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DHA藻油与复合壁材依次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DHA藻油微囊粉。本文以50%DHA藻油为芯材,乳清分离蛋白作为主壁材,以表面油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与Box-Behnken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DHA藻油微囊粉配方进行优化。据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方程得最佳DHA藻油微囊粉配方:乳清分离蛋白31.5%,阿拉伯胶11%,乳糖5%,芯材DHA藻油35%,酪蛋白1.76%,单甘酯2.14%,麦芽糊精13.6%。预测DHA藻油微胶囊粉表面油为0.34%,经过三次平行实验,实验验证值为0.28%低于行业标准1.0%,包埋率可达98.78%,载油量为35%。因而本研究是可行的,对于未来指导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藻油微胶囊,为优化微藻油微胶囊配方,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对乳化剂、酪蛋白、环糊精用量及芯材含量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乳化剂用量3.98%、酪蛋白用量3.52%、环糊精用量11.1%、芯材含量30%。由此配方制备的微藻油微胶囊包埋率达到93.37%,产品经(60 ± 1)℃加速氧化14d 后,过氧化值仅为对照样品的三分之一;将微藻油微胶囊添加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经常温真空避光保存一年,DHA 保留率为91.06%,证明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变性淀粉为壁材包埋高含量天然VE 油微胶囊粉的性质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石油醚萃取法、激光扫描粒度仪、环境扫描电镜分别测定天然VE 油微胶囊粉的VE 含量、表面VE 含量、复原乳状液粒径分布、表面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天然VE 油微胶囊粉VE 含量高达30%,贮藏6 个月后表面VE 油含量低于5%,复原乳状液粒径分布窄,表面超微结构致密。表明以34.5% 的变性淀粉为壁材,复配乳化剂1(亲油性)与乳化剂2(亲水性)总用量为3%,芯材62.5% 的天然VE 油所构成的乳化体系稳定,喷雾干燥得到的高含量天然VE 油微胶囊粉性质优良。  相似文献   

4.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花生四烯酸油微胶囊,以花生四烯酸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评价指标,对变性淀粉用量、酪蛋白用量、蔗糖用量、芯材含量的配方进行了响应面设计实验。实验得到的花生四烯酸油微胶囊最佳配方为:变性淀粉用量9.04%,酪蛋白用量6.41%,蔗糖用量5.36%,芯材含量30.38%。由最佳配方得到的花生四烯酸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93.26%,产品经62℃加速氧化45 d后,过氧化值仅为对照样品的1/10,氧化稳定性显著。将花生四烯酸油微胶囊添加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经充氮包装贮藏1年,花生四烯酸保留率为93.01%,证明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阿拉伯胶、β-环糊精作为复合壁材,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DHA藻油微胶囊。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DHA藻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得到最佳制备条件:壁材质量比(β-环糊精∶阿拉伯胶)1∶2.82,芯壁质量比 1∶2.3,固形物浓度 16%,进料速度 15.5 r/min,进风温度 167℃,包埋率为94.87%。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热重分析仪对微胶囊结构、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胶囊结构完整,外壁未出现破损、孔洞,包埋效果较好,粒径分布集中,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符合大多数食品加工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乳清分离蛋白(WPI)和麦芽糊精(MD)为壁材,紫苏油为芯材,并添加少量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紫苏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确定紫苏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紫苏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配方:SPI、WPI和MD质量比为2∶1∶2,芯壁材质量比为2∶3,阿拉伯胶的添加量为总固形物含量的3%,固形物浓度为20%。在此工艺配方下,紫苏油微胶囊的包埋率可达到91.23%,表面含油率为3.13%。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微胶囊表面结构完整致密无裂缝。  相似文献   

