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目的:探究发酵冬瓜微生物和小鼠肠道菌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缓解作用。方法:将ICR小鼠按性别随机分为对照组(CT)、发酵冬瓜组(SW)、金黄色葡萄球菌组(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酵冬瓜组(SA+SW),随后对小鼠进行连续4周灌胃处理。并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的优势菌群,菌群差异,小鼠肠道中益生菌的变化以及肠道菌群与短链脂肪酸的相关性。结果: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小鼠,发酵冬瓜均能改变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使其接近CT组。与CT组比较,雄雌小鼠SW组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从32.51%和44.34%下降到7.56%和6.86%,SA组乳酸杆菌属也下降至15.68%和11.02%,而SA+SW组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回升至25.30%和39.16%。拟杆菌属同乳酸杆菌属的变化趋势相同。雄雌小鼠的梭菌属和紫单胞菌属。在SW组中相对丰度升高,而SA+SW组中相对丰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金黄色葡球菌感染后的雄性小鼠肠道内益生菌产生菌丰度分别由51.37%下降至13.56%,SA+SW组回升至43.61%;发酵冬瓜作用于金葡菌感染的小鼠后增加SCFAs的合成,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结论:发酵冬瓜能够改善肠道菌群,从而有效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肠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壳寡糖复合固体饮料(KSP)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肠道微生态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KSP组、别嘌呤醇组,通过灌胃酵母膏和腹腔注射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通过喂食含KSP的饲料给药。21 d后收集小鼠血清检测尿酸,收集结肠、盲肠内容物用于短链脂肪酸检测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KSP可以降尿酸和改善拟杆菌属(Bacteroides)、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等的相对丰度,同时缓解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丙酸、丁酸、戊酸、异戊酸等水平的异常增高。因此该壳寡糖复合固体饮料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和短链脂肪酸水平改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3.
红肉的大量摄入会导致其未消化成分经肠道菌群发酵形成有害代谢产物,从而破坏肠稳态,增加患结肠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探究添加菊粉和大豆膳食纤维对牛肉饮食小鼠的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本实验将雄性C57BL/6Cn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牛肉组、牛肉与菊粉组和牛肉与大豆膳食纤维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结肠内容物的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并测定小鼠肾脏氧化三甲胺(trimetlylamine oxide,TMAO)质量浓度。结果显示:牛肉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厚壁菌门、乳杆菌属和狭义梭菌属丰度增加,双歧杆菌和粪杆菌属等有益菌丰度减少,结肠内SCFAs含量下降,体内TMAO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0.05);菊粉和大豆膳食纤维的添加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P<0.05),菊粉可增加双歧杆菌和Ruminococcaceae_UCG_014丰度,大豆膳食纤维升高了阿克曼氏菌属和粪杆菌属丰度。两种膳食纤维均显著增加了结肠内SCFAs含量,显著降低了体内TMAO质量浓度(P<0.05)。综上,牛肉摄入确实会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产生负面影响,而两种膳食纤维的添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牛肉饮食的不良影响,从而降低多种相关疾病的罹患风险。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膳食及未来个性化精准摄取营养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菠萝蜜多糖(JFP-Ps)对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影响,将2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JFP-Ps(50 mg/kg BW)组、JFP-Ps(100 mg/kg BW)组和JFP-Ps(200 mg/kg BW)组,连续灌喂2周后,收集新鲜小鼠粪便,提取粪便DNA扩增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的V3~V4区,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菠萝蜜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JFP-Ps可通过调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肠道优势菌群的组成和结构,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通过属水平分析发现,JFP-Ps可增加拟杆菌属(Bacteroides)、异杆菌属(Allobaculum)、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等产SCFAs菌属的丰度,减少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等菌属丰度,发挥肠道微生物调节作用,改善宿主肠道微生态健康,研究结果为JFP-Ps在肠道益生产品的研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间歇式静态厌氧体外发酵技术研究鲜槟榔籽中多酚类物质对青年健康男性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采集24岁健康男性的粪便为菌源,分别以对照组(C组)、添加了纯度为74.09%的槟榔籽多酚的试验组(P组)为底物分别进行2,6,12,24h4个时间段的体外发酵。利用气相色谱、高通量测序等方法对pH值、多酚成分、短链脂肪酸(SCFAs)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槟榔籽多酚对青年健康男性肠道微环境中pH变化趋势影响不大,但会降低SCFAs的产量。