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针对异麦芽酮糖母液中产品分离难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可行的从异麦芽酮糖母液中分离异麦芽酮糖和海藻酮糖的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Ca~(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对异麦芽酮糖母液进行分离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效果、异麦芽酮糖和海藻酮糖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以确定最佳分离方法。异麦芽酮糖分离前的含量为53.8%,经Na~+型树脂分离后含量为89.3%,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后含量67.5%,Ca~(2+)型树脂分离后含量为76.1%。经分离效果比较,确定采用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异麦芽酮糖和海藻酮糖分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海藻酮糖(trehalulose)是一种具有高溶解度的还原性二糖。文中对它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应用和生产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无刺蜂蜂蜜中海藻酮糖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对不同无刺蜂种、不同地理来源、不同采集时间等条件下所获得的无刺蜂蜂蜜中海藻酮糖的含量进行检测,以期为无刺蜂蜂蜜海藻酮糖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相关食品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19—2021年来自不同无刺蜂蜂种、不同地区(中国云南、海南和马来西亚)无刺蜂蜂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对所收集的无刺蜂蜂蜜样品中海藻酮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样品用纯水溶解,经0.22 μm尼龙滤膜过滤后,以纯水为流动相,离子配体交换柱Hi-Plex Pb(300 mm×7.7 mm,8 μm)为分离色谱柱对无刺蜂蜂蜜中的糖类物质进行分离。Hi-Plex Pb色谱柱可成功将海藻酮糖与蜂蜜中其他寡糖基线分离,检测方法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回收率为93.50%~95.71%,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0.61%),该方法可对无刺蜂蜂蜜样品中的海藻酮糖进行准确分析。结果表明,无刺蜂蜂蜜样品中海藻酮糖质量分数为7.0%~30.8%,不同年度收集的无刺蜂蜂蜜样品中海藻酮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不同蜂种间海藻酮糖含量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分析无刺蜂蜂蜜中海藻酮糖的检测方法,此方法可以应用于无刺蜂蜂蜜中海藻酮糖的测定和无刺蜂蜂蜜的质量控制。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显示,无刺蜂蜂蜜中含有丰富的海藻酮糖,可作为无刺蜂蜂蜜鉴别和评价的主要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4.
L-木酮糖是自然界罕见的L-型戊酮糖,具有糖苷酶抑制活性能够降低血糖,还可以用作医药中间体。L-木酮糖仅能通过人工合成来大量获得,常用的方法包括利用氧化还原酶催化木糖醇或L-阿拉伯糖醇等。近年来L-木酮糖的生物制备技术获得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文章针对L-木酮糖制备关键酶挖掘、制备工艺探索等内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各种异麦芽酮糖的生产技术,重点介绍了用蔗糖为原料生产异麦芽酮糖的工艺流程、技术经济评价,分析了异麦芽酮糖国内外市场形势。  相似文献   

6.
蒽酮比色法测定紫花地丁中总糖及还原糖含量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通过对紫花地丁中总糖提取最佳条件的选择,测定紫花地丁不同部位的总糖殁还原糖的含量。方法:采用L9(3^3)正交实验,以料液比、反应时间和盐酸浓度为影响因素,通过蒽酮比色法在624nm处测定其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结果:紫花地丁叶片、叶柄、根中总糖的含量分别为11.53%、12.1%、35.80%,还原糖的含量为4.78%、4.44%、11.74%,本实验重现性良好,RSD为1.84%,回收率为97.61%。  相似文献   

7.
异麦芽酮糖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甜味剂,是健康糖。本文简述了异麦芽酮糖的理化特性,介绍了异麦芽酮糖生产相关工艺技术,包括固定化微生物生产法和蔗糖异构酶催化法,并展望了异麦芽酮糖的市场前景,为异麦芽酮糖的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异麦芽酮糖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抗龋齿性甜味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从生物催化过程中的关键酶、固定化生产工艺以及产物的分析及分离提取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生物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进一步选育高产菌株、优化生产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对关键酶进行改造是提高原料转化率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蒽酮法测定红枣可溶性糖含量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位杰  吴翠云  蒋媛  王合理 《食品科学》2014,35(24):136-140
以红枣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蒽酮质量浓度、蒽酮用量、显色反应时间、冷却时间对红枣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测定红枣可溶性糖含量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红枣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为:蒽酮质量浓度25 mg/mL、蒽酮试剂用量3 mL、室温反应时间1 min、冷却时间25 min。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蔗糖标准液含量在20~240 μg/m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A=0.004 5C-0.013 4,相关系数为R2=0.999 2,式中,A为吸光度;C为糖含量)。实验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20%(n=3);平均回收率达102.87%,RSD为0.84%(n=3)。最佳优化条件下测得的红枣可溶性糖含量为68.43%(以干质量计)。  相似文献   

