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到76株菌株,初筛后13株菌有絮凝活性,复筛后菌株70絮凝活性最高.通过对菌株70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鉴定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  相似文献   

2.
以银杏提取物为唯一碳源,利用栀子苷-谷氨酸钠显色法,从贵州银杏树土壤样品中分离产水解银杏黄酮苷的β-葡萄糖苷酶菌株。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β-葡萄糖苷酶酶活。得到一株酶活为1.03 U/m L的菌株NY-13,并且该菌株能水解芦丁生成槲皮素。经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RNA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NY-13为解鸟氨酸柔武氏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  相似文献   

3.
分离镇江肴肉中腐败菌,并对主要菌株进行鉴定,为研究特定腐败菌的腐败原理,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打下基础.利用纯培养的方法,根据细菌的菌落形态、菌落颜色、革兰氏染色等特征,从市售冷藏镇江水晶肴蹄中选取菌落形态差别比较明显的8株菌株,通过16S rDNA序列进行分类研究,确定各细菌所属种.试验结果表明:T-1为假单胞菌属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T-2为希瓦氏菌属的渡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T-3、P-1、P-2、V-1、V-2、V-3为拉乌尔菌属的解鸟氨酸拉鸟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从前的解鸟氨酸克雷伯氏茼(Klebsiella ornithinolytica)].  相似文献   

4.
特定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是导致鲜切莲藕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分析了鲜切莲藕冷藏过程中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稀释平板法对其冷藏8d后的腐败微生物进行分离,并以细菌16SrDNA菌种鉴定的方法鉴定了4种优势腐败菌。结果表明:鲜切莲藕冷藏第8天时菌落总数达到4.17×10~5 CFU/g,进入腐败初期;冷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主要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相似文献   

5.
从马铃薯淀粉废水和黄河污水排放口附近的污泥中分离得到300株菌,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初筛和复筛,得到6株絮凝活性在60%以上的细菌,对6株细菌进行形态特征分析,将复筛的6株细菌悬液按照等体积的比例进行复配,絮凝率最高的混合菌为N1和N2,达到96.41%,选取絮凝率80%以上的4组构建菌中的5株细菌,对其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为N1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N2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N3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N4赖氨酸芽孢杆茵(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N5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  相似文献   

6.
筛选自黄海海泥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CD6,依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为土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terrigena)。通过透析、超滤和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菌株β-半乳糖苷酶,测定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0℃,30℃剩余相对酶活85%;超过35℃酶活力即迅速下降,确定其为低温酶。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明确江西烟区烟草黑胫病菌的生理小种及其分布,在江西省主要烟区采集烟草黑胫病病株样品80个,从中分离纯化出28个烟草黑胫病菌株。采用游动孢子悬浮液灌根接种鉴别寄主和TTZ培养基颜色反应两种方法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28个菌株对烟草品种L8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对N.nesophila无致病力,在TTZ培养基中皆呈现红色反应,表明其皆为1号生理小种。推测江西烟区烟草黑胫病为害病原菌主要为烟草黑胫病菌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湖北恩施烟区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生理小种、生化型和演化型进行了鉴定,为湖北省烟草青枯病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湖北恩施地区的8个县(市)采集青枯病感病烟株,通过平板稀释分离和特性性引物检测从中分离鉴定到54个具有致病性的烟草青枯菌菌株。采用注茎接种法将供试菌株分别接种青枯菌6个鉴别寄主,确定所有的菌株均属于生理小种1;基于青枯菌对3种双糖和3种己醇利用能力的检测结果,将54个菌株鉴定为生化型Ⅲ;经青枯菌演化型PCR检测,54个菌株均能扩增得到片段大小分别为280 bp和144 bp的两条特异性条带,这说明全部分离菌株均属于青枯菌演化型Ⅰ型。  相似文献   

