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了不同变黄温度对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香气物质、氨基酸含量及烤后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在烘烤过程中最高,40℃变黄处理次之,38℃变黄处理最低;变黄末期和烘烤末期,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除新植二烯和总中性香气物质含量最高;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以38℃变黄处理最高。变黄末期至烘烤结束及烤后烟叶,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氨基酸总量高于其他处理。烤后Amadori有关的氨基酸含量除精氨酸外,均表现为阶梯升温变黄处理最高,40℃变黄处理次之,38℃变黄处理最低。阶梯升温变黄处理评吸质量最好,可以提高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改善余味,减轻杂气。总之,阶梯升温变黄处理有利于大部分种类香气物质和氨基酸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阶梯升温变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热式温湿度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了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阶梯升温变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淀粉酶活性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出现了2次活性高峰,且淀粉酶活性高于对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烘烤过程中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又降低趋势,且其酶活性比对照变化幅度小,相对较稳定;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大于对照,降解较彻底。阶梯升温变黄处理淀粉降解较快,整个烘烤过程中其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积累也较多;总氮和烟碱含量烤后略有升高,与对照差异不大。总的来看,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生理生化表现更有利于烤后烟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不同成熟度的鲜烟叶在烘烤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其烤后质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均呈双峰曲线,变黄前、中期各处理烟叶淀粉酶活性的升高和淀粉相对降解量呈动态正相关,但后期相关性不高,说明淀粉的降解与多种因素有关,不仅仅受淀粉酶的影响.烟叶淀粉和色素的降解规律一致,均在变黄期(45℃以前,含水量30%以上)快速降解,特别是烘烤的前48 h降解量最大,之后变缓.淀粉和叶绿素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明显降低.在烘烤过程中,成熟度适宜的烟叶SOD和POD等保护酶活性较高,而PPO活性较低,棕色化发应不容易发生.适熟鲜烟叶淀粉含量较高,烘烤中降解较快,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淀粉含量低而糖含量高,主要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感官评吸质量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烘烤过程中温湿度与烟叶淀粉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两台KY-2型自控电烤箱研究了烘烤过程中不同温湿度和持续时间条件下烟叶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变化出现两个高峰,即变黄的中后期和定色后期至干筋期,淀粉大量降解的温度范围为38~44℃,不同部位的烟叶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烘烤实际操作中烟叶变黄起点温度的选择应为35℃,在42℃以前烘烤环境的干湿差增大到3℃(尤其是中部烟叶),42℃以后提高湿球温度,保持一定湿度(尤其是上部烟叶),44℃以前根据烟叶的变化情况适当延长调制时间以利于保持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烤烟变黄期温湿度、变黄程度与烟叶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优质烟叶变黄的温湿度、变黄程度与烤后烟叶的质量关系,从而确定烟叶变黄的最适温湿度为:下部叶温度38~40℃、中上部叶38℃,湿球温度35~36℃。变黄程度:下部叶38℃时达6成黄,40℃达8成黄,43℃全黄;中上部叶38℃达8成黄,40℃全黄。为优质烟叶烘烤技术规范化提供适宜的技术指标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烟叶烘烤过程中蛋白质的降解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明确不同成熟度烤烟烘烤过程中蛋白质降解规律。  方法  以K326为材料,分析烟叶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内肽酶、氨肽酶和羧肽酶活性变化情况。  结果  1)烘烤过程中,烟叶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2)蛋白质的降解幅度与内肽酶活性密切相关。与尚熟烟叶相比,适熟和过熟烟叶在变黄前期内肽酶活性最高,蛋白质含量降解幅度大。3)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幅度与氨肽酶和羧肽酶活性有关。与适熟和过熟烟叶相比,尚熟烟叶在变黄后期,氨肽酶和羧肽酶活性较高。  结论  适当延长变黄期(36~38℃)烘烤时间,有利于保持烟叶内肽酶的活性,减少不同成熟度烘烤烟叶中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密集烘烤烟叶品质,采用温湿度自控烤烟箱,研究了定色期升温速度对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烤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处理淀粉酶活性在变黄期差异不大,进入定色期之后,慢升温定色处理的淀粉酶活性逐渐高于快速升温定色处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各处理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的趋势,且慢升温定色处理的酶活性显著低于快速升温定色处理;慢升温定色处理较快速升温定色处理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解的较彻底。定色期不同升温速度对淀粉降解影响较小;慢升温定色处理有利于总糖和还原糖的积累。慢升温定色处理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均好于快速升温定色处理;慢升温定色处理各方面综合表现最优,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烟叶烘烤中不同区段叶片含水量、色素和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分割区段烟叶烘烤中主要生理变化趋势和差异,将烟叶去除主脉等分为叶基(T1)、叶中(T2)、叶尖(T3)3个区段,与整叶(CK)装在同一温湿度自控电热烤箱进行烘烤,测定不同处理叶片含水量、色素和主要酶活性变化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区段处理含水量主要在42~47℃差异较大,42℃末为CKT1T2T3,47℃末为CKT2T3T1;叶绿素含量在开烤至47℃末T1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开烤至42℃末T1较高;类叶比在47℃末差异最大,且T3T2CKT1;淀粉酶活性均在38℃末达到第1个峰值,且T3T2T1CK;在38~54℃末CK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最大,T1、T2、T3间无明显差异;各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在38℃末达到最高峰,CK、T2、T3较接近,T1最低。