10.
离子交换纤维对糖液中钙离子的脱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强酸离子交换纤维对糖液中钙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试验表明 ,纤维对糖液中钙离子的吸附速度明显快于 732型树脂。吸附平衡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糖液操作流速在 4mL/min以内时 ,纤维动态吸附速度也很快 ,且糖液浓度对吸附速度影响较小 ,动态饱和吸附量可达 47mg/g干纤维。该纤维可用于糖液的除钙。  相似文献   

11.
目的首次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蛋糕总糖含量,建立蛋糕总糖测定的一种新方法。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蛋糕总糖,分别考察该方法的最佳测定波长、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及加标回收率,并与国家标准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最佳波长选择为620 nm,方法检出限为0.032%,精密度实验RSD为1.72%,重现性实验RSD为2.07%,平均回收率为98.5%,96.2%,97.0%,稳定性较好,并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两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精密度高和重现性好的优势,具备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可替代直接滴定法满足蛋糕总糖日常检测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广西轻工业》2016,(7):3-5
比较国产树脂DTF-K~+、DTF-Na~+、DTF-Ca~(2+)、漂莱特钙型树脂、陶氏钙型树脂和国产A型分子筛六种分离剂对D-核糖和D-阿拉伯糖的分离效果,首次将分子筛运用于分离D-核糖和D-阿拉伯糖,确定钙型树脂和国产A型分子筛均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为后续D-核糖和D-阿拉伯糖的连续色谱分离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乳酮糖作为一种理想的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是半乳糖和果糖组成的二糖。本文主要阐述了乳酮糖的理化性质,生理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能够转化木糖醇生产一种稀有糖--L-木酮糖的芽孢杆菌ZN-14。利用该菌株的静息细胞以20 g/L木糖醇为底物,在pH 9.0、37 ℃条件下转化24 h,转化率达到26.62%。通过对菌株ZN-14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的分析,将其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大孔树脂纯化红树莓果中树莓酮的最佳工艺,以红树莓果中得到的粗提液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树莓酮含量,以吸附率和解析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及解析实验对4种大孔树脂(AB-8、D101、DA-201、X-5)进行筛选,得出最优大孔树脂并进行树莓酮的分离纯化实验。最终确定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红树莓中树莓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择AB-8型大孔树脂,纯化浓度为3.155μg/mL,上样体积为30mL,吸附流速为1mL/min;收集用浓度为30%~70%乙醇溶液洗脱的树莓酮纯化液,洗脱剂用量为100m L,洗脱流速为1.5mL/min。经验证实验得树莓酮纯度可达51.33%,说明AB-8型大孔树脂能较好的用于树莓酮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6.
山楂酮酒的配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制做果脯的废糖液的处理方法,确定了应用山楂黄酮和废糖液配制山楂酮酒的配方,对配制的山楂酮酒的质量进行了评估,为山楂黄酮的开发和废糖液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分离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木糖醇、阿拉伯糖醇、山梨醇、半乳糖醇或甘露醇(或其他单糖与单糖醇)的方法,它采用在由阴离子树脂制备的羟基阴离子交换剂表面交换的方法进行分离。此离子交换树脂的羟根浓度比较低。当使用强碱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如氯型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时,配上低浓度的羟基(例如浓度为0.1-1000mM的NaOH溶液,一般为1-10mM)定型处理。处理好的树脂可以通过吸附与解吸分离许多糖与糖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异麦芽酮糖的甜味特性及生理功能,重点论述了异麦芽酮糖在运动和疗效食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超声波、吐温-80、丙酮和甲苯等改变大黄欧文氏菌DXW-62 的细胞膜通透性,研究其对异麦芽酮糖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90 W 超声波处理1 min 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异麦芽酮糖产率达到80.0% 以上的时间由4.0 h 缩短为3.0 h;添加浓度为5.0%的吐温-80 处理后,异麦芽酮糖产率在2.0 h 时已达到了75.4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异麦芽酮糖产率达到最高值的时间由4.0 h 缩短为2.5 h;2.0%的丙酮处理后,在3.5 h 时异麦芽酮糖产率达到最大,为83.04%。低浓度的甲苯处理DXW-62 时的异麦芽酮糖产率无明显提高,高浓度的甲苯处理时异麦芽酮糖产率有明显下降。超声波和吐温-80 共同处理后异麦芽酮糖产率远低于对照组,经碘化丙啶染色后显红色荧光细胞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0.
树脂对菊糖液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9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对菊糖脱色效果的影响。从中选出了3种树脂D301-G、DA201-B、DA201-C,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发现D301-G离子交换树脂在T=25℃,pH=3.5时效果最好,菊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到98.05%,总糖保留率为78.05%,蛋白质去除率9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