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离制备分离蛋白目前是深度开发和利用小麦胚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通常情况下在制备工艺的最后都要采用醇洗工序来改善分离蛋白产品的纯度和色泽,因此本实验主要研究了乙醇洗涤对小麦胚分离蛋白理化性质、功能性质以及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醇洗能够脱除80%以上的黄酮;醇洗后的小麦胚分离蛋白的色泽、纯度和体外消化率都有明显改善。醇洗后的小麦胚分离蛋白的溶解性明显变差,吸水性、起泡性和乳化活性降低,而吸油性和乳化稳定性略微有所增加。醇洗后小麦胚分离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明显增加,而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减少,二级结构变得更加有序。  相似文献   

2.
脱脂麦胚蛋白的制取和理化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用碱提取后等电点沉淀法制取了脱脂麦胚蛋白 ,并对其理化和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脱脂麦胚蛋白氨基酸含量高达 2 6 .793g/ 10 0g ,且种类齐全 ,八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 ;脱脂麦胚蛋白的等电点为 4 .0 ,pH >6 .0时蛋白质溶解指数NSI值可达 70 % ,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脱脂麦胚蛋白的乳化活性EA和乳化稳定性ES与牛血清白蛋白近似 ,并略高于酪蛋白 ;脱脂麦胚蛋白具有很好的起泡性FC ,其泡沫稳定性FS稍差 ,但可通过物理、化学或酶处理方法来克服 ;脱脂麦胚蛋白具有非常理想的持水性WR ,在pH=8.0和温度 70℃时有最高持水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脱脂麦胚蛋白的分离制备分别用碱法和酶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碱法制备脱脂麦胚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pH值10,时间60min,温度45℃,固液比1:16,提取率为78.97%,酸沉条件:pH值4.2,得率为66.16%;木瓜蛋白酶法制备脱脂麦胚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pH值5,时间60min,温度60℃,加酶量3000U/g,提取率可达97.98%,酸沉条件:pH值4.2,得率为78.15%.  相似文献   

4.
小麦胚芽球蛋白的提取及功能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球蛋白是小麦胚芽蛋白中最主要的两种蛋白组分之一,也是深度开发和利用小麦胚芽蛋白资源深加工产品一分离蛋白的主要组分.主要研究了小麦胚芽球蛋白的提取及其功能性质,结果表明:采用盐提酸沉的方法分离提取小麦胚芽球蛋白是切实可行的,所得产品的纯度可达82%;并且发现使用0.5 nol/,L NaCl提取小麦胚芽球蛋白的得率最高.小麦胚芽球蛋白的等电点pH在4.0左右,其溶解度整体偏低.脱脂小麦胚球蛋白的吸油性大大优于大豆分离蛋白:脱脂小麦胚球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以及乳化性均劣于大豆分离蛋白.但乳化稳定性略却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小麦胚芽球蛋白的酶法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蛋白是小麦胚芽蛋白中最主要的两种蛋白组分之一,也是深度开发和利用小麦胚芽蛋白资源深加工产品——分离蛋白的主要组分.然而,小麦胚芽球蛋白由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差,造成其食品加工方面的功能性质较差,因此改善麦胚球蛋白的功能性质对于深度开发小麦胚芽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采用盐提酸沉的方法分离提取小麦胚芽球蛋白,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包括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在内的多种蛋白酶对其进行酶法改性.结果表明酶解对脱脂小麦胚球蛋白的功能性质有比较明显的改进作用,特别是碱性蛋白酶对于小麦胚芽球蛋白的水解效果最好,溶解度得到大幅提高.综合比较,使用中性蛋白酶Neutrase 1.5MG和木瓜蛋白酶Papain两种蛋白酶酶解脱脂小麦胚球蛋白能够得到功能性质较好的改性蛋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蛋白酶对脱脂小麦胚芽的水解特性.实验发现,碱性蛋白酶和复合风味酶可溶出脱脂小麦胚芽中蛋白质的80%,而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则相对较低.对采用碱性蛋白酶得到的脱脂小麦胚芽蛋白水解物(DWGP)的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pH值为6.0时氮溶指数约为70%,中性条件下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及乳化能力分别为64%,57%及62%.在pH值为7和70℃,持水性为232%.DWGP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蛋白资源应用于食品中.  相似文献   

