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极基底和抗体探针修饰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二氧化锡/碳化硅空心球纳米链、聚苯胺纳米线、金纳米颗粒等纳米材料,放大电化学信号,提高检测灵敏度,构建黄曲霉毒素B_1直接竞争检测电化学传感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线性范围为3.81pg/mL~1.00μg/mL,检出限为1.13pg/mL。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特异性,对食用油的检测添加回收率在84.6%~107.6%,变异系数在5.42%~10.49%,可应用于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现对甲基对硫磷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金纳米颗粒和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了用于对甲基对硫磷进行定量检测的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采用层层组装方法,将还原氧化石墨烯、金纳米颗粒、乙酰胆碱酯酶依次修饰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对传感器的催化活性、阻抗特性、传感器的抑制率与甲基对硫磷浓度的关系、实际样品检测进行了评估。结果:制备的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对乙酰硫代胆碱氯化物表现出优异的亲和力,米氏常数为2.76 mmol/L。在最佳条件下,可以有效检测甲基对硫磷,线性范围为5~500 ng/mL,检出限为0.692 n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适用于有机磷类农药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金掺杂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Gold-doped zircon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u@Zr-MOF)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建立检测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 (Aflatoxin B1,AFB1)的方法。方法 利用具有高比表面积、介孔结构的Zr-MOF作为骨架,通过原位还原生长的方法掺杂金纳米粒子(Au NPs),得到导电性良好、分散均匀的Au@Zr-MOF。并基于Au-S键共价结合黄曲霉毒素B1 适配体,构建电化学阻抗型适配体传感器,当AFB1存在时,适配体对其进行识别结合,引起电极表面电化学传质电阻增加,随着AFB1浓度的增大,阻抗值也随之增加,并根据阻抗值的变化实现对AFB1的定量检测。结果 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对AFB1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4-10 ng/mL,检出限为0.19 pg/mL,对玉米样品的回收率为96-112%。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对AFB1的定量检测,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现性,为准确、快速检测食品中的AFB1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聚硫堇修饰的一次性酶传感器检测 辛硫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电化学酶传感器。方法通过循环伏安法将电子媒介体硫堇电聚合在丝网印刷电极上作为电子传递体,用壳聚糖凝胶将乙酰胆碱酯酶固定于聚硫堇电极表面,制成一种新型的有机磷农药生物传感器。结果在有机磷农药辛硫磷浓度为0.01~500μg/m L范围内,酶电极抑制率(%)与辛硫磷的浓度(c)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86,检出限以抑制率10%的农药浓度计算为0.006μg/m L。结论研制出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的有机磷农药生物传感器,可应用于果蔬中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印染》2015,(13)
利用丝网印刷电极,构建一种壳聚糖/乙酰胆碱酯酶的生物传感器。壳聚糖作为酶的载体,可为乙酰胆碱酯酶提供一个理想的微观环境以保持酶的活性,固载的乙酰胆碱酯酶能快速灵敏地催化溶液中的底物氯化硫代乙酰胆碱(ATCI),实现对纺织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快速筛选。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脂质体技术制备乙酰胆碱酯酶的微反应器,并以微反应器、壳聚糖和二氧化硅为基质,构建以多层纳米酶膜修饰电极为核心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酶脂质体微反应器平均粒径为(7.26±0.75)μm;修饰电极多层酶膜的最佳层数为6 个双层;以敌敌畏作为有机磷农药模型,分别在其浓度为0.25~1.75 μmol/L和2.00~10.00 μmol/L线性范围内,传感器的峰电流值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I=28.58C+5.35和I=2.38C+51.25;最低检出限为(0.72±0.065)μg/L(信噪比为3);此新型酶纳米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重复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酶受体竞争反应的免疫胶体金技术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建立一种对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并安全的检测方法.经过对大豆和花生的测定,其检出限皆小于2.0μg/kg,回收率为80%~110%.  相似文献   

8.
