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改变浸提温度得到不同茶汤,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茶汤、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对乳清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温度升高,茶汤中茶多酚浓度增大,EGCG浸出量随浸提温度升高上升明显,而EGC浸出量受浸提温度影响不大。茶汤、EGC、EGCG均能使乳清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变化,EGC、EGCG与乳清蛋白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EGC和EGCG都对乳清蛋白有荧光猝灭作用,它们之间是静态猝灭,EGCG的猝灭能力强于EGC。由热力学参数ΔH、ΔS、ΔG可知,EGC、EGCG与乳清蛋白反应是自发进行,它们之间主要是疏水相互作用,EGCG与乳清蛋白的结合力强于EGC。  相似文献   

2.
热加工既可以消除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又可以改变肉类食品风味、质地及营养特性和消化特性,而过度热加工会导致蛋白质氧化,对水产品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为降低蛋白质在热加工中的氧化水平,常加入天然多酚类物质以改善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或营养价值。研究不同浓度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对微波加热的海鲈鱼鱼片感官特性和蛋白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和EGC使微波加热的海鲈鱼鱼片蒸煮损失率显著下降,相比对照组,蒸煮损失率分别降低了47.98%~62.72%,38.54%~58.63%。硬度和咀嚼度下降,羰基含量也下降;水分含量和巯基含量上升。EGCG和EGC显著改善了海鲈鱼鱼片肌肉纤维组织的断裂和聚集情况;降低了鱼片中的酸味感且没有增加其涩味感;EGCG和EGC减少了氮氧化合物类的挥发性气味,促使含硫化合物类气味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茶多酚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抗αs1-酪蛋白致敏机理,首先用αs1-酪蛋白致敏BALB/C小鼠,在激发阶段用EGC和EGCG给予营养干预,以降低αs1-酪蛋白致敏小鼠的过敏反应。以小鼠体内肥大细胞蛋白酶含量、组胺含量、特异性抗体IgE水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为主要指标,评价EGC和EGCG降低αs1-酪蛋白致敏小鼠过敏反应的能力。结果表明:EGC和EGCG均可显著降低过敏小鼠的肥大细胞蛋白酶、组胺、特异性IgE抗体和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EGC和EGCG显著降低肠、胸腺、脾脏和肺的病变程度。本研究结果可为茶多酚调控牛乳过敏原致敏反应发生的路径提供理论参考,未来可从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水平方面进一步探讨抗过敏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微波加热下没食子儿茶素对海鲈鱼肌球蛋白氧化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20,40μg/mL和60μg/mL)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处理海鲈鱼肌球蛋白,研究其对肌球蛋白的影响机制。EGC能够延缓微波处理后肌球蛋白羰基和二聚酪氨酸含量的升高和总巯基含量的降低;相对对照,羰基含量降低了19.82%~72.67%。添加EGC的肌球蛋白聚集体较少,且分布均匀。微波促使蛋白质分子去折叠致使荧光强度上升,EGC维持了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延缓荧光强度上升。微波前,添加低质量浓度(20,40μg/mL)EGC可显著增加α-螺旋含量,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微波加热后20μg/mL EGC维持了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肌球蛋白与EGC复合物在升温电场下氨基酸残基均方根(RMSF)、均方根偏差(RMSD)、溶剂可及表面积(SASA)降低,氢键(HBOND)下降速率减慢,二级结构波动减少,提升了肌球蛋白的热稳定性。肌球蛋白通过与EGC之间产生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提升了复合物在升温电场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莉莉 《食品科学》2004,25(5):174-177
目的:为研发天然抗白血病新药,研究茶多酚主要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体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DNA凝胶电泳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EGCG对体外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的影响及其诱导凋亡的最佳作用时间和最佳作用浓度。结果:发现EGCG实验组中,HL-60细胞生长被显著抑制,DNA凝胶电泳中可见DNA条带,其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改变。当250μg/ml EGCG作用细胞6h时,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最明显。结论:EGCG可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可能是抗白血病的侯选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食品体系中的抗氧化能力。方法:以高脂肪含量的压缩饼干为载体,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EGCG,考察其抗氧化能力及与VE和BHA抗氧化能力的大小,并考察EGCG分别与VE和柠檬酸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EGCG在食品体系中的抗氧化能力优于VE和BHA,且在压缩饼干中的最佳添加量为200mg/kg,与VE和柠檬酸均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EGCG在食品体系的应用中能够发挥其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酶法酰化儿茶素EGCG及其产物在大豆油中的抗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脂肪酶在非水相反应体系中催化茶多酚中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乙酰化反应,以增加EGCG的脂溶性。研究了反应体系溶剂、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底物物质的量比等条件对EGCG乙酰化转化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体系溶剂为乙腈、温度45℃、时间10h、乙酸乙烯酯与EGCG物质的量比0.5:1、加酶量7%。并且初步研究了乙酰化产物在大豆油中的抗氧化性,实验表明在相同添加量的情况下,乙酰化EGCG的抗氧化性要高于未改性EGCG及BHT,低于TBHQ。  相似文献   

