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白酒为基体的甲醇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究,制备出白酒中甲醇成分分析标准物质200支,其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该标准物质已达到国家级标准物质的技术要求(JJG1006-94):稳定期达1年以上;均匀性在准确度范围内;用户单位使用后反应良好.(孙悟)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278份广元市售食品中8种双酚类化合物(BPs)进行分析,并估算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组人群的BPs每日膳食摄入量,评估居民通过膳食摄入BPs的情况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大部分(76.3%)市售食品含有BPs,含量在检出限(LOD)~59.08 μg/kg之间,平均3.12 μg/kg,其中罐头食品、谷类、水产类以及蔬菜中ΣBPs含量较高。BPA和BPS是主要的污染物,分别占总BPs的77.9%%和14.4%。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组人群BPs每日膳食暴露水平在42.59~96.54 ng/kg bw/d之间,BPA对膳食暴露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BPS。BPs总暴露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2~19岁(发育关键期)人群的ΣBPs每日膳食摄入量(87.96 ng/kg bw/d)明显高于19岁以上人群的成人组(48.05 ng/kg bw/d)。各组人群由饮食接触引起的BPs健康风险较低,其从膳食接触到的BPs均低于欧洲食品安全局暂定的BPA日允许摄入量(t-TDI,4 μg/kg bw/d)。因BPA类似物的生产和应用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故其引起的健康风险应持续被关注。  相似文献   

3.
以食用明胶为研究基体,研制了明胶中总铅、总铬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经过目标物基体添加、熔融混匀、冷却、干燥、灭菌等特殊工艺过程制备并分装。采用F-检验评价标准物质的均匀性, 采用 T 检验(t-test)评价标准物质的长期和短期稳定性,采用10家权威实验室多种测量方法联合定值的方式赋值,并对定值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估。明胶中总铅总铬标准物质定值结果为: 总铅(32.2±1.6) mg/kg, k=2; 总铬(43.0±2.2) mg/kg, k=2。该标准物质对持续填补我国明胶中总铅、总铬成分分析标准物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标准物质的使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比对, 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能力的活动。能力验证是实验室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在化学分析实验室中为达到有效的质量保证, 标准物质被广泛地用于校准仪器(以及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评价检测方法、为材料赋值和质量控制。本文通过分析本单位组织能力验证的原始记录, 以及其他单位组织能力验证的技术报告, 从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标准物质的使用注意事项, 主要从对标准物质证书的理解、配制标准物质使用液和绘制标准物质标准曲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对标准物质证书的理解, 又从标准物质的储存条件、标准物质的用法、标准物质的有效期、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由于标准物质非常重要,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验室中,将其纳入测量设备的管理中对其进行考核。在2005年出台的最新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有多处涉及到对标准物质的管理,可见标准物质对实验室的重要意义。文章将对关于标准物质的管理进行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我国粮食和饲料检测实验室已普遍使用仪器法测定粮食和饲料中的粗纤维素舍量,鉴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用于粗纤维素准确度测定控制的标准物质,提出了粗纤维素标准物质的研制.用全麦粉作为粗纤维素标准物质的基体,对粗纤维素标准物质的制备程序、工艺以及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定值分析.全麦粉粗纤维素标准物质的制备工艺采用粉碎、混匀、干燥、分装、钴60辐照灭活(辐照量为0.025 MGy).粗纤维素标准物质样品的均匀性检验结果经F检验以及15个月稳定性监测结果经t检验表明,单元内和单元间均匀程度以及标准物质样品的稳定性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要求.粗纤维素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定值结果为(1.9±0.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相关检测仪器校准及分析方法评价的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方法经过标准物质原材料的选择、特性量值的测量方法、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均匀性检验、12个月稳定性考察以及定值测量,并对样品的均匀性、测量的分散性及其他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分析和确定后,计算得到水中总有机碳标准物质测量过程不确定度的合成结果。结果水中总有机碳溶液标准物质的均匀性良好,稳定性优异,标准值定值结果为1000mg/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该标准物质已获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编号为:GBW(E)082426。结论该标准物质性能良好,可满足食品、药品、日化、环境保护及化工产品研究和检测的需要,可用于相关仪器(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校准、分析方法评价,为统一相关量值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取当年产葵花籽油作为标准物质的试验样品,对研制的葵花籽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做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监测和定值工作。葵花籽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样品的均匀性检验结果经F检验以及19个月稳定性监测结果表明,单元内和单元间均匀程度以及标准物质样品的稳定性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要求。葵花籽油脂肪酸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为:棕榈酸(C16:0)6.1±0.4;硬脂酸(C18:0)5.6±0.5;油酸(C18:1)23.8±1.4;亚油酸(C18:2)62.2±1.5;亚麻酸(C18:3)1.0±0.7;山嵛酸(C22:0)0.8±0.2。  相似文献   

9.