通过冷冻-离心净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并将其用于测定市场上30批植物油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以水/乙腈溶液为提取剂对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萃取,低温冷冻固化植物油,冷冻离心使植物油和提取液分离、净化提取液,经衍生后上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优化的乙腈/水提取液配比为90:10,低温冰箱冷冻温度为-12 ℃,冷冻离心转速为12000 r/min、离心力约为1.4万 × g,以水浴加热的方式进行衍生。方法的定量检出限为0.02 μg/kg,校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321987x+0.001377,相关系数(R2)为0.9997,在0.10~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当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添加量为0.5、1.0、5.0 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0.2%~93.2%,相对标准偏差为2.9%~4.7%(n=6),均优于免疫亲和柱净化处理的结果。市售植物油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浓度范围为< LOD至5.72 μg/kg,均低于GB 2761—2017中对该指标的限值,花生油和玉米油中黄曲霉毒素B1均有检出,油茶籽油和核桃油中黄曲霉毒素B1均低于检出限。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稳定性好、检出限低,适合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海洋巨大芽孢杆菌在PDA、MM培养基和花生中对黄曲霉产毒的抑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压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培养基和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结果 PDA、MM培养基培养的黄曲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后, 实验组黄曲霉毒素B1含量分别在5.5158.1 pg/mL和2.210.3 pg/mL, 对照组毒素B1含量分别在2407.22986.3 pg/mL和4.42755.6 pg/mL。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检测28 ℃和37 ℃培养的被黄曲霉侵染的花生, 实验组黄曲霉毒素B1含量均未检出, 对照组28 ℃下, 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8.588?0.322)μg/kg, 37 ℃下黄曲霉毒素未检出。结论 不同培养基中, 海洋巨大芽孢杆菌对黄曲霉产黄曲霉毒素均有抑制作用。黄曲霉在28 ℃比37 ℃更容易在花生上产毒, 海洋巨大芽孢杆菌对花生上黄曲霉产毒素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花生及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五种真菌霉素的快速分析方法。用甲醇-水(55:45,V/V)对样品进行提取,采用真菌毒素免疫亲和柱萃取,在ESI+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目标物在C18色谱柱上实现了有效分离,在6 min内完成一个样品的分析,相关系数(r2,n=6)大于0.999,检测结果稳定、灵敏。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线性范围0.5~50.0μg/L,检出限为0.05μg/kg(LOD,S/N=3),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线性范围5.0~100.0μg/L,检出限为0.5μg/kg(LOD,S/N=3),方法回收率为86.8~102.7%,精密度RSD为0.36~4.79%。该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花生及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五种真菌霉素的检测与确证。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QuEChERS萃取-UPLC-MS/MS测定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首先经过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提取液采用QuEChERS净化试剂(250mg MgSO4+100mg HC-C18+50mg PSA)净化后上机,UPLC-MS/MS正离子源多反应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黄曲霉毒素B1在1.0~5.0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4个水平的添加目标分析物黄曲霉毒素B1的回收率在81.7%~93.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5.6%,检出限为0.03μg/kg;该试验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经济、准确、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的优点,适用于花生酱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生物传感器法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方法。黄曲霉毒素氧化酶经固定化后与过氧化氢电极构成电流型酶电极。花生经粉碎、过筛、提取、超声波萃取后利用电流型酶电极构成的生物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B1进行测定,与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有较好的一致性。黄曲霉毒素生物传感器测定时间为20 s,相对偏差2%,标样线性良好;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106%。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便,可用于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用于快速检测粮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药物残留含量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采用免疫竞争法,将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复合物包被在微孔中,并将人工合成的黄曲霉毒素B1抗原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表面作为检测线(T线).待测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残留物将与NC膜上的黄曲霉毒素B1抗原竞争结合胶体金标记的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并以颜色直观显示检测结果.检测食用油样品时,灵敏度可达到0.5 μg/L,仅需20 min.