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人体出现多种疾病。食品功能因子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行机体防御、疾病防治、健康恢复等。本文在列举肠道微生态失衡诱发的机体疾病基础上,综述了益生元、多酚、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等部分食品功能因子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母婴作为一类特殊人群,其特定的肠道微生态可伴随子代的生长发育逐渐发生演变。肠道菌群既能调节宿主各项生理功能,也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正常肠道微生态的建立对母婴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发育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母婴肠道菌群、免疫系统、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联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向高脂膳食转变,高脂膳食诱发的食源性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相关 慢性代谢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和高脂膳食诱发的代谢紊乱关 系密切。受膳食、遗传背景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肠道微生态的组成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膳食不仅仅为宿 主提供营养物质,也是肠道微生物营养的来源,能影响肠道微生态的组成和功能。宿主的能量代谢、肠道通透性的 保持以及一些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均与肠道微生态的改变相关。本文综述了高脂膳食、肠道微生态和宿主健康之间 的相互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虽然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无法证实肠道微生态与高脂膳食诱发的相关慢性代谢疾病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但肠道微生态与宿主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为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乙肝大国,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的病理、疾病进展与肠道微生态健康密切相关。“肠-肝轴”假说认为肠道菌群是肠道和肝脏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能够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本综述就乙肝对肠道菌群、妊娠并发症的影响,以及益生菌干预功效进行综述,为通过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乙肝孕妇健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方志锋  赵国忠  李海涛  陈卫  张灏 《食品科学》2018,39(15):254-261
肠道菌群在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等疾病中的研究已经成为焦点,但是肠道微生物与这些疾 病的因果关系以及相应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组成以及代谢活动的变化对高血压的影响, 能够揭示肠道以及肠道微生物的活动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益生菌是对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可 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以及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从而对高血压的调节产生影响,进而为以肠道微生物为靶点 干预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益生元的营养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当的营养对保持健康的机体十分重要,益生元是指功能性的低聚糖,它是一种保健食品,能帮助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微生态和环境。介绍了益生元的类型,在肠道方面的代谢机理,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调节,以及其他的生理功能和在一些疾病中的热点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宵  刘杨  滕博  张杰良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18):421-426
肠道菌群是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宿主的能量代谢和免疫调节,对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海藻多糖是从海藻中提取出来的由多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因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海藻多糖可以通过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海藻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部分疾病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海藻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肠道微生态是人和动物体内最为复杂、最为主要的微生态系统。双歧杆菌是肠道微生态存在的一种益生菌,在防治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多个疾病领域呈现出潜在应用前景,成为食品补充剂、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研究的热点。双歧杆菌能够通过调节饮食结构与能量摄入,肠道菌群微环境、微生物-肠-脑轴及肠道免疫等途径调控大鼠肠道菌群,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并能通过对碳水化合物利用途径、抵抗炎症应激途径、调节脂肪分解途径、基因途径、胆汁酸盐共沉淀与菌体同化胆固醇途径等调控脂质代谢,同时肠道菌群与脂质代谢之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但双歧杆菌对肠道菌群、脂质代谢的效果,因应用领域、配方、添加数量而异,仍需要更深度控制研究和临床验证来确立配方、添加数量等。且应用于食品领域时,可能通过与宿主自身肠道菌群交流遗传物质途径,导致肠道耐药基因转移或耐药病原菌传播。本文就双歧杆菌调控大鼠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多种途径和机制进行综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双歧杆菌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作为一个微生态系统,其平衡与否与机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证实黄连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微生物的结构、种类、丰度及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对肠道微生态失衡所致的肠道感染性疾病等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本文对目前研究发现的小檗碱对肠道菌群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为日后小檗碱新型药物作用及膳食补充剂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动物肠道是进行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肠道中有大量复杂多样的微生物通过或者定殖,对维持胃肠系统的动态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对动物机体生理健康发挥着关键性影响和调控作用。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生物类饲料原料,通过调节宿主体内的微生态结构,从而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等。综述了近几年微生态制剂对动物肠道健康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以期为微生态制剂在畜产业生产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神经病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由此提示,从肠道微生物角度出发,可能是治疗PD的新策略。益生菌是一类能够定植于宿主肠道并对机体健康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对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益生菌可通过肠-脑轴有效预防和改善PD,潜在的作用机制包括调节肠道微生态,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等。