用全麦粉作为粗脂肪标准物质的基体,对粗脂肪标准物质的制备程序和工艺以及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粉碎、混匀、干燥、分装、Co-60辐照灭活(辐照量为2.5Mrad)全麦粉粗脂肪标准物质的制备工艺。粗脂肪标准物质样品的均匀性检验结果经F检验以及14个月稳定性监测结果经t检验表明,单元内和单元间均匀程度以及标准物质样品的稳定性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选取当年产芝麻油作为标准物质的试验样品,对研制的芝麻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做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监测和定值工作.选用的标准物质试验样品添加复配的BHA、BHT、TBHQ,混匀后充氮封装于2 mL安瓿中,室温条件下储存.芝麻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样品的均匀性检验结果经F检验以及16个月稳定性监测结果表明,单元内和单元间均匀程度以及标准物质样品的稳定性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要求.芝麻油脂肪酸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为:C16:0(9.5±0.6)%,C18:0(5.2±1.0)%,C18:1(39.0±0.7)%,C18:2(44.9±1.0)%,C20:0(0.6±0.2)%.  相似文献   

11.
食品在运输及贮存期间极易受到微生物等的污染从而导致食品变质,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进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纳米技术在食品领域越发受到重视。纳米技术可以将物质分解成更小的微观粒子,使物质的结构可以更为精确地被人们所掌控和调配。在食品保鲜领域,具有抑菌效果的纳米颗粒相比较传统抑菌剂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滋生,优化食品贮藏环境并且延长食品保质期。针对上述情况,研发出具有抑菌性的纳米颗粒食品保鲜技术已成为现阶段食品保鲜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具有抑菌性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对比分析了每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并归纳了纳米颗粒常用的结构表征方法,以期能够为选择合适的制备及分析方法提供参考。同时介绍了近年来不同类型纳米颗粒在我国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抑菌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安全性和规模化生产等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为纳米技术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韩国是我国食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近年来,韩国不断对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行调整、完善,并引入了一些新的标准规则,以提高安全风险保护水平,对我输韩食品带来较大挑战。本文对韩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行全面阐述,包括原料标准、生产加工过程标准、终产品安全限量标准、储藏及分销标准、以及食品接触材料标准等,并对重点敏感标准具体指标要求、应用规则及其发展动态进行详细解析,以期为输韩食品的安全生产、监管提供支持,并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基体标准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食品行业问题频出,为了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食品标准物质在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由于食品基质复杂,使得许多食品单纯采用纯品标准品已难以满足校准检测体系要求,需结合基体标准物质进行校准。与纯品标准物质相比,基体标准物质为目标化合物和基体结合,与真实检测样品更一致,可以保障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我国在纯度标准物质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但在复杂基体方面的研究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些差距。本文综述了食品中基体标准物质研究进展,包括国内外食品基体标准物质现状及要求、标准物质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食品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微/纳米功能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静电纺丝作为一种非热物理加工手段,以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制备高效等特征在微/纳米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方面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特别地,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以纳米纤维膜为基础开发食品抗菌包装膜材取得了较多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在简要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工作原理、影响因素、常用的基质材料、常用抗菌剂类型的基础上,更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各类食品抗菌保鲜领域的研究进展; 重点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肉类食品抗菌保鲜方面的研究现状; 此外,讨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国内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水平,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金属罐中14种双酚类物质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研究了杀菌过程对双酚类物质迁移的影响及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4种双酚类物质在4种食品模拟物(4%体积乙酸、10%体积乙醇、50%体积乙醇和异辛烷)中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83.67%~107.05%,精密度范围为2.32%~7.67%,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可用于食品金属罐中14种双酚类物质迁移量的检测分析。对市场上9种罐头和饮料用金属罐中的14种双酚类物质的迁移量进行了同时测定,发现有7种双酚类物质检出,无双酚A及其类似物的检出。基于欧盟限量标准要求,发现午餐肉罐头中的双酚A-(2-3-二羟基丙基)缩水甘油醚(BADGE·H2O)、牡蛎葛根饮料中的双酚A-二(2-3-二羟基丙基)醚(BADGE·2H2O)和黑莓罐中的双酚F-(2-3-二羟基丙基醚)(BFDGE·2H2O)存在一定的迁移风险。此外,杀菌过程影响食品金属罐中双酚类物质的迁移种类和迁移量。迁移试验结束后,经过杀菌的金属罐中仅检测出BADGE·2H2O,而未经杀菌的金属罐中同时检测到BADGE·2H2O和双酚A-(3-氯-2羟丙基)(2-3-二羟基丙基)缩水甘油醚(BADGE·H2O·HCl)。另外,食品模拟物的类型影响着双酚类物质的迁移量和迁移种类,且随着迁移温度的升高和迁移时间的增加,双酚类物质的迁移量逐渐升高直至平衡。