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在火腿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添加到肉制品中,考察其在肉制品中的添加效果。经实验得出添加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火腿肠表现出良好的蒸煮率、持水性以及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添加效果与加入大豆分离蛋白效果相似,比添加未改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效果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功能特性、加工方法及在肉制品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行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为开发营养健康的大豆分离蛋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酶法改性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利用蛋白酶部分水解、转谷氨酰胺酶交联及两者的复合改性法生产肉制品专用大豆分离蛋白产品,简述酶法改性的作用机理。综述了改性后产品的功能性特点,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改性及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醇法提取大豆浓缩蛋白具有明显优势,但此方法提取的大豆浓缩蛋白功能性不好,应用受限。本文介绍了通过物理、化学、酶法、基因工程等方法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改性后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功能性明显提高。改性后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应用于肉制品中具有优良的持水持油性、乳化性以及凝胶性,可以提高肉制品的组织结构特性,并降低生产成本,且价格低廉,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大豆蛋白产品。  相似文献   

5.
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制备工艺、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并根据当前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对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酶法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功能特性,近年来,人们广泛研究了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处理改性来引起分子结构的变化。经过适当的改性可以得到符合人们所期望的功能特性,提高其作为功能性成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方面的研究,并着重介绍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对其功能性质的影响,分析了酶法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存在的问题,并对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保水性、乳化性、吸油性、凝胶性、发泡性等功能特性以及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对大豆分离蛋白今后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及其对功能性质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改进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人们广泛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经适当改性可产 生我们所期望功能性质,提高其作为功能性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本文主要综述近年 来国外有关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方面研究,并着重介绍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对其功 能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统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改性,只可改善一个或几个功能性;而通过现代复合改性技术能明显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和营养性,为扩大大豆分离蛋白应用领域开辟一条新的思路。该文介绍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改性技术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改性,并将改性SPI应用于低能量肉制品中。实验表明:除常温黏度外,改性SPI的其他功能性明显优于市售肉用SPI;改性SPI在低能量肉制品中适宜的添加量为5%,改性SPI使产品的固体脂肪乳化稳定性、得率分别比肉用SPI提高了14%和7%,产品的感官指标也明显好于肉用SP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