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挤压加工对脱脂米糠中膳食纤维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米糠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及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膨胀力为目的,对脱脂米糠进行挤压改性加工的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确定最佳挤压加工参数组合为:原料含水率30%、挤压温度为140℃、螺杆转速为100 r/min.在最佳加工条件下,经挤压改性的米糠粉中SDF含量为27.51%,提高了6.8倍;IDF、膨胀力为252(dL/g),提高了1.94倍;持水力为432%,提高了2.34倍.通过对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本研究对米糠膳食纤维的改性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2.
王磊鑫  吴娜娜  吕莹果  谭斌 《食品科学》2022,43(16):107-113
研究未挤压、挤压蒸煮加工米糠可溶和不溶膳食纤维对米淀粉糊化性质、热性质、回生性质、结晶性质、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采用质构分析、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探究挤压蒸煮米糠膳食纤维与米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未挤压蒸煮加工米糠膳食纤维相比,挤压蒸煮加工米糠可溶和不溶膳食纤维分别使米淀粉的崩解值显著增加了74.09%和128.36%,并均显著降低米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峰值时间、糊化温度。米糠经过挤压蒸煮加工后,米糠可溶膳食纤维使淀粉凝胶的自由水向强结合水转化,米糠不溶膳食纤维使淀粉凝胶的自由水向弱结合水转化。与未挤压蒸煮加工相比,挤压蒸煮加工米糠可溶和不溶膳食纤维分别使米淀粉的回生值降低了62.59%和44.81%,也均降低了米淀粉凝胶的回生率、相对结晶度、硬度、内聚性、回复性、胶黏性、咀嚼性、1 047 cm-1与1 022 cm-1处吸收峰的峰高比,添加挤压蒸煮米糠可溶、不溶膳食纤维的淀粉凝胶表面较光滑,凝胶结构出现较大的裂缝,说明挤压蒸煮加工米糠提高了米糠膳食纤维对米淀粉回生的抑制效果,且挤压蒸煮可溶膳食纤维比挤压蒸煮不溶性膳食纤维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赖爱萍  陆国权 《食品工业科技》2014,(21):107-110,114
以甘薯渣为原料,对其进行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微波蒸煮和挤压蒸煮,比较分析不同蒸煮方式甘薯渣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和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四种不同蒸煮方式均显著提高了膳食纤维的含量、持水力、膨胀力和葡萄糖吸收能力,而降低了膳食纤维的持油性和结合脂肪能力,其中,挤压蒸煮最为显著。膳食纤维的结构分析显示,加工未破坏膳食纤维的化学结构,而其结晶度增高,细胞表面破碎。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辅助复合酶(1.0%碱性蛋白酶和0.2%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脱脂后的奶白花芸豆豆渣,提取其中的膳食纤维。研究了超声条件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和水溶性膳食纤维(SDF)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并研究了芸豆渣膳食纤维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时间25 min、功率250 W、温度60℃时,IDF提取率达到60.11%,SDF提取率为5.63%;两种膳食纤维的红外光谱中有特征吸收峰;SDF持水力比IDF高出1.828g/g,持油力高出0.69g/g。  相似文献   

5.
