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楂是我国特有的药食两用水果,富含多种功能活性物质。该研究通过在自然发酵泡菜中添加山楂浸提液,探究不同添加量(5%、10%、15%)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及其对泡菜其他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山楂浸提液可有效降低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亚硝酸盐的峰值逐渐降低。另外,添加山楂浸提液提升了泡菜的抗氧化性能,减少了营养物质的降解,并提升了色泽、香味、口感等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方法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寻求简便、有效、安全的降低传统发酵泡菜生产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以甘蓝为原料,采用调整泡菜发酵的起始pH、ClO2预先浸泡、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以及微波预先辐照原料4种方法进行处理,测定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硝酸还原酶(NR)和亚硝酸盐含量,研究降低甘蓝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调节泡菜发酵前的起始pH为4.0~3.0,采用20 ml/L ClO2浸泡、添加0.20%的GSH以及采用功率450W、时间20 s的微波预先辐照处理,皆能抑制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亚硝酸盐含量.4种处理方法的亚硝酸盐峰值比对照分别下降39.7%、45.1%、56.2%和40.8%,其中0.2%的GSH预处理的峰值最低,且其发酵末期的亚硝酸盐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和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泡菜中亚硝酸盐和生物胺的含量,提高泡菜品质,将蓝莓酒渣应用于泡菜制作中,探究蓝莓酒渣添加量(0(对照)、3%、6%、9%)(以白菜质量计)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和生物胺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泡菜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泡菜液的最佳配比和发酵条件;泡菜经过破碎、匀浆得到泡菜匀浆,并测定其亚硝酸盐、生物胺含量及总还原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蓝莓酒渣的添加使泡菜发酵速度减慢,在保持泡菜酸味无显著降低(P0.05)的基础上对泡菜中菌落总数、亚硝酸盐和生物胺含量达到了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且抑制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当蓝莓酒渣添加量为9%时,发酵结束后,泡菜中亚硝酸盐残留量比对照组低62.20%,总生物胺含量比对照组低29.19%。另外,添加蓝莓酒渣显著增强了泡菜及发酵液的抗氧化性能(P0.05)。综上,将蓝莓酒渣作为辅料加入泡菜中进行发酵,能有效减少泡菜中亚硝酸盐和生物胺含量,提升泡菜制品的营养价值,改变泡菜的色泽。  相似文献   

4.
山楂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通过微波法提取山楂的活性成分,在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山楂提取液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并与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山楂提取液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及其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与其浓度基本上呈正相关,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最大可达67.53%,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最大可达95.97%;通过与Vc的对照、分析,得出山楂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日常泡菜腌制过程中, 亚硝酸盐含量的控制一直是泡菜发酵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药食同源”概理念概念, 以结合广东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 为原辅料, 试制添加新会陈皮的保健泡菜, 并评价其保健功效。方法 选择在室温下自然发酵, 探究不同盐浓度条件、不同陈皮添加量对泡菜腌制过程中对产生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对泡菜进行色泽、脆度和风味等感官评价, ,并分别测定陈皮泡菜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 试制保健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与盐浓度相关,6%盐浓度较适宜,高盐浓度会导致亚硝酸盐抑制率下降;添加陈皮的保健泡菜可显著降低亚硝酸盐峰值含量,其中2%陈皮添加量降低最显著,同时添加陈皮的保健泡菜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效果。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及感官评价可知盐浓度6%、陈皮添加量2%时评分较高,风味口感佳。结论 制作陈皮保健泡菜不仅可显著抑制亚硝酸盐产生,提高抗氧化活性,且丰富泡菜的感官风味水平, 提升泡菜的品质, 延伸陈皮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研究焦性没食子酸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生成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在不同温度、p H、浓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研究焦性没食子酸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生成作用情况,并分别对反应物的添加顺序、缓冲液的添加情况等进行了检测,同时比较了6种不同的含羟基物质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生成作用。温度、p H和反应时间、反应物的添加顺序、缓冲液的添加等均对亚硝酸盐清除率有所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焦性没食子酸浓度的增加,亚硝酸盐清除率和亚硝胺阻断率均呈上升趋势,焦性没食子对亚硝酸盐的最大清除率为86.56%,对亚硝胺最大的阻断率为83%,与Vc等强阻断剂的效果相接近。推测其阻断亚硝胺生成的机制为焦性没食子酸首先清除了亚硝胺的前体物质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C对发酵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菜为实验材料,利用自然发酵方式制作泡菜为对照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处理对发酵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并且测定了相应微生物的数量、pH、可滴定酸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适宜浓度的维生素C会降低发酵白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使亚硝峰提前出现,泡菜较早达到食用安全期.当添加0.06%的维生素C时发酵白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说明这个浓度有利于提高泡菜品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1篇泡菜发酵论文进行数据挖掘,讨论在泡菜发酵过程中添加多酚提取物和维生素C对亚硝酸盐和pH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多酚提取物和维生素C都可以降低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峰值浓度和最终浓度,但是最终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通过对不同种多酚提取物作用的分析,对泡菜发酵时应选择的多酚提取物种类做出推荐。  相似文献   

