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实验分别用乙醇和水从荞麦麸皮中提取到了以荞麦黄酮为主要成分的乙醇粗提物和以荞麦糖醇为主要成分的水粗提物,并将乙醇粗提物经高压水解,获得乙醇粗提物的水解物。研究这3 种提取物对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并以阿卡波糖和D- 手性肌醇为参照。比色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得,苦荞麸皮乙醇粗提物的主要成分为苦荞黄酮,黄酮含量为74.0%,其中86.5% 为芦丁,槲皮素和异槲皮素微量;乙醇粗提物经高压水解后,总黄酮含量为76.2%,其中,芦丁、槲皮素和异槲皮素分别占60.6%、25.2%、13.5%。甜荞麸皮水粗提物的主要成分为D- 手性肌醇、肌醇,其含量分别为43.6%、2.9%。3 种荞麦麸皮提取物均具有抑制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作用强度分别为:乙醇粗提物的水解物>乙醇粗提物>水粗提物, IC50 分别为0.0085、0.0578、17.3551g/L。苦荞黄酮经高压水解后,抑制α- 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提高,与阿卡波糖IC50(0.0335g/L)相比,约是它的1/4;水粗提物在低质量浓度下抑制效果不明显,在较高的质量浓度下则表现出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米邦塔仙人掌中黄酮成分的生物活性,用乙醇加热搅拌的方法分别提取了米邦塔仙人掌表皮及果肉中的黄酮类成分,后利用AB-8树脂对粗提物进行进一步的提取,分别用30%、55%、80%乙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得到了米邦塔仙人掌表皮和果肉共计6个组分的洗脱液。总黄酮测定结果显示,米邦塔仙人掌表皮55%乙醇提取物中黄酮含量最高。用FRAP法测定各洗脱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米邦塔仙人掌表皮5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体外测定各洗脱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能力,结果表明米邦塔仙人掌表皮55%乙醇提取物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研究表明米邦塔仙人掌表皮及果肉提取物均含有黄酮类成分,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竹叶椒乙醇提取物对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体外抑制模型评价竹叶椒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来源、小鼠小肠来源)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并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研究α-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性质。结果:竹叶椒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来源)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660±0.145)mg·m L-1,对小鼠小肠内α-葡萄糖苷酶半数抑制浓度(1.944±0.078)mg·m L-1,α-淀粉酶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185±0.132)mg·m L-1。动力学研究表明,竹叶椒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为典型非竞争性抑制。结论:竹叶椒乙醇提取物对α-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杜仲叶的降血糖功效及其机制,采用酶-抑制剂模型,筛选高抑制率的杜仲叶乙醇提取物并判断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借助Caco-2人结肠腺癌细胞模型,研究杜仲叶20%乙醇解吸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影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杜仲叶20%乙醇解吸物主要成分。杜仲叶20%乙醇解吸物可竞争性地抑制α-葡萄糖苷酶,其抑制常数Ki值为32.90 mg/mL。它对Caco-2细胞中的α-葡萄糖苷酶有较强抑制作用,其IC50为0.57 mg/mL,且对Caco-2细胞摄取葡萄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1 mg/mL时抑制率可达26.25%。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杜仲叶20%乙醇解吸物主要有DL-异柠檬酸内酯、百里酚、儿茶素、2,6-二羟基-苯甲酸和3,4-二羟基-苯丙烯酸等。这些结果表明,杜仲叶乙醇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葡萄糖吸收来实现降血糖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麦麸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度开发麦麸资源,考察3种麦麸皮提取物对酵母和鼠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水、95%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12.24%、3.49%、1.4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3mg/mL 提取物对2种来源酶的抑制效果不同,抑制率分别为44.5%、56.4%、31.9%和26.3%、32.6%、26.8%,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2、0.25、0.80和0.77、0.52、0.89mg/mL.选取抑制活性较好的95%乙醇提取物,针对与人体情况更为接近的鼠源α-葡萄糖苷酶,进一步考察其作用浓度和时间对抑制活性的影响,以及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麦麸皮95%乙醇提取物是α-葡萄糖苷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作用迅速,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34种生姜中筛选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最好的品种,以期从中得到一种能较好控制餐后血糖的功能成分,提高生姜附加值。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通过抑制率高低确定最佳提取溶剂及抑制作用最好的生姜品种,以酶浓度-反应速度及L-B作图法确定酶抑制类型。生姜乙醇提取物抑制率为66.2%,最高,云南罗平小黄姜乙醇提取物抑制率为88.58%,最高。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为可逆抑制中的非竞争性抑制,米氏常数Km为3.14×10-3mol/L。生姜中含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且抑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活性测定法及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猕猴桃根石油醚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及组成成分进行研究。酶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在最大考察浓度的抑制率可达(89.38±1.27)%,优于同浓度下的阿卡波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从提取物的甲酯化和非甲酯化样品中共检测鉴定出49种成分,甲酯化样品中检测鉴定了20种,非甲酯化样品中检测鉴定了29种,其中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的相对含量总和占流出峰总面积的61.484%。猕猴桃根石油醚提取物含有的亚油酸、亚油酸甲酯、亚油酸乙酯可能是猕猴桃根石油醚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8.