肠道菌群方面,可以提高其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改变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比值,其中柔嫩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增加幅度最大,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也有小幅增加。研究表明槟榔籽多酚能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但暂未发现与其他植物多酚类似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肉桂精油对小鼠肝脏代谢相关酶活性,肝、十二指肠、结肠组织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评价肉桂精油的摄入对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方法:将8 周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 组:对照组和肉桂精油低、高剂量(100、300 mg/(kg·d))组;饲养4 周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肝脏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肝、十二指肠、结肠组织抗氧化能力,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肉桂精油的摄入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腹脂指数,使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肠道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摄入肉桂精油后,在门水平上小鼠粪便中软壁菌门(Tener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真杆菌属([Eubacterium]_fissicatena_group)等条件致病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罗氏菌属(Roseburia)、粪芽孢菌属(Coprobacillus)等有益菌相对丰度显著上升(P<0.05);肉桂精油高剂量组小鼠粪便中乙酸、丙酸、总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肉桂精油的摄入能够调节肠道氧化还原状态平衡和肠道菌群结构,抑制致病菌群生长,促进有益菌群增殖,具有潜在促进机体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一鸣  赵燊  冯飞  刘倩  周小理  肖瀛 《食品科学》2019,40(13):123-129
通过动物实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气相色谱-质谱、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鼠肠道菌群数量和种类,以及主要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的含量进行分析,探究凝固型苦荞酸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凝固型苦荞酸奶使肠道中3 种有益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柔嫩梭菌)的数量分别增加了523.81、911.01、12.18 倍,3 种有害菌(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的数量分别减少了99.89%、97.31%、99.02%。同时,凝固型苦荞酸奶组小鼠粪便中的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6.87%、75.59%、56.26%、92.36%,且效果优于普通酸奶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凝固型苦荞酸奶较普通酸奶可以显著增加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在门水平上显著降低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的丰度,显著提高拟杆菌门的丰度(P<0.05);且在属水平上显著提高norank_f__Bacteroidales_S24-7_group、Faecalibaculum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Ruminococcaceae_UCG-014、unclassified_f__Lachnospiraceae、Lachnospiraceae_UCG-006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提高肠道菌群优势菌属的地位。综上所述,凝固型苦荞酸奶相较于普通酸奶,可以更好地促进小鼠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促进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优化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8.
王勇  宋歌  庞邵杰  綦文涛 《食品科学》2021,42(9):100-106
为探究燕麦、荞麦和小米对健康大鼠肠道结构、肠道菌群及肠道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的影响,本实验将48 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 组(空白对照组(饲喂标准维持饲料)、燕麦组(饲喂含22%(质量分数,下同)燕麦的饲料)、荞麦组(饲喂含22%荞麦的饲料)和小米组(饲喂含22%小米的饲料)),每周测定大鼠体质量,12 周后处死大鼠,取肝脏、结肠组织及结肠内容物,对大鼠肝脏和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应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大鼠结肠内容物SCFAs含量。结果表明,燕麦可增加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提高大鼠结肠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丰度;荞麦和小米可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降低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燕麦、荞麦和小米均可降低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燕麦和小米可显著提高大鼠结肠内乙酸和总SCFAs含量(P<0.05),小米可显著提高丙酸和异丁酸含量(P<0.05)。综上,燕麦对大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荞麦和小米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相似度较高,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谷物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究微胶囊化的肉桂精油对小鼠机体抗氧化能力与肠道菌群的影响。将6 周龄雄性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肉桂精油组、肉桂精油微胶囊组(肉桂精油剂量100 mg/(kg mb·d)),连续灌胃4 周后测定小鼠肝、十二指肠、结肠组织抗氧化水平。