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在香精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抗氧化剂、着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防腐剂、增稠剂、食品加工助剂、变性淀粉、麦芽糊精、环糊精等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在热反应香精、粉末香精、乳化香精和其他香精生产中的应用.讨论了香精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执行GB2760-2007的关系,指出食品添加剂在香精中的应用应视为食品添加剂的复配,应该注意避免因香精中添加剂剂量过多,导致食品中添加剂含量超标.提出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研究、多样化、天然化、复配使用等.  相似文献   

2.
大米及米制品在我国居民的传统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直链淀粉的含量与结构不仅决定了大米淀粉的理化性质,也对各种大米食品的加工特性、食味品质等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综述了米饭、米粥、米粉、米糕、油炸大米片、汤圆、粽子等7种典型大米食品的加工特性、风味品质、食用品质,分析了直链淀粉在这些食品品质形成和消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直链淀粉的含量影响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进而影响大米淀粉在加工过程中的糊化、凝胶、结晶过程,决定着大米食品的结构、质地等感官属性;另一方面,直链淀粉的结构影响其结晶度和对风味分子的包埋作用,影响大米食品消化率并参与风味品质的形成。该研究可以为大米食品加工的技术创新和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薯类因其营养及加工的高价值 ,目前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开发食品 ,以薯类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正在各国兴起。薯类中产量最高的是甘薯 ,且营养丰富。据分析 ,每kg鲜薯含胡萝卜素 40~12 0mg、维生素C 14 0~ 2 80mg ,且含淀粉 2 0 %、可溶性糖 3 %、蛋白质2 3 % ,赖氨酸含量比米面高 1 5倍以上 ,可加工成多种系列的美味食品。当前国外重点加工开发甘薯主要用于 :制淀粉 每 10 0kg鲜薯可制淀粉 2 0kg ,余下粉渣酿酒 7~ 8kg ,可增值 3~ 4倍。甘薯粉细 ,易糖化 ,面粉中掺入甘薯粉 ,可改进面包食味和品质。日本以甘薯淀粉为…  相似文献   

4.
无机盐及碱类添加剂作为食品品质改良剂,在面制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大量研究表明,该类食品添加剂对面制品品质的改善作用主要基于其对淀粉物理性质的修饰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无机盐和碱类食品添加剂对淀粉糊化回生特性、淀粉糊的流变学行为及淀粉凝胶质地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的无机盐及碱类对淀粉物理性质作用的异同,为各种淀粉基食品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无机盐及碱类添加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小麦面粉品质改良制,焙烤食品品质改良剂、膨松剂、防腐防霉抗氧化等延长保存期的添加剂,甜味剂,营养强化剂,得料,芭素等食品天加剂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张建洲 《食品工程》2012,(2):3-4,33
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使用原则,指出了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及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肉类研究》2006,(7):12-12
食品添加是众多加工食品不可或缺的原料,食品添加剂有利于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从健康的角度来讲,一些食品添加剂还可以替代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低卡路里脂肪(Salatrium)可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含量。那么为何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单阐述了冷冻对烘焙食品品质的影响及影响其品质的物理因素,并对食品添加剂在冷冻面团技术中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行了重点综述.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质与食品品质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小麦品质与食品加工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详细介绍了小麦蛋白质含量、亚基、淀粉性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及目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福建轻纺》2014,(11):14-15
现代生活给人们提供了数不胜数的食品种类,公众对食品的营养、品质和美味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明星食品"受捧的光芒背后,食品添加剂扮演着改善食品品质的决定性角色。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拷问的同时,食品添加剂被公众认为是多起食品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那么食品添加剂究竟是何物?与食品安全问题有何等关联?下面就来掀开它的真实面纱。  相似文献   