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指导下,探究绣球菌中不同极性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采用两种不同乙醇浓度对绣球菌进行超声辅助提取,提取液经萃取、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后,获得不同极性组分。将上述所有组分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获得抑制活性组分,计算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并用酶促动力学和Lineweaver-Burk 双倒数法探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所有活性筛选组分中,用50%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60%乙醇洗脱组分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强,其IC50为0.0927±0.0600 mg/mL,与阿卡波糖(IC50:0.0795±0.0200 mg/mL)活性相当,是竞争与非竞争的混合型抑制类型。此研究明确了绣球菌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主要组分,并探讨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利用绣球菌开发食用降糖产品提供了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探讨酸荔枝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将酸荔枝干燥核粉碎,用乙醇超声波法提取,对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采用α-葡萄糖苷酶体外活性抑制模型,测定酸荔枝的4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这4种提取物对α-葡萄苷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活性均高于阿卡波糖,其中水部位的抑制作用最强,提示酸荔枝在抗糖尿病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试验揭示酸荔枝核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蜂胶对餐后血糖控制机理,本实验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研究蜂胶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研究其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蜂胶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8260±0.1754)mg/mL,抑制常数(KI)为(0.0265±0.0060)mg/mL。动力学研究表明,蜂胶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为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实验测定了槐花醇提取物中多酚含量,考察了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作用类型。结果显示,槐花醇提物中多酚含量为18.271μg/g,高于水提物;槐花多酚对这2种酶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活性最大抑制率仅为47.20%,槐花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大抑制率可达81.32%,其IC_(50)为9.16 mg/L。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和高浓度的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均为混合性抑制。  相似文献   

12.
苦荞产地广泛,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丰富,但甘肃产苦荞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活性研究较少。本文采用乙醇浸提法制备出苦荞黄酮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以羟基自由基和超氧化阴离子清除率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指标,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和降糖作用。结果表明,苦荞黄酮浸膏得率为7.6%,总黄酮含量为87.56%;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0.2mg·mL-1苦荞黄酮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达到99.47%和31.582%;并建立和优化了α-葡萄糖苷酶反应体系,研究发现1 mg·mL-1浓度的苦荞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可达26.016%。上述结果表明,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丰富,抗氧化活性和降糖活性良好,具有较高的食药开发价值与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玉蜀黍不同部位(须、秸秆皮、秸秆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常规理化方法测定玉蜀黍不同部位中总黄酮、总皂苷、总多糖、总蛋白质提取物的含量,酶底物反应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考察不同pH、温度、时间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影响。结果: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反应最优条件:反应pH6.8、温度37℃、时间20 min;抑制α-淀粉酶反应最优条件:pH6.8、温度37℃、时间10 min。玉蜀黍不同部位总黄酮(5.80%~18.23%)、总皂苷(7.87%~10.99%)、总多糖(24.48%~35.36%)、总蛋白质(9.41%~13.02%)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玉蜀黍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显著,玉蜀黍须、秸秆芯、秸秆皮中总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63、0.35、0.13 mg/mL;须、秸秆皮、秸秆芯中总黄酮提取物质量浓度在1、0.5、0.125 mg/mL时对α-淀粉酶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6.41%±0.26%、21.46%±1.45%、14.63%±0.62%。结论:玉蜀黍不同部位中发挥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作用主要有效成分群是总黄酮。  相似文献   

14.