7.
VE复合抗氧化剂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锋 《中国油脂》2006,31(9):75-78
以大豆分离蛋白、阿拉伯胶、明胶、异VC钠为壁材,蔗糖酯和卵磷脂为混合乳化剂,微孔淀粉与VE油为混合芯材,对VE微胶囊化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明胶3.0%、阿拉伯胶3.5%、大豆分离蛋白9.0%、异VC钠3.5%、蔗糖酯1.45%、卵磷脂2.4%、油粉混合物与壁材的比例35%、微孔淀粉与VE油的比例为55%、固形物含量26%,胶体磨输入电压70 V、均质3次、真空干燥温度130℃、时间35 m in。  相似文献   

8.
选用β-环糊精、变性淀粉HI-CAP100两种碳水化合物和大豆分离蛋白、明胶两种蛋白质类壁材进行组合初步筛选薏苡仁油微胶囊的壁材,再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壁材的配比、芯壁比、乳化液壁材含量、乳化剂添加量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最后通过L_9(3~4)正交试验确定了壁材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HI-CAP100壁材组合在选用的6组壁材组合中综合表现出了良好的潜质,通过工艺优化得到了微胶囊的最佳配方:大豆分离蛋白占壁材质量分数为5%,芯壁比为60%,壁材含量为30%,乳化剂添加量为1.0%,由此得到的薏苡仁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78.52%。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DHA微胶囊制备方法,即采用复凝聚法和二次包埋工艺相结合来制备DHA微胶囊。复凝聚法是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DHA油脂为芯材,制备DHA微胶囊。二次包埋技术是指将复凝聚法制成的DHA微胶囊湿囊产品选用某种壁材进行再次包埋,在复凝聚法所用壁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固,改善微胶囊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囊壁产生的部分裂缝和孔洞,达到提高DHA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以及延长其货架期的目的。通过研究微胶囊的包埋率和收率,可以得到高品质的微胶囊产品。影响微胶囊包埋率和收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研究芯材壁材比例、明胶/阿拉伯胶比率和二次包埋工艺中的壁材组成对DHA微胶囊收率和包埋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凝聚法和二次包埋工艺制备DHA微胶囊的优化配方为芯材壁材比1∶2,明胶/阿拉伯胶比率1∶1,二次包埋壁材选用变性淀粉。  相似文献   

10.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以无花果的乙醇提取物为芯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取无花果微胶囊粉。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4,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比例为1:1,固形物浓度为30%,乳化剂用量为0.3%,30 MPa均质2遍,进风温度为200℃,出风温度为81℃。生产出的微胶囊无花果粉色泽、溶解性好,水、表面油含量低,无甚粘壁现象,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籽油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并对其进行微胶囊化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芯材与壁材配比>壁材配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料液浓度;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最佳配比为,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质量比为2∶1,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为1∶3,料液质量分数为25%;所得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70%,微胶囊化处理后氧化稳定性显著增强。经最佳配比和工艺制成的猕猴桃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外形颗粒较圆整,大小分布均匀,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变性淀粉微胶囊化微藻单细胞DHA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变性淀粉作为壁材对DHASCO的微胶囊包埋效果及其氧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变性淀粉是一种优良壁材,能有效地包埋DHASCO;特别是National变性淀粉包埋的DHASCO,其表面油和溶剂浸出率最低,包埋率最高,室温存放6个月DHA仅降低3.26%;不过,与阿拉伯胶比较,变性淀粉的氧化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籼米多孔淀粉制备及微藻油DHA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水解籼米淀粉制备多孔淀粉,为优化制备条件,以吸油率为指标,对水解温度、pH、反应时间、酶配比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将多孔淀粉吸附微藻油DHA作为芯材,以包埋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含量的多孔淀粉对包埋率的影响,并测定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以酶配比8:1,pH4.5,温度45℃,水解12h,多孔淀粉吸油率最高为104.12%,用于微藻油DHA微胶囊化,包埋率达到92.08%,水分含量为3.78%,基本符合添加于奶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混合壁材及乳化剂对沙棘果油微胶囊包埋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沙棘果油为芯材,以酪蛋白酸钠和变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混合壁材,单双硬脂酸甘油酯为乳化剂,麦芽糊精为填充剂,柠檬酸钾为缓冲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50%载油率的沙棘果油微胶囊。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酪蛋白酸钠添加量、变性淀粉添加量、乳化剂添加量为实验因素,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进行优化,确定微囊粉的最佳包埋效果。结果表明,所得的回归模型具有高度的显著性(P<0.0001),方程对试验拟合较好,在酪蛋白酸钠添加量8%、变性淀粉添加量16%、乳化剂添加量2%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沙棘果油微囊粉包埋率最大,可以达到91.6%;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粉表面圆润无裂痕,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复原乳粒径<800 nm,通过油脂氧化自动分析仪进行油脂氧化诱导期分析,对照组沙棘果油氧化诱导期为7 h,试验组沙棘果油微囊粉氧化诱导期为40 h,表明沙棘果油微囊粉稳定性强,不易氧化变质,货架期较长。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籽油的超临界萃取与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茂君  刘飞 《食品科学》2007,28(7):162-165
以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并对其进行微胶囊化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20~150min;猕猴桃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芯材与壁材配比>壁材配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料液浓度;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最佳配比为: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之比为2:1,芯材与壁材比率为1:3,料液浓度为25%(W/V);所得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70%,微胶囊化处理后氧化稳定性显著增强。经最佳配比和工艺制成的猕猴桃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外形颗粒较圆整,大小分布均匀,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16.
冷冻干燥法制备甜杏仁油微胶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酪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甜杏仁油为芯材,优化确定最佳微胶囊化工艺,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甜杏仁油微胶囊。结果表明,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甜杏仁油微胶囊的最佳配方为芯材含量22%、乳化剂含量2.2%、酪蛋白含量5%、均质时间7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甜杏仁油微胶囊粉末质地疏松,包埋率85.83%。  相似文献   

