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评价发酵乳杆菌HCS08-005的体内免疫调节作用,以环磷酰胺诱导小鼠构建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活性发酵乳杆菌HCS08-005冻干菌粉进行免疫调节干预,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含量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商业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为阳性对照菌,体外评估实验室保藏的5株乳杆菌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活性、吞噬活性及免疫活性分子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分泌水平的影响,以期从中筛选出具良好免疫调节作用的菌株。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260具有更优的免疫调节作用,在特定乳杆菌活菌浓度时,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活性、吞噬活性及NO、TNF-α和IL-10的分泌水平(P<0.05)。最高细胞增殖率为196.62%;最低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为554.36 U/100 mL;最高吞噬活性为136.86%;最高NO分泌量为5.70 μmol/L;最高IL-10分泌量为15.56 pg/mL,最高TNF-α分泌量为50.98 pg/mL。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传统发酵蔬菜中筛选出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益生乳酸菌,为抗氧化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优良备选益生菌株。方法:从传统发酵蔬菜中分离出29株乳酸菌,测定分离菌株细胞的体外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活力、抗油脂过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ATCC53103)为参照菌株。综合4种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筛选出1株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命名为P13,经形态观察和16 S rDNA遗传学分析,把该菌株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对该菌株耐逆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菌株的耐酸、耐胆盐和耐盐特性高于对照菌株,而对过氧化氢的耐受能力低于对照菌株。该菌株的溶血型是γ-型,不具有溶血活性。研究结果显示,P13具有优良的抗氧化能力和耐逆特性,可作为制备具有抗氧化功能食品和微生态制剂的备选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具有较强抑制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特性的乳酸菌菌株,该研究通过双层琼脂扩散法测定菌株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的能力,从筛菌样品中筛选能力较强的乳酸菌,通过溶血性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并进行了耐酸耐胆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筛选菌株中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HCS02-001抑菌能力最强,发酵上清液抑菌圈直径为18.23 mm,发酵上清液经过3倍浓缩后抑菌圈直径可达21.58 mm。菌株HCS02-001无溶血性,无致病性,在pH 2.0条件下培养17 h活菌数对数值为7.97,存活率为85.52%,在1.5%胆盐条件下培养17 h活菌数对数值为8.48,存活率为90.99%。结果显示罗伊氏粘液乳杆菌HCS02-001具有较强的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特性,初步判定其具备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副干酪乳杆菌NCU622的耐酸、耐胆盐性能;采用体外细胞模型(人体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测定副干酪乳杆菌NCU622的黏附性能,考察了菌体浓度、作用时间及生长阶段对其黏附性能的影响,并对该菌株进行细胞毒性检测。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NCU622在pH 2.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作用3 h,存活率为98.21%;在胆盐质量浓度为0.3、0.5 g/100 mL的MRS液体培养基中作用4 h,存活率分别为95.14%和85.07%。副干酪乳杆菌NCU622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较强,为(21.19±0.94)CFU/Caco-2细胞,且菌体浓度、作用时间及生长阶段对其黏附性能均有影响。副干酪乳杆菌NCU622与Caco-2单层细胞共培养24 h后,对其无裂解作用。这表明副干酪乳杆菌NCU622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较强的黏附性能,且对Caco-2细胞无裂解作用,符合微生态制剂和乳酸菌发酵功能食品的菌种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以及其在辅助降糖产品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并分析产品的降糖作用。方法:通过酸和胆盐耐受、表面疏水性、自凝聚能力和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的方法评价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植物乳杆菌Sc52与其他不同益生特性益生菌联合发酵药食同源复方提取物研制辅助降糖固体饮料,利用高脂饲料结合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动物分空白组、模型组和产品组,连续灌胃辅助降糖产品4?