11.
最迎阜阳出现“毒奶粉”事件使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全国舆论焦点。为此,回顾近年来卫生部对食品安全事件统计资料,可以看出,食品安全虽与食品添加剂有一定关系,但真正不安全因素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为保证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各国均有一整套严密审批制度,当新的不利因素发现时,都会及时将其从名单中删除,包括FAO/WHO及美国、日本等国,因此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名单是安全的。此外,随着新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参与,未来的食品添加剂将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方便面面身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复合食品添加剂在油炸方便面面身中的主要作用,研究了醋酸酯化淀粉、谷朊粉、分子蒸馏单甘酯、瓜尔豆胶、复合磷酸盐、茶多酚的不同添加量对方便面面身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每100kg面粉添加水分37kg,醋酸酯化淀粉4kg,谷朊粉0.3kg,复合磷酸盐0.2kg,碘盐0.2kg,纯碱0.1kg,白砂糖0.1kg,茶多酚0.05kg时,可以做出爽滑、筋斗、复水性好、贮藏性佳的方便面。  相似文献   

13.
林鑫  杨宏 《食品科技》2021,(3):245-252
为了改善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选用瓜尔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3种食品胶分别与马铃薯淀粉复配后进行干热处理,研究食品胶协同干热处理对马铃薯淀粉糊化、老化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3种食品胶协同干热处理均能够降低糊化温度与糊化焓,并且均能增强淀粉体系稳定性,使其呈现出弹性流体性质,不仅如此还均能提高淀粉糊热稳定性以及耐剪切能力,此外均能增强淀粉凝胶的冻融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食品胶协同干热处理均能起到改善马铃薯淀粉加工特性的作用,对其改善程度对比分析发现,黄原胶协同干热处理改善马铃薯淀粉特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食品添加剂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刘宝林  苏朋  刘晓娟  谷雪莲 《食品科学》2006,27(10):171-173
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会对面制品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将显著改变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本研究利用质构仪考察了若干种食品添加剂对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团中添加NaCl、单甘酯、明胶、抗坏血酸、面粉强筋剂、海藻糖等都对面团的拉伸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添加剂影响各异。相对而言,1.5%~2%的NaCl、0.5%的单甘酯、0.4%的明胶、0.4%的面粉强筋剂等都对面团的抗拉伸性能和稳定性有明显改善。而总体上,抗坏血酸和海藻糖对面团拉伸性能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其抗拉伸应力,但会使面团的拉伸时间显著缩短,本研究的结果为面制品生产中正确选择适当的食品添加剂及添加量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食品添加剂单甘脂、谷氨酰胺转胺酶、谷朊粉、沙蒿胶、马铃薯淀粉的作用机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单甘酯可提高面团弹性、韧性和强度;谷氨酰胺转胺酶能提高面筋含量,降低延伸性;谷朊粉吸水后能形成具有网络结构的湿面筋;在面条加工中利用沙篙极强的黏结力可改善面团的流变特性;添加马铃薯淀粉可使面条表面光亮蒸煮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通过添加外源亲水胶体、多酚类物质、蛋白质等改变淀粉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成为研究热点。亲水胶体、多酚类物质、蛋白质等物质与淀粉相互作用能改变淀粉的理化性质、改善淀粉基食品品质及降低淀粉消化速率,降低快速消化淀粉含量(RDS)、增加抗性淀粉(RS)含量。本文综述了外源添加物的种类、外源添加物对淀粉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外源添加物对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期为扩宽淀粉应用范围、改善淀粉基食品品质及开发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的初步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太平  刘静 《食品科学》2018,39(19):247-251
客观测度食品安全指数、促进质量信息有效披露、科学引导消费者的食品购买行为与企业经营活动、倒逼地方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是利用市场机制合力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的重要治理措施。本文基于木桶原理、黄金分割法则以及5 级标度法构建食品安全指数测度方法,并利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16年第3、4季度与2017年第1、2季度食品抽检数据,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这4 个季度的食品安全指数分别为279、280、264、290,均处于质量安全等级区间,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因此,建议政府应树立“补短板”的治理思维,重点加强淀粉及淀粉制品、蔬菜制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尤其要防范添加剂滥用对食品质量安全造成的威胁。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食品安全指数的编制发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食品微波膨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微波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食品生产技术熏正逐步在食品工业特别是休闲膨化小食品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微波膨化是微波能量到达物料深层转换成热能,将使物料深层水分迅速蒸发形成较高的内部蒸汽压力条件,迫使物料膨化。利用微波膨化技术加工食品能最大限度的保存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加工时间短,膨化、干燥、杀菌工艺同时完成。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膨化机理以及微波膨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着重讨论了淀粉、蛋白质及其他添加剂等影响膨化效果的因素,同时对微波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