9.
  背景和目的  针对目前国内尚未以国际通行的抗性鉴别宿主区分烟草野火菌的生理小种, 首次基于抗性遗传规律鉴定了所收集野火菌株的生理小种归属。  方法  通过大田喷雾接种、温室浓度梯度接种、无损伤接种及同一叶片上的对比试验等4个平行试验, 将ATCC11528等5个野火菌株接种到黄花烟等6个不同抗源遗传背景的烟草上, 根据不同试验出现的不同病理反应对各野火菌株进行生理小种分类。  结果  所收集的5个野火菌株经多轮分子标签鉴定纯化, 可用于接种试验。野火菌株D151、ZD和M109、ATCC11528和W11分别被鉴定为0、1、3等3个小种。  结论  采用国际通行的抗性鉴别宿主和4个平行接种试验区分了5个野火菌株的生理小种归属。为培育野火菌小种专化抗病烟草和克隆烟草中小种专化抗病基因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4种不同品种豇豆为研究对象,探究发酵过程中菌群和质构特性变化,分析造成不同品种发酵豇豆软腐的产植物细胞壁降解酶(Plant cell wall degradation enzymes,PCWDEs)微生物的主要种类。采用质构分析仪测定发酵过程中豇豆质构的变化,用鉴别培养基筛选产PCWDEs微生物并进行16S rDNA或18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豇豆品种A(成豇10号)在发酵过程中表现出的质构品质最好,与豇豆品种A相比,豆品种B(红嘴胖豇)、品种C(成豇9号)和品种D(挂面红)的硬度、弹性、咀嚼力下降得更快,尤其是豇豆品种B。对产PCWDES微生物种类分析得知,品种B发酵豇豆中产PCWDEs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最多且产酶类别多样,微生物分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粘菌属(Myroides)、泛菌属(Pantoea)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等属;品种A、品种C、品种D中产PCWDEs微生物及产酶种类较少,仅在品种D中发现产PCWDEs的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4种发酵豇豆中均分离得到产蛋白酶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产淀粉酶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综上所述,不同品种豇豆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体及质构品质变化具有品种特异性,发酵后期豇豆的软腐与产PCWDEs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病菌生理小种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有各自特点, 研究各地的生理小种特点可有的放矢安排品种, 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就云南省烟草黑胫病病原进行了分离纯化, 采用根部创伤接种法对部分病原进行了致病性测定与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 2004年分离的39株烟草黑胫病菌株致病率为22.22%~100.00%, 平均发病率为93.73%, 病情指数2.8~86.1。2005年分离的45株烟草黑胫病菌株致病率为66.67%~100.00%, 平均发病率为96.05%, 病情指数16.7~97.2。2006-2008年对55个地方代表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别, 发现55个菌株在不同烟草品种上存在致病力分化, 对同一品种致病力存在差异;确定有50个菌株为0号生理小种, 占供试菌系的90.91%, 说明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优势菌为0号生理小种, 在本次鉴定的供试菌株中未发现1、2、3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河南省不同烟叶产区危害烟草的镰刀菌种类,以河南省烟叶产区典型镰刀菌根腐病烟株及烟田土壤为供试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土壤分离法获得纯化菌株,根据菌株形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无创接种法测定病原菌对烟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获得的98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均产生白色菌丝,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或马特形,无色、多孢;小型分生孢子呈肾形、椭圆形或卵形,无色、多无分隔。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所分离的98株菌分属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和Fusarium nematophilum。致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层出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对烟苗具有致病性;48株致病菌中豫南烟区烟草镰刀菌根腐病致病性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层出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以尖孢镰刀菌为主;豫中为尖孢镰刀菌;豫东、豫西为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因此,尖孢镰刀菌为全省烟区重点防控对象,豫南烟区还需加强层出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的防控,豫东、豫西需防范茄病镰刀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洛阳烟区烟草白粉病的病原菌及其寄主植物种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从洛阳烟区采集的烟草白粉病样品的病原菌,并采用致病性测定与分子生物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其在洛阳烟区的寄主范围。结果表明:(1)洛阳烟区烟草白粉病病原菌为烟草高氏白粉菌(Golovinomyces tabaci);(2)除烟草外,采集的烟田周边22种感染白粉病植物的病原菌均不为烟草高氏白粉菌(G. tabaci)且这些病原菌对烟草均不具有致病性;(3)采集的烟草白粉病样品的病原菌对烟田周边22种健康植物中车前草和豌豆具有致病性,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车前草和豌豆为洛阳烟区烟草白粉病病原菌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烟草镰刀菌根腐病(Fusarium spp.)的高效拮抗菌株,通过平板对峙、盆栽和大田复筛试验,从平顶山烟区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菌;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试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拮抗菌进行鉴定,并对拮抗菌抗镰刀菌根腐病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10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土壤微生物菌株512株,其中以L210菌株对镰刀菌根腐病抑制效果最好,平板对峙抑菌直径71.4 mm,抑菌率为68.2%;盆栽和大田防病试验的发病率分别为0、6%,病情指数分别为0、1.5,防治效果分别为100%和77.9%。初步鉴定L210菌株为液化沙雷氏菌(Serratia liquefaciens),其抑菌机理为溶解尖孢镰刀菌的菌丝,使其失去侵染能力,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菌株发酵液中含有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可溶解病原菌的细胞壁,还可显著诱导提高烟苗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防御酶的活性。因此,菌株L210在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根际细菌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云南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大理等地13份烟田根际土样中,经分离纯化得到753株根际细菌.通过对黑胫病病原(Phytophthora parasitica.var.nicotiana)的平板拮抗筛选,共得到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根际细菌97株,用细菌悬液浸泡烟草种子,通过测定烟草种子发芽率和对烟草苗期的促生作用,选出有较好促生作用的细菌19株,再进行温室盆栽测定,选出对烟草黑胫病有防病促生作用的根际细菌6株,分别编号为RB-1、R4、RB-42、RB-59、RB-78、RB-89.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从明胶、几丁质培养基和从根表上分离到的细菌,其防病促生作用的机率较高.在防治苗期黑胫病的温室试验中,RB-42和RB-89菌株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2.22%和37.78%.通过形态学与生理生化初步的鉴定,RB-42、RB-78、RB-89鉴定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p.),R4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从95份婴儿食品中,检出共29株菌株,包括8株阴沟肠杆菌、5株非脱羧勒克氏菌、2株少动鞘氨醇单胞菌、3株屎肠球菌、2株鹑鸡肠球菌、3株阪崎杆菌、2株泛菌属、2株产酸克雷伯氏菌、1株植生拉乌尔菌及1株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并对这29株菌株进行了耐药性监测,发现其中只有泛菌属对18种抗生素全敏感,其它9类菌株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同一菌株对不同的药物的抗药性不同,不同菌株对同一药物的抗药性也不同,并且普遍出现多重耐药现象.耐药率12.5%~100%,其中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AM).  相似文献   

