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集淮安市金湖、洪泽、盱眙、涟水、淮安区、淮阴区、清浦区七个粮食主产县(区)的粳稻谷样品63份,检测了稻谷的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食味品质、胶稠度指标。结果表明,出糙率、整精米率、胶稠度、食味品质都达到国家优质粳稻谷的要求,另外87.2%的样品的垩白粒率达到国家优质粳稻谷的要求;85.7%的样品的垩白度达到国家优质粳稻谷的要求;92%的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达到国家优质粳稻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辽宁省2015年水稻区域参试66个品种的12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近90%的品种,其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达到优质米三级以上水平;水稻品种间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上存在明显差异,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品质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湖北省中晚籼稻品质性状、促进稻谷品质改良提供数据参考。选取湖北省2014年产115个中晚籼稻谷为样本,测定稻谷的碾米品质、化学特性、糊化特性以及蒸煮品质等指标,并利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其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19项指标中,多数(占77.8%)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10%,说明本研究收集的稻谷样品处于不同的品质水平,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其中分别有99.1%稻谷的出糙率和98.3%整精米率达国家稻谷标准三等的要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分别有70.4%、96.5%、38.3%和21.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等的要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的贡献值分别为37.11%、22.94%和15.37%,第一主成分将稻谷样品大致分为2类,以孝感产区样品为代表的I类稻谷,具有高直链淀粉、高回生值、低衰减值的特点,以荆门市、荆州市等产区样品为代表的II类稻谷,具有低直链淀粉、低回生值、高衰减值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广东省内产的3种籼稻谷(中二软占、特籼占25、珍桂矮1号)质量进行品质分析(出糙率、不完善粒、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型、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结果表明:3种籼稻谷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2007年~2011年新育成的中晚熟水稻品种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及其与部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稻米品质性状中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差异较大,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相关性,随着出糙率的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加,但有可能降低其适口性;蛋白质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有利于提高加工品质;温度对品质形成影响较大,成熟期随温度上升,垩白有变少、变小的趋势,提高外观品质,而成熟期低温使整精米率下降,加工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黑龙江省不同稻米品种各品质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黑龙江省19个品种水稻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长宽比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垩白度与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对各品种水稻的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了2个代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的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到90.968%.对各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稻米品种分为6类,其中以第1、第4、第5、第6类的品质性状表现最好,第2类次之,第3类最差.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质稻米品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国内外评价稻米品质,着重于四个方面:碾米品质、米粒外观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以及营养品质。供试粳稻出糙率81-82%,整精米率57-62%,碾米品质优于籼稻(出糙率78-81%,整精米率57-59%)和糯稻(整精米率34-40%)。我国籼稻一般属中短粒形,长宽比小于3,但有部分品种属细长粒形。北方粳米外观品质优于南方粳米。直链淀粉含量是评价精米品质优劣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供试籼稻直链淀粉平均含量20-23%,其中59%的品种属硬胶稠度。粳稻直链淀粉平均含量18-19%,其中95%的品种属低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硬度成正相关,而与米饭粘性和光泽成负相关。食味好的籼稻品种,一般含低直链淀粉、中到软胶稠度、中到低糊化温度。籼型稻比粳型稻的蛋白质含量高。本项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当前我国优质稻谷品质的分析,为评价现阶段我国优质米品质以及外贸部门选择出口试销品种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制订新的国家稻谷分级标准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规定的方法,对福建省2007~2009年种植的中晚籼稻谷样品进行质量指标和品质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粒型等指标是影响中晚籼稻谷未能达到优质稻谷标准的主要因素;不同年份间的气温、降水量、日照等的差异对不完善粒率的影响可能略大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壤、水质、栽培管理水平等的影响,而直链淀粉、粒型、垩白粒率则相反;同种中晚籼稻谷不同地区种植,质量和品质差异明显,龙岩地区优质中晚籼稻谷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9.