9.
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山西老陈醋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以及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并与常用抗氧化剂BH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对亚硝酸盐具有较强清除能力,并可有效地阻断亚硝胺的合成。山西老陈醋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以及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大可达93.88%,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最大可达94.72%。山西老陈醋不仅可作为调味品食用,而且是一种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天然保健品。  相似文献   

10.
以大白菜为主要原料,通过跟踪测定发酵蔬菜发酵期内亚硝酸盐含量及总酸含量,研究不同初始pH、乳酸菌接种量(%)、香辛料添加量(%)、温度(℃)、蔗糖添加量(%)和食盐添加量(%)对泡菜安全性及产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条件对发酵泡菜总酸及亚硝酸盐含量影响明显。添加蔗糖、食盐、香辛料、乳酸菌及调节不同pH、温度、总酸及亚硝酸盐含量均在发酵后期(第5天或第7天)出现峰值;与另一实验组比较,蔗糖添加量2%、香辛料添加量4%、选取25℃及接种发酵能促进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产酸并抑制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11.
泡菜的亚硝酸盐积累问题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探讨泡菜发酵过程中盐浓度、发酵温度和添加的阻断物对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基本摸清亚硝酸盐的生长规律,认为泡菜是一种安全的酱腌菜制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哈尔滨风干肠中亚硝酸钠添加量对亚硝胺形成的影响以及抗氧化剂维生素E(VE)对其阻断作用。研究表明添加亚硝酸钠对亚硝基二乙胺(NDEA)、亚硝基酰胺(NDBA)、亚硝基哌啶(NPIP)、亚硝基二丙胺(NDPA)、亚硝基二苯胺(NDph A)等5种亚硝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NDph A影响最大,随着风干肠中亚硝酸钠添加量的增加,会显著增加各种亚硝胺的生成(p0.05)。同时,添加VE可以有效的阻断风干肠中亚硝胺的生成(p0.05),并降低风干肠发酵过程中的硫代巴比妥酸(TBARS)、过氧化物值(POV)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并且发酵过程中NDEA、NPIP、NDPA、NDph A含量与TBARS值、POV值、TVB-N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亚硝酸钠添加会促进风干肠中亚硝胺形成,添加VE对亚硝胺的形成具有很好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南姜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在模拟人体胃液(pH=3.0,温度为37℃)条件下,研究南姜提取液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并与抗坏血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南姜提取液对亚硝酸钠的最大清除率可达53.12%,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最大达42.50%。  相似文献   

