栀子油分析表明,水酶法栀子产率高于压榨法、超临界萃取法,与溶剂萃取法相当,但水酶法栀子油酸价、过氧化物值更低,并富含角鲨烯、生育酚、植物甾醇等功能性脂类伴随物,显示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