经对广东省2008年至2014年收获的籼稻谷品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省种植的籼稻在一定范围内,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总体平均值逐年呈波动性走低的趋势,粒型(长宽比)、胶稠度的总体平均值逐年呈波动性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GB 1350-2009《稻谷》和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标准规定的方法,对2013年广东省16个地市种植的130份晚稻样品进行了质量和品质指标的系统测定。测报结果表明:2013年广东省晚稻整体质量和品质均较好,其中晚稻中等以上的占97%,优质三等以上的达标率为55.4%。影响我省种植晚稻未能达国家优质三等以上的主要因素有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垩白粒率、垩白度和不完善粒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国家稻谷标准GB 1350-1999和优质稻谷标准GB/T 17891-1999规定的方法,对广东省13个区域2007年种植的早晚造籼稻谷样品进行质量指标和品质指标的系统测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晚造籼稻谷的质量和品质优于早造;不同地区种植的同品种稻谷,其质量和品质差异明显,据研究,珠江三角洲优质籼稻谷的比例较高,粤西、粤北地区优质籼稻谷的比例较低;最后研究得出垩白度、不完善粒和直链淀粉等指标是影响稻谷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选取广东地区种植的5个优质籼稻谷品种,通过模拟南方高温高潮储藏环境,分析陈化过程中稻谷的基本理化指标、品质指标等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加长,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值越来越高,而出糙率、整精米率、品尝评分值、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均越来越低,说明随着陈化的不断加深,米质和口感都不断下降。模拟陈化1个月后,脂肪酸值(KOH)已达20.2 mg/100 g,5个月后,脂肪酸值已达轻度不易存,食味品质评分值达70分以下,品质逐渐变差。直链淀粉含量和整精米率在陈化初期变化幅度不大,在陈化后期出现较大幅度地改变。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稻谷储藏时间与直链淀粉、脂肪酸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糙率、整精米率、品尝评分值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粒位间籽粒总蛋白质及其4种组分含量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选用不同稳型粳稻为材料,按照穗部位置分为27个粒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粳稻穗内不同粒位间籽粒的总蛋白质及其4种组分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淀粉RVA谱特征、外观品质和碾米品质都有显著的关系。总蛋白质、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对食味有显著负面影响,而球蛋白含量对其则有显著正面影响;总蛋白质、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有负相关性,与糊化温度有正相关性。总蛋白、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透明度和整精米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消减值、垩白率、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球蛋白表现规律则与之相反。粳稻不同粒位间籽粒的总蛋白质及其4种组分含量与RVA谱4个特征值、蒸煮食味品质和垩白性状的关系表现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变温干燥工艺对稻谷干燥速率、加工品质、食用品质的影响,以收获的高水分稻谷为原料,完成了10组分段式升温和降温干燥工艺试验.结果 表明:当变温干燥工艺中的3段累积温度相同时,升温组比降温组的干燥总用时短、干燥速率快、食味值高、出糙率高、整精米率低、直链淀粉含量低.利用变异系数法得出整精米率、出米率、直链淀粉含...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哈尼梯田收集的36份红米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外观品质、碾米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结果表明,哈尼梯田红米品质性状差异较大,有9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以上,其中垩白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0.47%,粒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5.08%。通过与NY/T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农业行业标准比较,哈尼梯田红米碾米品质较好,而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达到优质籼稻的品种数量较少。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77.004%,第1主成分可以解释24.384%的总变异,其中垩白度、垩白面积和直链淀粉含量的荷载值较高。聚类分析将所有红米品种分为3大类,第Ⅰ类包含3个品种,表现为碾米品质差,第Ⅱ类为主要类群,包含31个品种,第Ⅲ类由2个糯稻品种组成。研究结果可为哈尼梯田红米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新收获的高水分稻谷为原料,探讨不同变温干燥工艺对稻谷干燥速率、加工品质、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干燥工艺中三段温度和越高,总用时越短,干燥速率越快,食味值越低;烘后出糙率、整精米率、出米率、食味值比烘前高;升温组比降温组干燥用时短、干燥速率快、出糙率高、整精米率低、食味值高、直链淀粉含量低,升温组和降温组烘后的出米率无差异;变温干燥工艺中三段温度和对出糙率、整精米率影响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可为不同变温干燥工艺烘后稻谷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2010年辽宁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的27个水稻新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并研究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8 7**);胶稠度与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呈显著负相关(r=-0.458 0*、r=-0.466 6*、r=-0.413 6*);产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度呈显著正相关,适当增加千粒重可兼顾粳稻的产量提高及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2002~2006年育成水稻品种品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近五年新选育的水稻品种中,有90%以上品种的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能够达到国标一级标准,但垩白粒率、垩白度高,整精米率偏低.早熟品种的米质状况最好,中熟和中晚熟品种的品质情况相对较差.从品种趋势上看,近两年育成品种的米质性况比以前育成的品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了解籼稻氮气气调启封后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以实仓储藏籼稻为原料,以常规储藏作为对照,对气调储藏和气调杀虫两种工艺启封后籼稻的品质进行检测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准低温实仓储藏条件中,两种气调工艺启封后籼稻的含水量,脂肪酸值、新鲜度、发芽率、真菌孢子数和糊化特性等指标变化和常规储藏差异不明显。气调杀虫工艺在启封储藏前后籼稻的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比对照仓多降低0.9%和0.2%,垩白率多增加0.73%;气调储藏工艺启封储藏前后籼稻的出糙率,整精米率分别比对照仓多降低0.4%和0.34%,碎米率、垩白率、黄粒米率和硬度多增加 1.93%,2.34%,0.7%和3.5%。通过主成分分分析发现气调时间越长启封后稻谷品质变化更快、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产地籼米的营养成分及品质性状,选取7种湖北产地籼米和2种江西产地籼米,测定其蛋白质、总淀粉等成分含量,垩白度、胶稠度等加工特性以及冻融析水率、透明度、碘蓝值等淀粉特性。结果表明:试验选取的湖北籼米和江西籼米在水分、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4号籼米水分和蛋白质含量较低,适合做发糕;1号和9号籼米宜制米粉;2号籼米透明度较低,淀粉老化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