7.
很多植物中都含有酚类物质,它很容易与蛋白质相结合,因此酚类物质是各种植物蛋白产品色泽和风味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它也会影响食品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和营养特性。黄酮类化合物是麦胚中最主要的酚类物质。本文以脱脂麦胚为原料,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脱脂麦胚可溶性蛋白组分,测定各蛋白组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尝试通过醇洗的方法脱除黄酮。实验结果表明:制备获得了三种脱脂麦胚可溶性蛋白组分:清蛋白、球蛋白和分离蛋白,三种蛋白组分的蛋白质含量均超过80%。小麦胚清蛋白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分离蛋白次之,球蛋白含量最低。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主要是与麦胚清蛋白相结合。采用50%的冷乙醇对麦胚可溶性蛋白进行洗涤,洗涤三次可以脱除90%以上的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加热处理低温脱脂豆粕,研究了豆粕中脂肪氧合酶的热失活动力学,并以此制备不同酶活的脱脂豆粕。分别提取分离蛋白。考察了不同分离蛋白的凝胶性质,并从蛋白溶液浊度、NSI值和碱溶上清液的分子量分布角度探讨了不同脂肪氧合酶活力对上述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发现随豆粕中酶活力降低,所得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小麦胚蛋白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小麦胚蛋白的营养价值、化学组成和功能性质,综述了小麦胚蛋白提取方法,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和开发利用前景.指出各蛋白组分的分析,加工特性,提取方法的改进和功能性质的改性将成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麦胚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的降血压活性,采用超声波处理麦胚分离蛋白。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麦胚分离蛋白的溶解度、表面疏水性、荧光光谱、巯基含量变化、水解度和酶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相对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声波处理后,小麦胚芽球蛋白的荧光光谱和巯基含量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麦胚分离蛋白的溶解度和表面疏水残基含量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加而提高,但当超声功率达到800 W后,增幅趋于平缓。经超声波前处理后,ACE抑制活性明显提高,而麦胚分离蛋白的酶解产物水解度没有明显变化,因此ACE抑制活性的提高是由于蛋白结构的变化造成的。在超声功率800 W时,酶解产物的ACE相对抑制活性提高了41.09%。  相似文献   

11.
微波处理对小麦胚芽稳定性及组成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小泓  肖琼星 《中国油脂》2007,32(12):32-34
应用微波加热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灭酶处理。采用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经微波灭酶处理后的小麦胚芽油。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微波处理可使酶活力从38 500 U在90 s后降至31 300 U;小麦胚芽油脂肪酸组成基本无变化,不存在反式脂肪酸;油脂过氧化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小麦胚芽水分则降低;微波辐射时间对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影响不大,而对水溶性蛋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改良藜麦面条品质,抑制在藜麦粉加工中因油脂氧化产生哈败味对面条的负面影响,采用正己烷作为浸出溶剂将藜麦粉进行脱脂处理,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质联用仪检测,对普通面条、藜麦面条、脱脂藜麦面条及其面汤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复进行3次脱脂操作可以有效降低藜麦油脂含量,与小麦粉相比,藜麦粉制成的面条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醛类、呋喃类和酮类物质增加,脱脂处理可以降低藜麦面制品的青草味、酒味,脱脂藜麦面制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酮类和酯类物质有明显差别。脱脂处理对藜麦风味具有改善作用,且对藜麦粉中蛋白和淀粉的结构影响较小,未来可以作为一种加工手段应用于藜麦加工中。  相似文献   