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y lifestyl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recognized. Therefore, food safet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is has prompted people to study new technologies that can guarantee food safety without the use of preservatives. Compared with other types of food preservatives, essential oils (EOs) are gotten more attention, because they mee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food additives about "green", "safety" and "health".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effective contribution of EOs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foodborne pathogens,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commonly used EOs and their main extraction method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EOs on food borne pathogens, systematically analysi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case of EOs in food discussed.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help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其的利用和需求也与日俱增高,而水产品的各个部位都含有不同种类和含量的胶原蛋白。本篇文章先是对近几年国内外水产动物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进行介绍,而后从胶原蛋白的性质、结构等方面综述其在医疗、化工品及食品领域的应用和进展,希望为探究该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为胶原蛋白在新的应用领域提供思路和视野。  相似文献   

18.
Due to the rise of consumer's awareness of fresh foods to health,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consumption of fresh and fresh-cut produces has increased sturdily.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MAP) possesses a potential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for packaging fresh and fresh-cut produces. The MAP has advantages of extending the shelf-life, preserving or stabilizing the desired properties of fresh produces, and convenience in handing and distribution. The success of MAP-fresh foods depends on many factors including types of fresh foods,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gas compos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ckage material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highlighting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s of film and gas on the quality of MAP fresh foods. Although the innov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food packaging technology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MAP, concentrated research and endeavors from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are still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P that focuses on consumers' requirements, enhancing product quality, environmental friendly design, and cost-effectiv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产地溯源不仅能保证农产品的真实性、维护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还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手段。建立高效的食品溯源体系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是代谢组学研究的重要技术之一,因其效率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强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产地溯源研究中。本文通过近5年来的主要文献分析,对GC-MS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谷物、肉制品、油类、果蔬类农产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并对今后农产品产地溯源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溯源体制的建立提供借鉴,推动GC-MS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溯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膳食纤维根据溶解性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不溶性膳食纤维。一些食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低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将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变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成为人们研究的目标。众多方法之中,在添加外源酶的作用下对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酶法改性可以有效地增加膳食纤维溶解性。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的单糖组成、官能团、结构与结晶度等构成和降胆固醇、降血糖、抗氧化、离子交换能力等生物作用效果均发生变化,可以提高其应用价值。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对不溶性膳食纤维酶法改性所需的酶种类、方法及改性前后构成和生物作用效果的变化,为人们全面了解酶改性对膳食纤维的影响,为未来将酶改性的膳食纤维应用于食品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工业化生产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