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几种薯类与豆类抗性淀粉的抗消化性及其益生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压热法制备了木薯、红薯、马铃薯、豌豆和绿豆5种抗性淀粉,研究了它们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抗消化性,以及它们对肠道益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胃液对木薯、红薯、马铃薯、豌豆和绿豆抗性淀粉的消化作用很小,人工肠液对它们有明显的消化作用;经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先后作用,它们的消化率都比单独人工肠液处理后的要高;各种抗性淀粉对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链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作用。综合分析可知,对肠道益生菌增殖作用最强的是豌豆抗性淀粉,其次是红薯和绿豆抗性淀粉,再次是马铃薯抗性淀粉,最差的是木薯抗性淀粉。  相似文献   

2.
在微波-淀粉酶法制备小麦RS_3型抗性淀粉的基础上,研究了支链淀粉含量对RS_3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小麦淀粉乳浓度、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和耐高温α-淀粉酶的添加量及作用时间对RS_3得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运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并确定了微波-酶作用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即小麦淀粉乳浓度30%,微波条件(780 W,90 s),耐高温α-淀粉酶4 U/g干淀粉,酶作用时长30 min,RS_3的得率为15.2%。在此条件下,分别利用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小麦淀粉制作RS_3,发现当直链淀粉含量为85%时,RS_3得率最大为39.8%。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抗性淀粉得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酶法制备小麦RS3型抗性淀粉,在优化的超声波作用条件(淀粉乳浓度15%,超声波功率225W,超声温度50℃,超声作用时间50min)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酶解工艺: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1U/g干淀粉,耐高温α-淀粉酶作用时间20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10 U/g干淀粉,普鲁兰酶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 h。经反复验证,超声波-酶法制备小麦RS3型抗性淀粉得率为13.155%。  相似文献   

4.
以淀粉型甘薯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淀粉乳质量浓度、pH值、压热温度、压热时间及冷却回生时间对甘薯三型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 type 3,RS3)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显示,响应面试验得出的最优制备条件为淀粉乳浓度13%、pH5.5、压热温度110℃、压热时间35 min,此时RS3得率为37.94%,与预测值仅相差0.92%,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甘薯抗性淀粉RS3的体外抗消化特性研究表明,RS3的酶解率和模拟消化道的消化率低,展示很强的抗酶解、抗消化特性。电镜结果显示,RS3颗粒呈不规则块状,表面凹凸不平;结晶型以B型为主,颗粒有序度降低,双螺旋程度和结晶度提高,与原淀粉相比结构更加紧密,这些结构特性可以解释甘薯RS3的抗消化特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超声酶解联合处理及添加剂对抗性淀粉(RS_3)得率、结构及性质的影响,研究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法制备抗性淀粉,考察超声时间、加酶量及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对RS_3得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差式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红外线(Infrared Radiation,IR)及X-射线衍射(X-rory diffraction,XRD)对RS_3的结构表征,对其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当超声处理原淀粉乳10 min,α-淀粉酶10 U/g,添加淀粉质量2%的海藻酸钠,RS_3得率为11.92%。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与原淀粉相比,RS_3的形貌及结晶性均发生变化,原来的规则的多面体小颗粒粉末状转为表面布满褶皱的粒径明显增大的雪片状蓬松结构;差热分析表明RS_3主要由直链淀粉重结晶而成,淀粉的热稳定性提高;原来的A型结晶变为抗性淀粉的B型,结晶度增加。性能测试表明,与原淀粉相比,RS_3的含水率和透光率均降低,比容积减小,乳化性稍有增加。抗性淀粉的结构更紧密,热稳定性抗酶解性更高。为探索提高玉米抗性淀粉得率的新方法及其扩大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酸热法制备小麦抗性糊精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构及其消化特性,该试验以小麦淀粉为原料,以抗性糊精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小麦抗性糊精制备酸热条件进行优化,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其体外消化特性。抗性糊精的最佳酸热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0.075 mol/L、酸热温度180 ℃、酸热时间95 min,经α-淀粉酶、淀粉葡糖苷酶酶解后抗性糊精得率为(43.83±0.08)%,抗性糊精含量为(86.99±0.23)%。抗性糊精微观结构形态呈无规则小碎片状,表面富有孔洞,不再具有小麦淀粉“A”型晶体结构,没有新的官能团产生,抗性糊精重均分子质量为7.39×103 g/mol;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表明小麦抗性糊精水解率远小于小麦淀粉,抗性糊精具有良好的抗消化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抗性淀粉含量和体外消化性能试验筛选板栗RS3型抗性淀粉最佳制备方法,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板栗RS3型抗性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压热-酶解法制备的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压热法和微波法(P<0.05),且体外消化率最低,故选择压热-酶解法为最佳制备方法。单因素试验证明:淀粉乳浓度,酶解时间,酶用量以及压热温度是影响压热-酶解工艺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板栗RS3型抗性淀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20%、酶解时间6h、酶用量25 npun/g淀粉、压热温度100℃,在此条件下抗性淀粉含量为10.01%。综上压热-酶解法是制备板栗RS3型抗性淀粉的最佳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抗性淀粉体外消化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消化模拟方法,研究了抗性淀粉在人工胃肠液和大肠液中的消化吸收情况,并用原淀粉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抗性淀粉和原淀粉在生理盐水中均没有被分解,生理盐水对抗性淀粉的消化毫无影响。与对照组原淀粉相比,抗性淀粉在人工胃液(pH3、pH4、pH5)和人工肠液(pH6.8)中变化很小,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对抗性淀粉不起消化作用。抗性淀粉在大肠液中有明显的失重,说明大肠液对抗性淀粉有影响,抗性淀粉能够被大肠中的微生物发酵或部分发酵。从而说明抗性淀粉不能在胃和小肠中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结合酶法制备抗性淀粉,研究超声波作用对抗性淀粉形成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抗性淀粉形成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15%、超声波功率225 W、超声波温度50℃、作用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小麦RS3得率为8.379%,比未经超声波作用得率2.91%提高约2.88倍。  相似文献   

10.
以微波预糊化籼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间歇式辅助,异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分步脱支酶解制备了RS_3型籼米抗性淀粉。以RS_3产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RS_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淀粉乳质量分数10%、异淀粉酶酶解温度50℃、异淀粉酶酶解pH5.0、普鲁兰酶酶解温度60℃、普鲁兰酶酶解pH4.5、超声功率70 W条件下,最佳工艺条件为:异淀粉酶添加量16 U/g,异淀粉酶酶解时间3 h,普鲁兰酶添加量8 U/g,普鲁兰酶酶解时间2.2 h,超声时间7 min,超声间歇时间2.3 h。在最佳条件下,RS_3型籼米抗性淀粉产率可达18.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