17.
两株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的抑制活性及其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测定烟草黑胫病生防菌K9-3和L14-2两菌株的生防潜力,通过对峙培养法、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的抑制能力,以双层滤纸法和盆栽检测法测定在烟草根际定殖能力,并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K9-3和L14-2两株生防菌。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中,这两株生防菌可抑制烟草黑胫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游动孢子囊的形成、游动孢子的释放和休止孢子的萌发;在盆栽试验中,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L14-2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96.29%,K9-3的防治效果为77.78%。同时,K9-3和L14-2均具有良好的根际定殖能力,以双层滤纸法测定其在烟草根部的定殖密度分别为1.30×105cfu.cm-1和7.00×104cfu.cm-1,在盆栽试验中两菌株在烟草根际土壤和烟草根部保持一定的定殖密度,在烟草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密度随着时间经过有所下降,但在烟草根部定殖密度均稳定保持在105cfu.g-1以上。另外,两菌株的鉴定结果,K9-3鉴定为普城沙雷菌,L14-2鉴定为绿针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8.
烟草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与防病促生长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得能促进烟草生长和防治黑胫病的稳定菌株,通过常规方法从烟草茎、叶中分离到478株内生细菌,其中65株能拮抗烟草黑胫病菌,占13.60%。菌株YN201408、YN201442、YN201448和YN201458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分别为63.85%、60.82%、64.72%和76.07%,用1.0×107 cfu/mL拮抗菌液浸烟苗根系30 min,移栽后浇灌1次,在温室盆栽试验中控病效果分别为68.24%、65.47%、69.12和41.40%。YN201448对烟草种子萌芽率和烟草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烟草的发芽率、第5~6真叶期苗高和地上部鲜重分别高于清水对照10.95%、29.31%和67.24%。依据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YN201408、YN201442和YN201448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YN201458为铜绿假单胞菌。YN201448因良好的促生长和控病效果而具有继续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工业泡菜和家庭泡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生物胺含量,并对产生物胺细菌进行筛选及产胺能力验证。结果表明,四川工业泡菜的盐度较高,为(11.15±0.11)mg/kg,菌落总数及乳酸菌总数较低,家庭泡菜的pH较低,总酸含量较高,分别为(3.55±0.04),(1.30±0)g/100g。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为四川泡菜主要的生物胺,含量均超过100mg/kg,且在四川工业泡菜中,尸胺含量高达(349.43±13.23)mg/kg。从四川泡菜中筛选出11株产生物胺的细菌,经鉴定分别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其中R.ornithinolytica含有赖氨酸脱羧酶cacd基因和组氨酸脱羧酶hdc基因,且回接培养基验证了其具有尸胺和组胺形成能力,48h尸胺形成量高达(766.67±2.17)mg/L,可能是四川工业泡菜尸胺含量较高的原因。文章研究结果可为四川泡菜生物胺含量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烟草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提供菌株资源,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洛阳地区烟草根际土壤样品中的优势拮抗放线菌,平板对峙培养法与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放线菌菌株的拮抗作用,16S rDNA分析鉴定菌株种类。结果表明: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共分离、纯化获得108个放线菌单菌落,其中22株对瓜果腐霉、烟草疫霉、尖孢镰刀菌的至少一种有拮抗作用,菌株SA74对3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大于50 %。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金黄垂直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verticillat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