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小鼠粪便16S rDNA基因,探究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相较肉桂精油组,肉桂精油微胶囊的摄入能够使小鼠肝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上升,十二指肠中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在门水平上,肉桂精油微胶囊组的小鼠粪便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的增加和厚壁菌门(Fimicutes)丰度的降低比肉桂精油组更为明显;而在属水平上,微胶囊组较肉桂精油组显著增加了拟杆菌属(Bacteroide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Family_XIII_AD3011_group、unclassified_f__Lachnospiraceae、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等有益菌的丰度,显著抑制了norank_f__Muribaculacea、Ruminococcaceae_UCG-014、戈登氏杆菌属(Gordonibacter)等条件致病菌的生长(P<0.05);微胶囊组小鼠粪便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肉桂精油微胶囊可能通过缓释作用持续释放活性成分,从而抑制条件致病菌群、促进有益菌群增殖与短链脂肪酸产生,具有更明显的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与氧化还原状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摄入一定量杂粮可降低一些慢性代谢疾病的发病率,但目前杂粮摄入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尚不清楚杂粮摄入过多是否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以小米添加量为20%、40%、60%、80%的饲料喂养3周龄C57BL/6J小鼠,持续12周,采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16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不同摄入量小米对小鼠血脂水平、肠道菌群和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影响。结果发现,80%摄入量的小米显著增加了小鼠血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增加了肠道丙酸、丁酸、异丁酸和戊酸的含量。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小米干预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ota)、Muribaculaceae的丰度上升,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的丰度下降。摄入不同添加量小米的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具有较大差异,其中20%小米摄入量组的小鼠菌群中显著富集了另枝菌属(Alistipes)、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肠杆菌属(Enterorhabdus),而80%摄入量小米显著降低了小鼠菌群中的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和罗氏菌属(Roseburia)的丰度。研究结果表明,20%摄入量的小米就能有效调节小鼠肠道菌群,而过高摄入量(80%)的小米使小鼠血脂水平升高,降低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以及有益菌的丰度,所以要理性看待杂粮的营养价值,避免过量摄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骆驼乳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将雄性C57BL/6N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n=6)、模型组(Et,n=6)、骆驼乳剂量组(EtCM,n=6)和牛乳剂量组(EtNM,n=6);实验期为8周,前4周饲喂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含对照),后4周在饲喂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的基础上,灌胃相应的乳或生理盐水。灌胃结束后,按照5 g/kg剂量一次性灌胃31.5%酒精溶液,建立NIAAA模型。检测血清LPS含量,并在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结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基于门、属水平的物种结构。血清指标结果显示,EtCM组和EtNM组小鼠血清LPS显著降低(P<0.01)。16S r RNA测序结果表明,骆驼乳和牛乳能显著提高ALD小鼠结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均匀度,更好地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其中骆驼乳较牛乳显示出更好的α多样性。在门水平上,骆驼乳和牛乳显著提高拟杆菌门的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的丰度。在属水平上,骆驼乳和牛乳显著提高副拟杆菌属、拟杆菌属、阿克曼菌属的丰度,降低瘤胃菌科下的未知属RuminococcaceaeUCG-013丰度。其中,骆驼乳的有益菌丰度较牛乳高出9%。结论:骆驼乳通过改变ALD小鼠肠道菌群环境,来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可作为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乳制品,可预防慢性ALD引起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楚福英  王淼  李元敬  诸琳  雷虹  冯磊 《食品科学》2023,44(5):128-135
目的:探究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小鼠生理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24日龄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只)始终饲喂正常饲料,饮用去离子水;模型组(30只)饲喂低铁饲料、饮用超纯水2周进行造模,随后将模型组随机平均分为2组(IDA组和IDA-M组),继续饲喂低铁饲料,饮用超纯水3周;IDA-M组在造模2周后灌胃200 mg/(kg mb·d)黑木耳黑色素,灌胃体积0.2 mL,干预3周,干预期间IDA组灌胃等体积超纯水。每周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小鼠血常规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粪便菌群组成。结果:造模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黑木耳黑色素干预3周后,与IDA组相比,IDA-M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等贫血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黑木耳黑色素具有改善IDA的效果;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IDA会导致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极显著改变肠道菌群多...