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添加不同生物炭对人工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菌群网络及内部菌属与理化因子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马弗炉慢速热解丢糟生物炭人工窖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度及优势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等)相对丰度更高;其不影响微生物网络稳定;窖泥微生物种群以Caproiciproducens等功能微生物为中心,并与Clostridium等功能菌菌属有较强相关性,从而有利于人工窖泥中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等的富集,同时抑制Lactobacillus菌属生长,进而促进人工窖泥向优质窖泥转化。该文对不同生物炭添加至人工窖泥培养后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为揭示添加生物炭以加快人工窖泥向优质老窖泥转化提供了一定的微生物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酿酒》2017,(3)
从人工窖泥基础配方出发,通过添加食用酒精、曲粉和底锅水等3种配料,考查配料对人工窖泥老熟过程中主要酸酯合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人工窖泥培养质量提供支持。结果表明显示:适量添加酒精(2%~4%)和曲粉(1%~4%)会提高人工窖泥中的己酸、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含量,适量添加底锅水(4%)会有利于人工窖泥中己酸、己酸乙酯、乙酸、丁酸的合成。在人工窖泥基础配方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合适的配料,促进有机酸酯合成,有利于人工窖泥窖香味或前体物的积累,加快人工窖泥老熟。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5种不同配方窖泥培养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规律、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人工窖泥的理化性质在培养过程中存在明显差异,氨态氮、有效磷、腐殖质和有机酸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配方方案A、B中水分、p H值、全氮、速效钾与方案E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水分、pH值、腐殖质、速效钾、有效磷、氨态氮对窖泥培养有重要影响,乙酸、乳酸、己酸、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对优质窖泥的品质有积极贡献。将5种窖泥可区分开来,筛选出方案A为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4.
窖泥与浓香型大曲酒生产之间关系十分密切,窖泥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浓香型大曲酒质量的高低,而长时间使用的窖泥因诸多因素会出现窖泥退化,故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窖池养护。各排次窖池翻底添加不同量的泥炭用于窖池养护,可使窖泥水分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腐殖质含量平均提高1.3个百分点,己酸菌数量平均提高2.1×10~5个/g,实验窖池所产原酒中己酸乙酯含量平均提高40.10 mg/100 mL,优级酒率平均提高1.93个百分点,其中泥炭添加量为15 kg的试验池口,各项指标提高幅度最大,显示了泥炭用于窖池养护,在延缓窖泥老化及提高窖池所产优级酒产量及理化指标方面的优化作用,是对浓香型白酒窖池养护的新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5.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的基础。人工老窖技术推进了浓香型白酒的发展。北方人工老窖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窖泥功能退化现象,其原因与窖泥配方、培养方法、窖池养护有直接关系。针对北方气候特征,采用适宜、科学的方法生产人工窖泥,应用于老窖的改造,结果表明,培养的新窖泥对提高酒质和产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酿酒》2015,(5)
优质窖泥是生产高质量浓香型白酒的基本条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人工窖泥、营造良好的窖池微生态体系、优化窖池结构、严谨的生产工艺等是保持窖池持久活力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浓香型白酒的产量与质量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浓香型白酒窖泥培养工艺的探讨,结合金种子酒业两种窖泥配方的比较分析、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感官变化,分析与探讨了金种子人工窖泥培养工艺,指出影响窖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菌源、土壤、配方、培养条件等。  相似文献   

7.
张学英  章发盛 《酿酒》2011,38(2):69-71
酿酒窖泥与酒质酒量有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成熟老窖泥在一定程度上是产好酒的关键因素。通过人工培养窖泥加速人工窖泥老化,并在生产中应用人工窖泥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酒中四大酯比例更协调,主体香更突出,口感更醇厚,窖泥在经过两轮发酵后更接近成熟窖泥,窖香更纯净,窖泥不易老化。  相似文献   

8.
人工窖泥的培养操作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刘念 《酿酒科技》2005,(6):51-53
优质的窖泥是生产高质量浓香型曲酒的基本条件之一。培养优质人工窖泥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种子”是否优良、培养方法是否恰当、配方是否合理3方面。利用对原材料的分析结果来指导窖泥原料的配比,使其各项指标合理;酸度、氨态氮、腐殖质、有效磷等的含量适合,采用适宜的培养温度和密封条件培养并加强管理。(丹妮)  相似文献   

