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调味品》1989,(8):20-21
MCF微电脑酱油酿造监控机是为确保酱油酿造质量实施最佳工艺而研制的。我所与市酱莱厂自1984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微电脑监控机之后,又先后在哈尔滨平房酿造食品厂、齐齐哈尔市酿造一厂、七台河市酿造厂等厂家安装使用,实践证明,MCF微电脑监控机设计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使用方便。并于1986年开始定型批量生产。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和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银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酱油生产过程中氨和铵盐的产生及对酱油质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酱油酿造中控制杂菌的数量是保证酱油质量的关键.评价酱油质量除了原有指标还应看其铵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浅谈提高酱油原料全氮利用率与改善酱油风味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高酱油原料全氮利用率和改善酱油风味,从酱油质量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和影响酱油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论述。认为酱油生产工艺应采用稀态高盐、低温、长周期。  相似文献   

4.
黄毅  锁然  李娜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324-326,329
以HPLC测定酱油中氨基酸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酱油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酱油中含有18种氨基酸。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酱油质量高低进行了排序。以此为消费者购买优质酱油提供参考,同时也可利于生产企业改良其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酱油的生产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酱油生产企业无法对产品的加工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为了提高酱油的卫生质量,我们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对酱油生产进行质量管理。结合酱油生产工艺的各个步骤,利用HACCP体系分析并确认了4个有效的关键控制点,并针对该4个CCP点及其限值建立了HACCP计划表,建立有效的监控验证方法,保证系统顺利实施,保证了酱油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酱油与水解蛋白质调味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明酱油与水解蛋白质调味液的关系,介绍了传统酱油的工艺、产品特点、水解蛋白质调味液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酱油质量的认识。指出必须正确区分酱油和水解蛋白质调味液的不同之处,树立酱油安全性、卫生性、营养性和享受性的整体质量观念。只有将现代科技与传统酿造工艺相结合,才能提高酱油质量,重振酱油行业。  相似文献   

7.
十年来的经多次对酱油进行卫生质量分析与探讨发现,酱油卫生质量提高不显著。分析表明,酱油的卫生问题主要发生在生产加工过程。酱油含氨基酸态氮低于标准及细菌总数超过国标,是酱油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作者阐述了氨基酸态氮含量低的酿造技术因素及职业道德问题。文章分析了近十年酱油细菌总数合格率提高显著(P<0.05)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对乡镇酱油厂进行全面整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酱油的颜色在很大程度已决定了它的质量,但往往因为他用的原料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地方风味及消费者的喜爱不同,要制订酱油色度的标准也不易说一。但对于一个地区或酿造厂来说,是可以根据酱油常年生产的规律,采用“酱油色度测定”的方法制订出本地区或本厂合格酱油色度标准。根据酱油色度的测定可以快速地判定酱油的质量情况,从成都市酿造厂生产的酱油可以看出酱油的质量与度数是有一定关系的。在酱油感官评比中,色度标准可以作为评比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厂从1954年起,就停止在酱油中加酱色了。多年来,我厂出的酱油一直是原色酱油。由于工艺操作方法的改进,取消加酱色不但没有影响酱油质量,而且使酱油更符合于卫生要求,同时还提高了酱油出油率。这里就把我们的作法叙述如下: 酱油质量的优劣等级,主要由酱油中可溶性无盐固型物,氨基酸,还原糖等的含量高低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影响酱油质量和产量的因素,并从酱油生产工艺的原料处理、制曲、后期调配、防腐剂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酱油质量及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酱油质量的简易检测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合格酱油和配制的不合格酱油所含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所形成的干固液滴的性状也不相同,本文根据这一不同点,介绍了一种酱油质量的简易检测法。该检测法的特点是对酱油样品通过肉眼直接观察鉴别酱油的优劣,并对该法的检测结果与常规的理化检验结果做了对比,说明本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电子舌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多元统计学等方法对常见市售老抽滋味品质进行评价,并通过多种检测方法对老抽酱油样品的颜色指标及各项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根据其滋味品质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两个聚类,而其滋味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其酸味和鲜味;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聚类Ⅱ中样品鲜味较浓,品质较好;在其理化指标中氨基酸态氮差异最为明显,而氨基酸态氮含量直接决定老抽酱油的品质,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老抽酱油品质越好;在颜色指标上色深差异最大;在有机酸质量浓度方面,乳酸和乙酸含量最高,有机酸种类及含量则间接影响老抽酱油的滋味品质。根据其各项指标的差异可对老抽酱油滋味品质的优劣加以判断,进而对老抽酱油品质进行准确且合理的划分。  相似文献   

13.
焦糖色对老抽类酱油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将几种焦糖色样品分别加入到生抽酱油中进行试验,观察其对酱油沉淀现象、气味及染色等感官指标的影响。认为酱油的感官指标受所加焦糖色品质的影响较大。优质焦糖色可提高老抽酱油的品质,其中以蔗糖制的焦糖质量最好,红色指数高,染着性好。  相似文献   

14.
提高酱油质量缩短发酵周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酱油成分复杂,发酵需要有多种酶系参与的客观实际,提出“多菌种低温发酵”是影响酱油质量的主要工艺条件,并论证了“固态无盐低温发酵”能提高酱油质量缩短发酵周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科学利用微生物推动中国酱油工艺大变革》一文的观点,论述了传统酱油生产工艺是实践经验的结晶,符合自然和思维的客观规律,产品质量好,开创了科学利用微生物酿造酱油的历史。指出日本酱油居世界领先水平,一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工艺,二是我国酱油质量下降为之创造了客观条件。认为要生产优质酱油,必须恢复和发展传统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酱油消费观念与形势的变化和酱油色、香、味、体的形成极力以及提高酱油质量的途径,并探讨了中国酱油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酱油制曲及酱醪发酵阶段添加不同比例(0、2.75%、5.48%、8.17%)大曲,考察添加大曲对广式酱油制曲及酱油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大曲对酱油成曲及酱油品质有影响,添加2.75%大曲的酱油主要理化指标氨基酸态氮(AAN)含量最高(0.87 g/100 mL),感官评分最高(8.06分),品质最优。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发现,添加大曲发酵的酱醪中四联球菌属(Tetragenococcus)和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菌群相对丰度高于对照样,这可能是导致添加大曲酱油的总酸和酯类风味物质相对含量高于对照样酱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酱油是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独特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酱油中含有充足的营养物质,并且酱油发酵体系多为混菌体系,因此在酱油发酵、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因污染腐败菌出现“生花”、变馊、胀袋、沉淀、浑浊等现象,导致酱油的腐败变质。该文详细阐述了酱油中存在的腐败微生物种类和由它们引起的酱油变质现象,以及通过发酵工艺优化、添加防腐剂和生物技术等手段防止酱油腐败的相应措施。最后概述了乳酸菌的抗菌代谢产物种类与抑菌特性,并讨论了乳酸菌在酱油防腐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开发保障酱油品质稳定和提升的方法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