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用益生性植物乳杆菌YW11制备的巴氏杀菌发酵乳对人体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作用,通过构建体外模拟人体消化模型,采用高通量16S rRNA测序技术研究菌株YW11制备的巴氏杀菌发酵乳对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杀菌型发酵乳能增加肠道微生态中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门水平,YW11巴氏杀菌发酵乳能增加厚壁菌门的丰度,减少变形菌门的丰度;在属水平,YW11巴氏杀菌发酵乳能提高高丰度菌群的丰度,增加肠道中45.71%菌群的丰度。另外,YW11巴氏杀菌发酵乳能增加产丁酸的毛螺旋菌属、罗斯氏菌、瘤胃球菌属的丰度,增加乳酸菌属和双歧杆菌的丰度。同时,该杀菌发酵乳还能增加与缓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相关的拟杆菌属、粪栖杆菌、考拉菌属、柯林斯菌属的丰度,减少与诱发IBD炎症相关丹毒丝菌属、假单胞菌属、志贺埃希氏菌的丰度,表明其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趋于有益的方向。因此,YW11巴氏杀菌发酵乳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作用。实验结果可为益生性发酵乳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0~3岁婴幼儿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喂养方式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与婴幼儿的年龄和分娩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21例0~3岁北京地区健康婴幼儿肠道粪便样品,按照哺乳方式,将这些样品分为4组:纯母乳组(B)、纯奶粉组(F)、以母乳为主,奶粉和辅食为辅组(BP)、以奶粉为主,辅食为辅(NB)。其中B组44例、F组29例、BP组108例、NB组40例。利用16s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影响。结果 在物种组成上,没有摄入母乳的NB组,门水平上优势菌的含量变化明显。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四大优势菌的总含量明显低于B组、BP组和F组。在属水平上B组、BP组和F组相互比较,F组双歧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含量显著下降,但粪杆菌属、罕见小球菌属等厌氧菌的含量升高。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NB组和B组的距离最远,F组与BP组的距离最近。F组与B组的差异要大于BP组与B组的差异,说明,与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相比,奶粉喂养的婴幼儿其肠道微生物的变化要大于辅以母乳摄入的婴幼儿。同时,关联性分析表明,分娩方式与喂养方式和婴幼儿年龄在影响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上密切相关。结论 出生前3年的饮食组成和模式会显著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变化与婴幼儿的年龄和分娩方式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胃肠道调理专用奶粉润肠通便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自制胃肠道调理专用奶粉后,以KM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盐酸咯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以小鼠一般状态、小肠推进率、排便情况、小肠组织观察为考察指标结合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小鼠粪便,考察其对小鼠的润肠通便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胃肠道调理专用奶粉各剂量能够显著(P<0.05)缩短小鼠首粒排便时间、显著(P<0.05)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但未对小鼠小肠杯状细胞结构造成破坏,且随着剂量的提升,奶粉的胃肠调理效果越好。胃肠道调理专用奶粉虽然没有明显改变肠道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但是能够明显改变小鼠的肠道微生态结构组成,显著(P<0.05)增加某些益生菌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结论:胃肠道调理专用奶粉能够影响肠道运动,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改善洛哌丁胺引起的便秘。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类微量营养成分缺乏在儿童中普遍存在,针对此问题,本研究以断奶鼠为模型动物,评估在VB1、VB2、VB6和VA缺乏状态下,山楂和麦芽及其与膳食纤维复合对肠道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高剂量复合组都能够显著促进模型组小鼠的肠运动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维生素缺乏导致大鼠的体质量增量、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显著降低了34.29%、17.78%和19.24%(P<0.05),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分别显著降低了37.30%和36.79%(P<0.05),粪便中乙酸和总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37.63%和43.87%(P<0.05)。与维生素缺乏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显著改善了维生素缺乏大鼠的摄食量和体质量增量,其中摄食量和体质量增量分别增加了7.84%和14.77%(P<0.05),低剂量复合组的食物利用率显著提高11.58%。与维生素缺乏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和低剂量复合组的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分别显著增加了52.65%和47.35%(P<0.05);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粪便中乙酸和总SCFA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6.86%和78.00%(P<0.05),低剂量复合组粪便中乙酸和总SCFA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3.74%和44.91%(P<0.05)。高剂量复合物组会使得肠道菌群中副拟杆菌过度生长,降低菌群多样性,引起菌群失调。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可调控维生素缺乏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增加乳杆菌属和阿克曼氏菌属的丰度。综上表明,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对大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低剂量复合组与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相似度较高,都能促进产SCFA特定菌属的生长,提高肠道SCFA含量,改善肠道组织形态,从而改善维生素缺乏大鼠肠道吸收功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实验结果可为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