8.
田心蕊  王珂  李玲 《食品科技》2023,(1):128-133
添加0、40、200、1000 mg/k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腌制置于Fenton氧化体系中的鸡胸肉糜,通过分析鸡胸肉糜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值)、酸价、色差、感官以及提取后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巯基含量、荧光色谱,探究不同EGCG浓度对鸡胸肉蛋白质理化特性及脂肪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和疏水性随EGCG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与0 mg/kg组相比,添加EGCG后,巯基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EGCG浓度的上升,荧光强度逐渐增加;与0 mg/kg组相比,添加EGCG后,TBARS值显著降低(P<0.05);添加40 mg/kg EGCG时鸡胸肉的各项感官指标、可接受性和色泽整体相对较好。表明添加40 mg/kg EGCG能抑制鸡胸肉蛋白质和脂肪氧化,提高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薄膜水合法制备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姜黄素(Cur)复合脂质体(EGCG/Cur-L),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了增加脂质体的稳定性,对EGCG/Cur-L表面进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PEG2000)修饰,并对两种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分布、微观形态和修饰效果进行研究,同时采用DPPH法评价脂质体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EGCG/Cur-L的最佳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6:1,PBS缓冲溶液pH为6.5,EGCG添加量为6 mg,Cur添加量为3 mg,水化温度为55℃。EGCG包封率为68.78%,Cur包封率为90.23%,平均粒径为183.8±5.4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78±0.01,平均Zeta-电位为-34.7±0.62 mV。修饰后EGCG包封率为60.31%,Cur包封率为88.53%。表面修饰后Cur的包封率无明显变化,EGCG包封率有所下降;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修饰后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从未修饰的183.8 nm增大到374.5...  相似文献   

10.
针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Epigallocatechin gallate)稳定性差、易氧化降解的问题,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对其进行包载,建立EGCG稳态体系的制备工艺,并对产品微观形态及离心稳定性进行考察,进而通过喷雾干燥对其微胶囊化包埋,得到了粒径均一、稳定性较好的EGCG微胶囊。结果表明: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sodium starch octenyl succinate)添加量70.0 g、水相油相比8:1 (g/g),剪切速率9000 r/min,剪切时间3 min条件下制备EGCG单层乳液,其离心稳定性系数可达0.138;在阿拉伯胶浓度15%,9000 r/min剪切3 min条件下,进一步制备而得的EGCG多层乳液稳定性较高。经喷雾干燥所得微胶囊的粒径在1~10 μm,其包封率达53.5%±0.5%,呈表面有褶皱无裂痕的椭球状,具有较好热力学稳定性。本研究为提高茶多酚稳定性,拓宽茶多酚产品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香菇柄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时间、功率以及料液比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分析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经分析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从而获得最适的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DPPH法、Fenton反应等方法测定香菇柄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提取时间8 min、微波作用功率400W、料液比1:7(m:V)的条件下获得多糖提取率为4.91%;香菇柄多糖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与羟自由基的能力。结论本研究可为香菇柄的再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白豆蔻挥发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153s和微波功率322W。经验证实验,在此条件下得率为2.67%,与理论计算值2.64%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白豆蔻挥发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百香果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响应面法对微波辅助提取百香果籽油工艺进行优化,分别对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液固比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确定适宜反应条件为:微波功率250W,辐射时间8min,液固比7:1,实际提取率为19.36%。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脂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在乙酸乙酯体系中化学合成乙酰化EGCG。研究酰基供体乙酸酐用量、催化剂吡啶用量、溶剂乙酸乙酯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EGCG乙酰化分子修饰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19 g的EGCG为原料,乙酸酐用量0.04 m L、吡啶用量0.02 m L、乙酸乙酯用量20~60 m L、反应温度20~25℃、反应时间1~3 h有利于1~3取代度乙酰化EGCG生成;乙酸酐用量0.12~0.20 m L、吡啶用量0.06~0.20 m L、乙酸乙酯用量10~20 m L、反应温度17~25℃、反应时间5~9 h有利于4~6取代度乙酰化EGCG生成;乙酸酐用量0.40~0.80 m L、吡啶用量0.10~0.20 m L、乙酸乙酯用量5~10 m L、反应温度25~40℃、反应时间5~9 h有利于7~8取代度乙酰化EGCG生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研究了薏苡仁中薏苡仁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薏苡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薏苡仁油最佳提取液料比为12:1 mL/g、微波提取温度为60 ℃、微波提取时间为15 min、微波提取功率600 W。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薏苡仁油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12.39:1 mL/g,微波提取温度为60 ℃,微波提取时间为920 s,微波提取功率为621 W。在此条件下,薏苡仁油得率可达9.31%±0.10%,与预测值9.41%接近,说明响应面法优化的薏苡仁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山楂核三萜的提取工艺。以山楂核三萜的得率为考核指标,研究甲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山楂核三萜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设计原理,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获得最佳工艺参数:液料比17 mL/g、甲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640 W、微波时间97 s。在此条件下获得山楂核三萜的理论得率为1.12%,实际测得山楂核三萜得率为(1.143±0.008)%,与理论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沙棘果皮渣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轶琨 《中国酿造》2012,(10):57-61
沙棘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以沙棘果皮渣为原料,以沙棘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沙棘果皮渣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高压脉冲电场强度、脉冲数和料液比村沙棘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黄酮最优提取条件为:电场强度20kV/cm、脉冲数10、料液LLI:15,此时黄酮得率为10.23mg/g,比碱提酸沉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率分别提高了42%和19%。通过网归方程求解和响应曲面分析,得到了二次多项式提取回归模型,经验证实验值与模犁预测值拟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普洱茶中茶色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文琼  刘睿 《食品科学》2010,31(8):137-142
研究云南普洱茶中茶色素的提取工艺。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方法,在研究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及提取次数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和典型性分析,确定普洱茶中茶色素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对提取得率有极显著影响(P < 0.01),微波功率对提取得率有较显著影响(P < 0.05),而料液比对提取得率的影响不显著,最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9.48min、微波功率640W、料液比1:58.79,在该条件下进行微波辅助提取,普洱茶中茶色素的提取得率能达到理论预测值的97.5%。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乙醇提取蜂胶黄酮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帅  赵岩岩  陈晓平 《食品科学》2012,33(18):127-132
对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料比6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影响,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响应面试验,并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70s、微波功率282W、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77℃、浸提时间12h、液料比25:1(mL/g),在此条件下,蜂胶总黄酮得率为25.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