在烘烤过程中烟叶不同区段叶内含水量、色素、酶活性变化趋势大体相似,但在不同烘烤关键阶段存在一定差异,这为优化片烟烘烤工艺和提高烤后烟叶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调控烟叶蛋白质含量、提高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对密集烘烤不同变黄温湿度烟叶蛋白质降解和蛋白酶、内肽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不同变黄温湿度下烟叶水分、蛋白质、氨基酸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含量一直增加,蛋白酶和内肽酶活性呈先升高然后降低而后再升高的“双峰曲线”变化;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在烘烤开始时有小幅度增加,并出现一个小的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从60h起急剧升高并达到最大值;且内肽酶活性与可溶性蛋白质相关性显著,和游离氨基酸相关性极显著;谷丙转氨酶只和游离氨基酸相关性显著。密集烘烤不同变黄温湿度,低温中湿变黄处理烟叶中性蛋白酶、内肽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高且作用时间较长,有利于烟叶内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合理转化,改善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烤烟品种的变黄特性和预测变黄期烟叶叶绿素含量变化,通过分析不同品种(红花大金元、K326和云烟85)在不同变黄温度(34℃、36℃、38℃、40℃和42℃)下烟叶叶绿素含量变化,建立了烟叶叶绿素降解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变黄温度的升高烟叶叶绿素降解加快,变黄温度较低时(34℃、36℃)烟叶叶绿素降解存在延滞期,高温变黄(40℃、42℃)不存在延滞期;相同变黄温度下,云烟85烟叶叶绿素降解最快,K326次之,红花大金元最慢。(2)利用一阶反应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变黄期烟叶叶绿素含量变化,随着变黄温度升高烟叶叶绿素降解半衰期t1/2缩短,红花大金元、K326和云烟85烟叶叶绿素降解活化能分别为61.76、56.20和53.16 kJ/mol;(3)试验建立了基于温度波动变化的叶绿素降解反应模型,为预测实际变黄过程中烟叶叶绿素含量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烘烤条件对烤烟淀粉降解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K326的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烘烤条件对烤烟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及淀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2种酶活性均出现2次高峰,分别处于烘烤的变黄中期和定色前期。淀粉的降解是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综合作用的结果。淀粉的降解集中在烘烤的变黄期,进入定色前期淀粉降解缓慢,定色后期至烘烤结束时,淀粉降解甚微。不同烘烤条件相比较,采用低温低湿变黄,慢速升温定色的烘烤条件,烟叶中淀粉降解量、降解速率,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烤后烟叶淀粉含量较低,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总体化学成分较为协调。   相似文献   

12.
淀粉类酶降解鲜烟叶中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降低烤后烟叶中淀粉含量,研究了烘烤过程中外加淀粉类酶对淀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通过外加淀粉类酶来降解烤烟中的淀粉是有效的.烘烤变黄初期,不同外加淀粉类酶烟叶淀粉降解动态基本一致;变黄后期至定色前期,淀粉降解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加剧.烤后烟叶淀粉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减少,水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增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烤后烟叶之间淀粉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K326品种适宜的外加酶量为(6 60)U/g;HD品种适宜的外加酶量为(8 80)U/g.  相似文献   

13.
烘烤环境对烟叶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K326的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变化及烘烤环境对这两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酶活性出现两次高峰,分别在烘烤的36h和72h时;在鲜烟叶中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随着烘烤进程,至24 h时达第1次高峰,之后降低,48 h时出现低谷,随后又于72 h时达第二次高峰.在整个烘烤过程中,采用低温低湿变黄,慢速升温定色的烘烤环境,使烟叶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有利于烟叶淀粉的降解.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基于烘烤环境温湿度时序数据的工艺分析方法,通过在烤房控制仪加装物联网通讯模块,在5类产区采集烘烤过程的温湿度数据1.1万套,分析烘烤时间、湿球温度和工艺拟合曲线,研究不同部位、产区烘烤工艺执行的主要特点。结果表明:基于温湿度时序数据的烘烤工艺分析结果年度间一致,烟叶烘烤总时间的中位值在160~190 h,上部烟叶的变黄期时间较中部烟叶延长5~10 h,变黄后期-干筋后期的湿球温度低0.5~1.0℃。不同产区烘烤各阶段的时间分配、湿球温度调控差异明显,平顶山产区烘烤变黄期时间长,定色期时间短,湿球温度呈上升-下降-上升变化,曲靖产区烘烤变黄期的时间较长、湿球温度较低,南阳、三门峡、恩施产区变黄期和定色期时间相对接近,湿球温度总体呈上升-稳定-上升变化。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烘烤过程的温湿度时序数据,可批量分析烘烤时间、湿球温度等工艺执行指标,为烟叶烘烤技术定向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变筋温度对烤烟新品种NC55生理指标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烤烟新品种NC55设置了3个不同的变筋温度处理,分析比较了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色素、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指标变化及烤后烟叶外观特征、主要经济性状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7 ℃处理的淀粉酶活性较稳定,淀粉降解充分;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低,总糖、还原糖含量高;橘黄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较高,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也较高。49 ℃变筋处理水分散失明显快于45 ℃、47 ℃处理,影响了中性香气物质的生成;45 ℃处理多酚氧化酶活性较47 ℃、49 ℃处理高,使得杂色烟明显增多。综合来看,47 ℃变筋温度更有利于NC55品种烟叶香气物质的产生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烘烤湿球温度对皖南烟叶焦甜香风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烘烤阶段湿球温度对皖南焦甜香烟叶香气成分及焦甜香风格的影响,以云烟97为参试材料,研究了烤烟烘烤变黄后期、定色前期、定色后期和干筋期的湿球温度和优化组合与皖南焦甜香烟叶香气成分及焦甜香风格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变黄后期、定色期和干筋期,随着湿球温度的提高,烤后烟叶内、外观质量均有先改善后变差的趋势,主要香味成分含量和焦甜香关联香味成分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的影响明显大于定色后期和干筋期。烘烤过程中,以中湿烘烤,即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湿球温度37℃,定色后期湿球温度38℃,干筋期湿球温度40℃,有利于彰显烟叶焦甜香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