芦丁、槲皮素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苦荞黄酮降血糖作用的机理,以及苦荞黄酮中产生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成分,故分别研究芦丁和槲皮素的降血糖功能。结果表明芦丁和槲皮素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成阳性,表明芦丁溶液和槲皮素溶液都具有辅助降血糖的功能。芦丁和槲皮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物阿卡波糖相比,均优于阿卡波糖。芦丁溶液和槲皮素溶液、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61mg/mL、0.055mg/mL、0.52mg/mL。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槐花醇提物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测定了槐花醇提取物中多酚含量,考察了槐花醇提物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作用类型。结果显示,槐花醇提物中多酚含量为18.271μg/g,高于水提物;槐花醇提物对这两种酶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槐花醇提物对α-淀粉酶活性最大抑制率仅为47.20%,槐花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最大抑制率可达81.32%,其IC50为9.16 mg/L。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和高浓度的槐花醇提物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均为混合性抑制。  相似文献   

16.
研究青稞麸皮的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极性的提取物均显示抑制效果,其中正己烷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活性强于市售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正己烷提取物中脂肪酸、不皂化物、甾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正己烷提取物中的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α-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96.5%,这几种脂肪酸被证实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混合型抑制的活性。从不皂化物中分离得65个质谱峰,鉴定出甾醇类、三萜类、高分子脂肪醇等生物活性成分。同时对已鉴定的几种主要游离甾醇进行含量分析,结果显示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为主要甾醇,两者共占总游离甾醇的83%,提取物中的甾醇、三萜类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能有一定贡献。由此可见,青稞麸皮是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优质天然资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种光谱技术手段研究苦荞中芦丁和槲皮素对淀粉消化酶的抑制效果和作用机制,及二者联合使用时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芦丁和槲皮素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均为疏水相互作用力和以氢键为主要驱动力的竞争性抑制,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36 mg/mL和0.22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均为通过氢键结合的混合型抑制,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30 mg/mL和0.362 mg/mL。同时,二者均能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酶的活性,且只存在一个(或一类)作用位点;二者按照不同浓度比联合使用均可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产生协同抑制的作用,当二者浓度比为7∶1和3.6∶18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联合指数分别达到0.20和0.22,苦荞中黄酮对两种消化酶达到最佳协同抑制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黄酮与淀粉消化酶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对指导富含黄酮食药同源植物的加工利用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有利于促进苦荞产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生姜汁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抑酶物质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大姜姜汁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最高可达73.38%),酶动力学实验及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结果显示姜汁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竞争性抑制;5 ℃贮藏后姜汁对酶活性的抑制率降低至初期的46.50%,贮藏后的姜汁在热处理过程中对酶活性的抑制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超滤分离组分抑酶效果表明,姜汁MW≥10 ku组分相比于其他组分对酶活性的抑制率最高,可达67.16%,说明姜汁中发挥抑制酶活性作用的物质主要集中在MW≥10 ku的组分中;在姜汁与α-葡萄糖苷酶的混合体系中,姜汁成分在紫外吸收光谱240~280 nm波段处,吸光值显著降低,说明姜汁中发挥抑酶活性的部分成分分布在240~280 nm波段处。该研究为深入开展姜汁降血糖活性研究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白栓菌提取物的降糖活性,筛选其降血糖的活性部位。方法:用肾上腺素致高血糖小鼠模型评价大白栓菌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位的降糖效果;对活性更好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高血糖小鼠模型进行验证,测定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标ISI,同时测定乙酸乙酯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大白栓菌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位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乙酸乙酯部位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乙酸乙酯部位对酵母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但对大鼠α-葡萄糖苷酶无抑制活性。结论:大白栓各萃取部位都具有降糖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最好;乙酸乙酯部位对大鼠α-葡萄糖苷酶无抑制活性,其降糖机制可能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油梨粕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结果表明:油梨粕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7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30∶1、提取次数1次,此条件下油梨粕总黄酮得率可达9.25%;油梨粕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