14.
以甘蓝和紫甘蓝为原料,研究果蔬干燥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新鲜紫甘蓝及其干燥样品的抗坏血酸含量、总酚含量、花青素含量和DPPH·清除率均高于甘蓝。热风干燥会引起甘蓝和紫甘蓝的抗坏血酸、总酚、花青素含量降低,DPPH·清除率下降。在热风干燥前,将葡萄糖、乳糖、食盐以4:4:2的比例调配成渗透剂,对原料进行渗透脱水处理45min后再行热风干燥,干燥紫甘蓝的抗坏血酸、花青素、总酚损失减小,DPPH·清除率下降幅度减小;干燥甘蓝的抗坏血酸和花青素损失减小,而其总酚含量和DPPH·清除率下降幅度加大。干燥产品中抗坏血酸、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对干燥产品的抗氧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直投式乳酸菌粉发酵制备黄瓜泡菜。研究不同菌粉添加量下黄瓜泡菜发酵过程中的pH值、亚硝酸盐含量、盐度、酸度、色泽、菌落总数的动态变化,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筛选较优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黄瓜泡菜液中pH值逐渐降低,酸度逐渐增加;黄瓜中盐度先增加后稳定,色泽逐渐变浅,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下降并趋于稳定,且其最高峰值远低于GB 2714—2003规定的亚硝酸盐小于20mg/kg的要求。感官分析表明:添加0.4%的乳酸菌粉发酵24h条件下制作的黄瓜泡菜感观分值最高。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可有效地缩短黄瓜泡菜发酵时间,可广泛应用于方便型泡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桑椹酵素是以桑椹汁为原料再加入有益菌发酵而来。本文研究了桑椹酵素在发酵过程中生理活性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发酵过程中的葡萄糖、果糖、乙醇、有机酸、花青素、原花青素和总酚的含量,并通过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和DPPH·清除实验探究发酵过程中桑椹酵素抗氧化活力变化。结果显示:发酵30 d后,体系中葡萄糖和果糖总量下降到66.58 mg/m L,而乙醇、乳酸和醋酸含量明显增加,最后分别为27.19、4.03、4.69 mg/m L;活性成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在发酵30 d后,桑椹酵素中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含量降低,而总酚含量增加了5.0%,且抗氧化活性也增强;10倍的发酵稀释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分别可达48.12%和98.16%。结论表明:桑椹酵素的抗氧化能力在发酵过程得到提升,且其变化与总酚变化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蔗糖对发酵蔬菜品质的影响,从而为改进发酵蔬菜的加工工艺提供实验依据。实验以甘蓝为原材料,在浓度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盐渍甘蓝,然后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蔗糖,使其在蔗糖添加浓度分别为0,1%,2%,3%,4%的情况下发酵,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泡菜液中亚硝酸盐的数量,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乳酸菌和亚硝酸盐生成菌的含量。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2%时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最低,乳酸菌含量高,亚硝酸盐生成菌含量低,且泡菜的色、香、味俱佳。因此,蔗糖浓度为2%的泡菜在腌制12天时最适合食用。  相似文献   

18.
以甘蓝为原料,通过感官评定及亚硝酸盐含量,考查发酵温度、时间,精盐和蔗糖添加量对甘蓝泡菜品质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建立甘蓝泡菜最优发酵工艺;同时测定发酵过程中各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甘蓝泡菜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精盐添加量3%,蔗糖添加量2%,20℃发酵6天。在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从0.35g/kg增加到0.51g/kg,维生素C含量从12.1mg/100g逐步降低到8.9mg/100g,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先增加到0.25mg/kg(发酵4天)后迅速降低至0.15mg/kg(发酵6天)。  相似文献   

19.
核桃体外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核桃体外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模拟胃液(pH3.0、37℃)的条件下,1%核桃汁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分别为14.72%和63.11%。核桃清除亚硝酸盐的效果虽不及绿茶和大蒜,但核桃具有良好的抑制亚硝化效果,其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接近大蒜,较绿茶高。核桃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随pH不同而异,其中核桃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在胃液环境pH3.0中最高。核桃对亚硝酸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与温度、核桃汁浓度均呈正相关。核桃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随时间变化很小;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1%核桃汁在30min时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高达55.85%。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农家自制泡椒中分离并鉴定出三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并用这几株乳酸菌组合后发酵泡菜,同时设立自然发酵组作对照,分别测定了乳酸菌菌株和1~5 d发酵泡菜的抗氧化活性,以揭示人工接种抗氧化活性乳酸菌在泡菜发酵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添加乳酸菌的泡菜发酵周期比自然发酵泡菜缩短2 d。泡菜发酵实验表明添加乳酸菌发酵泡菜的抗氧化活性远大于自然发酵泡菜的抗氧化活性。到发酵后期,三个发酵组中除DPPH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差异外(p0.05),自然发酵组的还原力、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显著低于人工接种组,其中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差异最为显著,均大于自然组清除率28.41%的两倍以上。通过感官品尝实验对泡菜的风味进行初步评估,表明添加乳酸菌发酵泡菜的风味较自然发酵更佳。进一步通过GC-MS对泡菜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证明接种乳酸菌发酵泡菜的风味成分中烷烃和酯类比自然发酵泡菜中更为丰富,二者的总比例在所测峰面积比例中均高出自然组27%~30%。本研究为泡菜的健康发酵和泡菜风味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