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在PD中的变化,肠道菌群在PD发病中的机制,益生菌对PD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等,以期为益生菌预防和缓解PD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肾脏疾病特别是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威胁全球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不仅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也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therapy,MNT)可延缓CKD向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进展,MNT在CKD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口服营养补充剂(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ONS)具有安全有效且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当肾病患者面临经口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ONS是其首选人工营养方式。ONS的研发应以医学和营养学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均需要经过科学证实。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专家共识是ONS产品配方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对比分析中外指南和专家共识对于不同阶段肾病患者的营养素推荐,为肾病特定营养产品开发提供借鉴,推动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Uremia is an illness that accompanies kidney failur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Uremic illness is considered to be due largely to th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waste products that are normally cleared by the kidneys. However, uremic retention solutes are generated in part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GIT), with the gut microbiota and the ensuing micro‐biometabolome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uremic retention solutes. Toxins generated in, or introduced into the body via the intestine, such as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phenols, and indoles, all may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CKD. Hence, it is biologically plausible, but not well recognized, that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in the toxic load that contributes to CKD originates in the GIT. The microbiota that colonize the GIT perform a number of functions that include regulating the normal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the mucosal barriers; assisting with maturation of immunological tissues, which in turn promotes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to antigens from foods, the environment, or potentially pathogenic organisms; controlling nutrient uptake and metabolism; and preventing propaga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Here, we develop a hypothesis that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have a therapeutic role in maintaining a metabolically balanced GIT, and reducing progression of CKD and associated uremia.  相似文献   

14.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和动物体有益的菌,作为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优势菌群,可调节菌群失调,促使肠道微生态恢复平衡。对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关系的深入研究发现,益生菌可对机体进行免疫调节、补充并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环境平衡,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多种细胞因子以提高肠道免疫性能,可用于儿童手足口病的辅助治疗,明显缩短皮疹好转及消退时间、体温、食欲恢复正常的时间,是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本文就目前益生菌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双歧杆菌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本文从微生态角度综合论述了双歧杆菌的生物屏障,营养,提高免疫力,抗抑肿瘤等生理作用,以及治疗肝、肠道疾病等的临效果,并阐述了部分作用机理,了维持人体肠道正常双歧杆菌数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植物多糖与肠道微生物互作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植物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与肠道微生态或稳态间存在相互作用, 进而可影响人体的健康状态; 植物多糖也成为了肠道微生物群、饮食和宿主代谢因果关系研究以及个性化营养策略建立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主要对植物多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机制、肠道菌群对植物多糖的降解利用机制、植物多糖与肠道菌群互作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作用、基于植物多糖与肠道菌群互作的饮食干预策略进行了概述, 展望了植物多糖与肠道菌群互作作为完善精准膳食干预策略或生物医学理论基础研究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以期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人和动物自身无法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脂肪酸,它具有抗癌、抗肥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糖尿病等潜在生理功能,被广泛用作食品营养补充剂。由于天然CLA来源较少、化学合成副产物较多,而利用乳酸菌生物合成的CLA结构单一且转化效率高,是一种有前景的合成方法。目前微生物将亚油酸(LA)转化为CLA的机制主要有2种,即以瘤胃微生物为主的生物氢化合成和乳酸菌为代表的多酶系合成。现有研究表明,CLA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并指出其潜在生理功能可能与其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密切相关。文章总结了CLA生物合成和影响因素,分析了CLA的生物合成机制以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筛选出高产CLA菌株和CLA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外模拟肠道系统逐渐成为研究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一种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建立体外模拟肠道微生态体系,对丝瓜、桑葚、枸杞和香菇冻干粉的益生元功效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经24 h体外发酵后,丝瓜冻干粉对乳酸杆菌属、普氏菌属、拟杆菌属数量和丙酸产量增加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其它果蔬组,桑葚对双歧杆菌数量和乙酸产量增加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其它果蔬组。以上结果说明基于体外模拟肠道微生态体系,丝瓜和桑葚冻干全粉均具有较为显著的益生元功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营养协会调查数据显示,近95%的人存在肠道问题,20%的人有肠道疾病,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一些天然产物活性多糖可显著改善肠道微生态,对于治疗肠道疾病有积极的疗效。本文通过整理归纳天然产物中活性多糖对肠道疾病作用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与利用多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植物多酚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机制,对不同种类的多酚类物质及混合多酚提取物对肠道菌群菌落结构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对今后植物多酚的研究方向及相关产品的开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