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含量、血糖曲线下面积,血清中血脂、胰岛素和炎症因子水平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植物乳杆菌Sc52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pH?3.0和1?g/100?mL胆盐条件下分别培养3?h和4?h后,存活率在55%和32%以上;自凝聚能力较强,静置48?h后自凝聚率达到(89±0.3)%;对青霉素和利福平表现出高度敏感性;与模型组相比,辅助降糖产品能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提升胰岛素水平。结论:植物乳杆菌Sc52具有良好的体外益生特性,其联合其他益生菌共同发酵药食同源复方提取物研制的固体饮料产品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雄性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HCS03-001菌粉低(1 g/(kg bw·d))、中(2 g/(kg bw·d))、高(4 g/(kg bw·d))剂量组,连续灌胃14 d后建立功能性便秘模型,考察植物乳杆菌HCS03-001对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的影响。此外,将小鼠分为溶剂对照组及植物乳杆菌HCS03-001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14 d,分别采集小鼠灌胃0 d和14 d的新鲜粪便进行培养和菌落计数,考察小鼠肠道内菌群的变化情况,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HCS03-001改善小鼠功能性便秘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HCS03-001中、高剂量可显著提高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植物乳杆菌HCS03-001高剂量可降低产气荚膜梭菌(P<0.05)、肠球菌(P<0.05)、肠杆菌(P>0.05)的活菌数,同时促进乳杆菌数的增殖(P<0.05)。说明植物乳杆菌HCS03-001具有改善小鼠便秘、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从柳州采集的3 份酸笋发酵液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46 株疑似乳酸菌菌株,通过耐酸、耐胆盐、模拟胃肠道实验以及体外黏附HT-29细胞和NO实验进行益生特性和抗炎活性研究,筛选得到1 株具有优良抗炎活性菌株SS-31,经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结果表明:菌株SS-31具有较强耐酸能力,0.1%牛胆盐处理3 h后活菌数为107 CFU/mL,存活率高达90.02%;模拟人工胃液消化2 h后存活率为80.28%,模拟人工肠液处理2 h后存活率为3.63%;SS-31在体外对HT-29细胞有较高黏附性,黏附率为4.47%,略低于对照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4.95%);在体外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炎症中,与模型组相比,SS-31组显著下调炎性物质NO分泌量(P<0.05);此外,SS-31能显著下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的含量(P<0.05)。从酸笋发酵液中筛选得到1 株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发酵乳杆菌SS-31,初步证明了乳酸菌SS-31在治疗炎症中具有潜在应用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b-17)为发酵菌株,以发酵产物γ-氨基丁酸产量为检测参数,对植物乳杆菌发酵产γ-氨基丁酸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曲面实验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培养基为:葡萄糖12.0 g/L、酵母粉18.0 g/L、Ca~(2+) 55.0 mmol/L、Mg~(2+) 60.0 mmol/L、L-谷氨酸钠26.0 g/L。优化后,植物乳杆菌Lb-17发酵γ-氨基丁酸产量达8.037 g/L,是优化前5.49 g/L提高1.5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5个西部牧区的传统发酵乳品中乳酸菌的胆盐解离能力,为筛选高胆盐解离能力的优良菌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分离自西部传统发酵乳品中的275株乳酸菌的胆盐解离能力,筛选出性能优良菌株,测定其产γ-氨基丁酸能力。结果:①筛选出具有胆盐解离能力的菌株83株,不同来源、种类的阳性株筛出率存在差异,其中西藏奶渣呈较高的阳性株筛分率,其中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短乳杆菌表现最优。②阳性株对6种结合态胆盐解离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对甘氨酸结合态胆盐的解离能力高于牛磺酸结合态胆盐。③区域间比较显示:不同地区阳性株对4项胆盐解离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来源于新疆和西藏的阳性株胆盐解离能力显著高于青海和内蒙古的阳性株(P0.05);④乳种间比较显示:不同乳种阳性株对3项胆盐解离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来源于奶渣中的阳性株对总胆盐解离能力显著高于酸马奶、酸牦牛奶中的阳性株(P0.05);⑤优良菌株间比较显示:不同菌种对5项胆盐解离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总胆盐的解离能力显著高于副干酪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P0.05)。⑥4种优良菌株产γ-氨基丁酸能力分析: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有较高产γ-氨基丁酸能力,而副干酪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不产γ-氨基丁酸。结论:胆盐解离能力因菌株来源和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以新疆酸马奶、酸驼奶和西藏奶渣中的阳性株胆盐解离能力表现最优,其中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显示较强的胆盐解离能力,并具有高产γ-氨基丁酸能力。  相似文献   

11.