13.
小麦胚和小麦麸皮的成分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小麦胚和小麦麸皮是小麦加工中的副产品,小麦胚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VE等成分,小麦麸皮中含有具生理活性的膳食纤维,低聚糖和酶。开发利用小麦胚和小麦麸皮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初步探讨了小麦胚芽在二次发酵法制作面包中的应用,研究了不同小麦胚芽预处理条件、添加量和主面团加水量、面包改良剂使用量对面包体积比及面包质量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就面包体积而言,面包中添加麦胚片优于添加麦胚粉;烘烤、焙炒、脱脂处理的小麦胚芽均可应用于面包中,但添加烘烤麦胚的面包品质最佳,其次是脱脂麦胚,焙炒处理的麦胚面包质量较差,最佳小麦胚芽添加量、主面团加水量和面包改良剂使用量分别是6%、20%和0.6%。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alcohol defatting using ethanol, methanol, and non-alcoholic aqueous extraction methods on the yield, pur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were investigated. Soy protein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lso modified (heat and mild acidic treatment before protein alkaline extraction, heat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 and non-neutral resolubilization of proteins), and the effects on the isolate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ethanol and aqueous extraction were potential alternatives to hexane. The soy protein isolates (SPI) obtained from these samples had protein contents of more than 90% and 84%, respectively, with functional properties comparable to those of SPI prepared from hexane defatted meal. Major differences were a decrease in the emulsifying activity properties of the SPIs resulting from the alternative defatting techniques, with, however, improved emulsion stability and foaming properties for the aqueous extracted SPIs. A marked decrease in the fat-holding capacity of the SPI made from methanol defatted meal was also noted. Modifying the protein isolation procedure also greatly influenced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 that soy processing conditions can be modified to obtain soy proteins ingredients with specific function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6.
Hydrophobic and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on Extrusion of Protein Isolat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ung protein isolates previously defatted by solvents of increasing polarity were extruded. Water monolayer values of these isolates, calculated from water vapor isotherms, showed a maximum when solvents of intermediate polarity were used. Shear resistance of the extruded products presented a similar behavior, with maximum values attained when the same solvents were employed to defat the isolates prior to extrusion. Phospholipid percentage in lipid fraction of the solvent extracts showed that minimum phospholipids were removed from the isolates when these solvents were us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phospholipid in the isolates after defatting could be important in improving the extrusion of these systems. Hydrophobic and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acromolecules involved seemed therefore, to be relevant for the final texture obtained by extrus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获得最低非水化磷脂(nonhydratable phospholipids,NHP)含量的小麦胚芽油。方法:采用微波法处理小麦胚芽,以初始水分含量、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为影响因素,以小麦胚芽油中NHP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获得最佳微波处理工艺。结果:最佳微波处理工艺为小麦胚芽初始水分含量26.0%、微波时间3 min、微波功率480 W。在此工艺条件下,微波处理小麦胚芽的小麦胚芽油提取率为9.22%,较对照和传统烘烤处理分别提高6.21%、1.09%,微波处理、对照、传统烘焙处理NHP含量分别为0.087、15.22、8.04 mg/g。结论:微波处理小麦胚芽能显著降低小麦胚芽油中的NHP含量并提高小麦胚芽油提取率。  相似文献   

18.
小麦胚芽蛋白饮料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制粉业的副产品小麦胚芽为原料,开发研制符合人们生理健康需要的植物蛋白饮料。首先对麦胚原料进行了基础研究,其次研究和确定了麦胚蛋白饮料的生产工艺,采用浸泡后分离浸泡液再磨浆的方法,可以获得乳白色、风味良好的小麦胚芽蛋白饮料,浸泡液经加热、过滤、调制等处理后,又是另一种澄清透明的清凉饮料。  相似文献   

19.
小麦胚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小麦胚油和胚蛋白的制取、应用及其它方面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分析了小麦胚芽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