采用挤压膨化、蒸煮、烘烤、超微粉碎4种加工方式对青稞粉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青稞膳食纤维组成成分、物化特性、功能特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单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后,青稞粉基础营养成分无明显变化,总膳食纤维含量(TDF)除烘烤组外均略微降低,其中挤压膨化可显著提高样品SDF含量。4种加工方式均能提高样品的持水力、膨胀力,除挤压膨化外其他3种加工方式均使得样品的持油力下降。液相色谱结果显示,加工前后青稞SDF中均含有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甘露糖,但在含量上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毛葱膳食纤维性质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葱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粒度条件下的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等功能性质进行研究,并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测定其结构。结果表明:毛葱中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为5.79%;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分别为14.83?g/g、19.57?mL/g、1.95?g/g和0.62?mmol/g。在pH?2条件下胆固醇吸附能力为126.73?mg/g;在pH?7条件下为159.50?mg/g。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毛葱膳食纤维呈无规则片状网格结构,结构蓬松;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毛葱膳食纤维具有C—H键、O—H键、C=O键等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特征吸收峰。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毛葱膳食纤维的结晶度较好的保留了膳食纤维的结晶区和非结晶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小米膳食纤维为对象,研究蒸煮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采用酶法提取蒸煮和未蒸煮的小米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和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比较样品的膨胀力(Swelling capacity,SC)、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持油力(Oil holding capacity,OHC)、胆固醇和亚硝酸盐吸附能力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蒸煮后的不溶性膳食纤维(Cooking-insoluble dietary fiber,C-IDF)表面孔洞增多,褶皱明显,结构更为“松散”,蒸煮后的可溶性膳食纤维(Cooking-soluble dietary fiber,C-SDF)的表面出现较大的团聚体,相互堆积形成紧密相连的组织;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C-IDF和C-SDF均具有典型的多糖红外光谱特征,C-IDF的吸收峰强度增加、而C-SDF的吸收峰强度减弱;X射线衍射表明C-IDF和C-SDF结晶区被破坏,晶体结构由有序向无序转变;C-IDF和C-SDF的粒径分布峰宽度变小,峰值升高,C-IDF体积平均径减小,C-SDF体积平均径增加;热特性表明C-IDF和C-SDF热稳定性升高。与IDF相比,C-IDF的SC、WHC、OHC、胃环境胆固醇吸附量、胃环境和肠环境亚硝酸盐吸附量分别升高了9.3%、17.2%、26.9%、10.7%、2.8%、3.7%;与SDF相比,C-SDF的SC、胃环境和肠环境亚硝酸盐吸附量分别升高了53.3%、2.7%、10.3%。综上所述,蒸煮处理对小米膳食纤维结构及功能特性有显著影响。小米膳食纤维可作为功能性食品成分被应用。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试验优化小米糠膳食纤维改性工艺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米糠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气爆预处理,利用超声-微波协同法对气爆预处理的小米糠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以提高小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得率,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条件。同时借助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改性前后小米糠膳食纤维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爆条件设定为压力1.0 MPa、时间90 s,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535 W、料液比1∶50(g/m L)、超声-微波协同时间57 min,SDF含量达到10.841%。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分析显示改性小米糠SDF分子质量变小,表明经改性处理后小米糠SDF分子链变短且聚合度降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小米糠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化学官能团变化不大,并且有明显的糖类特征吸收峰。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改性小米糠IDF的结晶度上升,表明改性小米糠IDF中非结晶区有部分降解,并且转化为SDF。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改性小米糠SDF的颗粒表面变得粗糙,疏松多孔,由小颗粒聚集而成。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发芽对绿豆皮膳食纤维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电子显微镜扫描等方法测定其结构,并对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吸附葡萄糖能力、吸附胆固醇能力和吸附NO2 - 能力等功能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发芽处理后绿豆皮中总膳食纤维含量增加3.40%,可溶性膳食纤维增加13.62%。发芽绿豆皮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明显提高,分别达到(6.97±0.32)、(4.93±0.10) g/g、(4.79±0.11) mL/g,阳离子交换能力略有降低,为(0.47±0.02) mmol/g,吸附葡萄糖能力增加,为(8.37±0.18) mmol/g,吸附胆固醇能力增加,为(2.23±0.11) mg/(mL·g),吸附NO2 - 能力有所降低,为(3.92±0.09) mg/g。