17.
微波提取肉桂油树脂及其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肉桂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应用微波提取技术所得的油树脂为芯材,以食用胶为壁材,经均质、喷雾干燥而得肉桂油树脂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肉桂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微胶囊最佳配方和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肉桂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为1:8、颗粒度40目、功率200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0.98%;微胶囊最佳配方为明胶:阿拉伯胶为1:1、料液质量分数25%,芯材载量25%;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70℃,均质压力30 MPa,进料温度55℃。在上述条件下肉桂油树脂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3.92%。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阿拉伯胶和β-环糊精为壁材,牡丹籽油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牡丹籽油微胶囊,并对其制备工艺及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复合壁材阿拉伯胶与β-环糊精质量比1∶2、芯材与壁材质量比1∶2、乳化液总固形物含量20%;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牡丹籽油微胶囊产品颗粒圆整、大小分布均匀、囊壁表面平整光滑,包埋率可达86.32%;牡丹籽油微胶囊在常规的热加工处理过程中结构仍然完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牡丹籽油微胶囊化对牡丹籽油的主要功能成分α-亚麻酸的含量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变性淀粉作为壁材对DHASCO的微胶囊包埋效果及其氧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变性淀粉是一种优良壁材,能有效地包埋DHASCO;特别是National变性淀粉包埋的DHASCO,其表面油和溶剂浸出率最低,包埋率最高,室温存放6个月DHA仅降低3.26%;不过,与阿拉伯胶比较,变性淀粉的氧化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月见草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 种不同的配方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月见草油微胶囊,并对4 种配方制备的月见草油微胶囊的表面油含量、包埋率、粒径及表面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变性淀粉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制备的月见草油微胶囊表面油含量低,包埋率好,粒径小,颗粒圆,微胶囊表面平整光滑。选用以变性淀粉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制备的月见草油微胶囊进行脂肪酸组分及含量的测定,发现微胶囊化对月见草油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亚油酸和γ-亚麻油酸的含量基本没有影响。用N-甲基靛红酸酐标记此配方中的麦芽糊精,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进行断层扫描观察微胶囊的内部结构,发现微胶囊呈球形,单核结构,麦芽糊精在微胶囊壁中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