贝毒素的研究现状及产生源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赤潮的频繁爆发,贝毒危害日益严重,引起了各国环保部门与卫生部门的极大关注。本文就目前贝毒素的研究现状进行分类评述,探讨贝毒素的产生源,旨在寻求解决贝毒危害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旅游度假酒店室内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度假酒店室内设计工作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多,但现存很多设计作品对室内空间主题定位存在偏差。本文拟在以旅游度假酒店为对象,论证室内设计中地域性主题存在的必要和从自然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和材料因素三方面来阐述地域性主题表达的手段,以此给读者启示。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酶降解大豆细胞壁生产豆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大豆为原料,通过浸泡降解大豆细胞壁提取大豆蛋白生产豆腐的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高科技生物技术产品“纤维素酶”,来提高浸泡大豆时的胀豆率和豆腐得率及风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中所含有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浸泡大豆时起到很好的降解大豆细胞壁的作用。最适宜的工艺条件是:纤维素酶用量为0.1%,30℃恒温浸泡6h,pH值控制在5~6之间。  相似文献   

14.
历代服饰制度所提供的可能只是想象中的服装,而并没有成为现实。但这些服饰制度反映了历代统治者利用服饰来进行政治管理的努力,同时也表现了政治制度的神圣性向实用性也即世俗性的转变。对于书写服装的研究虽不能揭示服装的现实,却揭示了服装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时代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活性花粉酒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振建  王帅领  余军锁 《酿酒》2004,31(3):59-60
采用糯米粉糖化液与经生物法破壁的蜂花粉按 2 0 :1混合 ,接入高活性产香酵母 0 .2 %及适量乳酸菌 ,于 2 7± 1℃下发酵 ,制得一种营养丰富、醇香浓郁的花粉酒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近年来被滥用,它抑制或杀死微生物使得机体菌群失调。因此找出一种抗生素的安全有效替代物非常有必要,而益生菌是一种有效的替代物。本研究以纳豆冻干粉为原料,正常小鼠和肠道菌群失衡小鼠为动物试验模型,采用体内灌胃试验和Miseq方法研究纳豆冻干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分析多样本间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单样本属水平上的分类情况;分析纳豆芽孢杆菌及益生菌、致病菌的菌数变化情况。预期的研究结果为揭示纳豆芽孢杆菌的肠道菌群调节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人类健康和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研制出老年补益奶粉。减少了奶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蔗糖用量,同时添加了具有补益作用的莲子,灵芝、植物油,AV、VE、VC和硒等成分。  相似文献   

18.
复合变性淀粉提高鸡胸肉保水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立根  王岸娜 《食品与机械》2006,22(3):25-26,30
报道了利用复合变性淀粉提高鸡胸肉保水率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磷酸酯玉米淀粉、磷酸酯木薯淀粉、交联马铃薯淀粉、交联木薯淀粉、醋酸酯玉米淀粉添加量对胸肉的吸水率和失水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了正交实验,验证得出最优配方为磷酸酯玉米淀粉为0.4%,磷酸酯木薯淀粉为0.8%,交联马铃薯淀粉为0.5%,交联木薯淀粉为0.6%及醋酸酯玉米淀粉为0.06%。经过验证实验所得到的吸水率和失水率的数据分别为7.9%和13.8%。  相似文献   

19.
高梁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从高粱壳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用色素。本文对提取高粱红色素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研究了食品中常用的几种食品添加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为高粱红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对醇提大豆浓缩蛋白起泡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醇提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采用超声波技术对醇提大豆浓缩蛋白进行物理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针对起泡性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影响范围,然后做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最终得出提高醇提大豆浓缩蛋白起泡性最佳工艺条件,即:固液比1∶7、功率密度0.6W/cm2、时间7min。在此条件下,起泡能力与起泡稳定性可分别提高26.0%和1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