9.
冬季在培养房内制作人工窖泥,可保证窖泥培养温度达到己酸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最适环境,解决了窖泥不能在冬季培养的问题,拓宽了北方地区生产浓香型优质白酒的思路。实践证明,此法培养的人工窖泥应用效果明显,可使新窖老熟提前1~2排,有效保证优质窖泥的生产和应用,为生产浓香型优质白酒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复合功能菌液、纯种己酸菌液、混合培养菌液分别培养人工窖泥,通过对窖泥发酵温度、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数量的跟踪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窖泥功能菌液培养的人工窖泥均发酵正常,理化指标变化规律趋于一致;在微生物数量及感官评价上,用复合功能菌液及混合培养菌液培养的人工窖泥优于纯种己酸菌液培养的人工窖泥。  相似文献   

11.
对近几年来人工窖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人工窖泥的培养、存在的问题和质量的提高三个方面,并对人工窖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通过窖泥微生物群落、窖泥功能菌液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的分析,对窖泥及窖泥功能菌液微生物群落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纯培养与免培养技术相结合、纯培养与免培养技术进步等观点,为窖泥微生物有效的人工动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窖泥是生香功能微生物重要载体,决定着浓香型白酒风格。首先开展了老窖泥、黑土原料、黄土原料的化学成分检测分析,指标包括有机物及有机元素、大量矿物元素、重金属元素,以指导人工窖泥配土工作,培养传承有明光白酒风格的特色窖泥。通过比较发现,黑土原料、黄土原料均可用于窖泥的原料,指标显示黑土原料是优选。以黑土原料、黄土原料为原料,配方中均需大量补充有机物。老窖泥、黑土原料、黄土原料中铬、铅、铜等重金属含量极低,无重金属食品安全风险。项目循环培养了300余吨的窖泥复合窖泥微生物,菌液产酸产气,菌膜肥厚,培养7d^9d菌液可使用。项目规模化制作了800m3窖泥,分三轮进行。培养的人工窖泥,水分含量40.1±1.6%、pH 5.71±0.1、铵态氮53.6±3.0mg/100g干土、有效磷66.1±5.3mg/100g干土、有效钾102.5±5.4mg/100g干土,己酸菌为106数量级,己酸含量3.44±0.3mg/g干土。感官观察,人工窖泥呈灰黑色,手感细腻,黏附力大,品质良好,有典型己酯、丁酯味,无臭味异味。  相似文献   

14.
湘泉酒是以小曲培菌糖化,大曲续 发酵,老窑生香。窑泥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湘泉酒质量。对湘泉窑泥进行了分析、研究,改进了窑泥原配方,增加了己酸菌液、丁酸菌液、老窑泥培养液、碳铵、磷肥,并将窑泥功能菌用海藻酸钠包埋固定作菌种,窑泥经60d培养,功能菌芽孢杆菌的数量增加了几十倍,接近了老窑泥。生产的酒特优率第三轮可达65%,接近老窑水平。(君健)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拟优质老窖泥中微生物生长、代谢环境和营养条件,采用现代微生物育种技术,扩大培养己酸菌等有益功能菌,培养人工老窖泥,应用于生产,医治和改造老化窖泥,使之能在较短时间内产出好酒。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人工窖泥培养的新工艺特点 ,并与老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新工艺不但为窖泥培养提供了较好的培养条件 ,而且缩短了老熟周期 ,节省了人力物力 ,促进了粮食酒生产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选育出优良窖泥功能菌株的基础上,配以优质老窖泥培养窖泥复合功能菌液作为培养人工窖泥的"种子"。通过对不同配方培养的窖泥复合功能菌液的外观特征、微生物指标及微量成分进行研究,筛选出更适合于窖泥复合功能菌液培养的配方。  相似文献   

18.
从优质老窖泥中分离选育出优良窖泥功能菌株,与优质窖泥一起进行多菌复合培养,生产功能性人工窖泥,将功能性人工窖泥用于新建或改建窖池,效果十分显著。结果表明,功能性窖泥能改善窖泥风味,增强窖泥的酯香味,减少新窖产酒的邪杂味和泥臭味,增加新酒中的主体香及其复杂香味成分,改善了酒体风格,增强新产酒的绵柔度和纯净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特香型酒功能窖泥和现有窖泥培养过程中感官指标、微生物、水分、pH等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特香型酒窖泥培养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窖泥各理化指标在培养过程中差异很大。功能窖泥在感官指标上更接近于老窖泥,符合优质窖泥标准;在培养前期,两种窖泥各理化指标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培养中期,细菌、pH有相反的变化规律;培养后期,细菌、酵母菌和有效钾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20.
己酸菌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己酸菌是一种能够在培养液中积累己酸的功能菌。以优质大曲发酵池的窖泥为材料,采用厌氧培养分离方法筛选出己酸菌;进行耐热、耐酒精、耐pH及厌氧培养试验。可将选育出的己酸菌用于人工窖泥、窖池泥养护、翻沙材料及灌窖工艺中。(孙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