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发芽可使绿豆皮膳食纤维表面出现更多孔隙和褶皱,有利于膳食纤维吸附能力的提高;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发芽没有改变绿豆皮膳食纤维的结晶度,较好地保留了膳食纤维的结晶区和非结晶区;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发芽没有破坏绿豆皮膳食纤维的官能团结构。绿豆经发芽处理后改善了绿豆皮膳食纤维的大部分功能性质,较好地保留了其结构,有利于绿豆副产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脱脂米糠为原料,经过蒸汽压力0.631 MPa,维压时间302.866 s的最佳蒸汽爆破方案进行改性处理后采用复合酶解法提取米糠膳食纤维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最高为6.987%。将提取的米糠膳食纤维通过气流粉碎和纳米冲击磨进行超微化处理,与未经改性处理的样品相比,其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分别提高了2.28和2.77倍;粒径分别降低了80.2%和89%,比表面积增大了12.25倍和20.65倍;其膨胀力、持油力和持油力、葡萄糖吸附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均显著提高。蒸汽爆破-超微粉碎复合改性处理前后米糠膳食纤维红外光谱中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其特征吸收峰的峰型、位置及峰的数量均未有显著变化,说明其化学成分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复合膳食纤维在面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麦膳食纤维、大豆膳食纤维复合应用于面包中,研究大豆膳食纤维与小麦膳食纤维比例、加水量、发酵时间、加糖量对膳食纤维面包体积、表皮色泽、纹理结构等面包综合品质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对影响复合膳食纤维面包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复合膳食纤维面包的最佳工艺及配方:大豆膳食纤维与小麦膳食纤维比例为1∶4时,加水量为52%,发酵时间为75 min,加糖量为6%。  相似文献   

12.
以柠檬皮渣为原料,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制取柠檬膳食纤维并测定其成分,以SDF/IDF值作为考查的最优指标。结果表明:对SDF/IDF的影响效果为提取溶剂>干燥方式>提取条件。最佳的工艺条件:采用95%乙醇在60℃对柠檬皮渣浸提90 min,再进行冷冻干燥时SDF/IDF值最大,为0.62。  相似文献   

13.
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系统而简要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中包括其组成与分类、分离制备、理化性质、分析鉴定、生理功能、改性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李宁  江骥  胡蓓 《食品科学》2006,27(10):588-592
膳食纤维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其本身不能直接被机体所吸收利用,但对胃肠道功能及多种营养素的吸收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营养素包括常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及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对于蛋白质代谢及氮平衡的影响不大,但可减少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及利用。有些实验显示膳食纤维对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吸收无影响,而另一些实验则表明纤维可促进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有些实验结果表明膳食纤维可损害维生素A、维生素E及维生素B12的吸收,但对其它维生素的生物利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中膳食纤维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综述了膳食纤维的定义,结构,功能和分析方法,针对目前我国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采用中性洗涤剂法,并结合α-淀粉酶前处理,可以建立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法,多次重复性实验的相对偏差完全达到国标≤5%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定义、组成和分类,系统的阐述了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7.
酶处理马尾藻提取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酶处理和化学的方法 ,研究了酶解、消化、漂白和功能活化等工艺条件对马尾藻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 ,筛选出马尾藻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马尾藻膳食纤维的产率为 2 7 3 % ,颜色为类白色 ,膳食纤维干基含量为 82 7% ,钙含量为 5 3 6% ,膨胀力和持水力两项功能性指标分别达到 10 8mL/g和 5 3 2 0 % ,该产品的质量指标远高于小麦麸皮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18.
从谷类麸皮中提取膳食纤维,提取的膳食纤维采用生物法和化学法结合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以杨梅渣为原料,连续提取水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试验表明,适宜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为:以柠檬酸为浸提剂,料液比(g∶mL)1∶10,pH值2.0,90℃提取75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58.62%。适宜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L)1∶12.5,pH值2.5,60℃提取90 m 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61.25%。所制备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570.6%、溶胀性为6.5 mL/g,功能特性良好、生理活性突出。  相似文献   

20.
以榴莲皮为原料,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菌种,发酵生产膳食纤维。经过单因素实验和中心组合实验,确定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0.5%、发酵时间22.0h、发酵温度38.3℃,可获得最高膳食纤维产量为29.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