试验证明该检测试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很好的特异性,操作便捷,稳定可靠,可作为黄曲霉毒素B1残留现场监控的有效快速筛检手段.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一种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电化学酶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将电子媒介体硫堇电聚合在玻碳电极上作为电子传递体,用壳聚糖凝胶将乙酰胆碱酯酶固定于聚硫堇电极表面,制成了新型的有机磷农药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在有机磷农药乐果浓度为0.1~60μg/mL范围内,酶电极抑制率(%)与乐果的浓度(C)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1,检出限以抑制率10%的农药浓度计算为0.05μg/mL。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试验通过对提取溶剂、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免疫亲和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用甲醇-水(60∶40,V/V)对样品进行提取,采用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萃取、净化,以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在5.5 min内完成一个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_1在0.1~56.0 ng/m L的线性定量范围,相关系数高达0.999 42,检出限低至0.02μg/kg,定量限精确至0.1μg/kg,低、中、高浓度回收率为82%~92%,相对标准偏差5%。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和准确度高的优点,适用于花生等复杂基质样品的黄曲霉毒素B_1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基于黄曲霉毒素B_1(AFB_1)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抑制型酶传感器快速检测AFB_1的方法。对实验参数进行优化,得到PBS缓冲溶液的最优pH为7.3、戊二醛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5%、最佳抑制时间为18 min。在最优条件下,建立标准曲线,并对样品进行检测。该方法对AFB_1的检测线性范围为3.00-14.00μg/mL,线性方程为y=2.509x+13.857(R~2=0.994),检出限为0.86μg/mL,花生油中AFB_1的加标回收率为87.49%-109.51%,玉米中AFB_1的加标回收率为89.00%-105.50%。  相似文献   

17.
无需衍生化样品处理快速测定食品中 黄曲霉毒素B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无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水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C18色谱柱分离、大体积流通池荧光检测器检测。黄曲霉毒素B1在0.10 ng/ml~5.00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在6种基质,0.50 μg/kg~2.00 μg/kg范围内加标,平均回收率在71.7%~1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11.5%,检出限(LOD)为0.05 μg/kg。本方法灵敏、快速、无衍生、结果准确,能够满足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残留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8.
建立多功能净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稻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稻米样品经V(乙腈)∶V(水)=84∶16提取,多功能净化柱净化,三氟乙酸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检测。黄曲霉毒素B1浓度在0.010~10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0.431x+0.163 8,相关系数R2=0.999 9。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 μg/kg,加标回收率为82.25%~98.52%,标准偏差(SD)为2.23%~3.62%,比普通的0.45 μm微孔滤膜净化的要高。该法操作简便易行、选择性高、检测效果好,适合大批量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法测定炒麦芽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状况调查并考察其从炒麦芽向茶汤中的迁移率。方法 以13C-稳定同位素标记的黄曲霉毒素为内标,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样品,LC-MS/MS法测定炒麦芽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并进行方法验证;用该方法对72个批次的炒麦芽样品进行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调查;模拟炒麦芽的茶汤制备过程,考察黄曲霉毒素向茶汤中的迁移情况。结果 炒麦芽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3 μg/kg和0.4~0.8 μg/kg,加标回收率在86%~111%之间,精密度(RSD)为2.5%~7.0%。72个批次炒麦芽样品的黄曲霉毒素检出率为9.7%,阳性样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总量在2.7~22.3 μg/kg之间。炒麦芽中黄曲霉毒素向茶汤中的迁移率在11%~17%之间。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测定炒麦芽中的黄曲霉毒素;炒麦芽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及其向茶汤中的迁移率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挥发性铵盐盐析辅助液液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酱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 4种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酱油样品用乙腈提取,乙酸铵作为盐析助剂分层,提取液加水定容后,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5m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实验考察了萃取溶剂、盐析助剂及pH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 最优实验条件下,在0.2~8.0 μg/kg范围内4种黄曲霉毒素线性良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0.04 μg/kg,对空白酱油样品进行0.8 μg/kg、4.0 μg/kg、8.0 μg/kg三个水平的加标实验,回收率为73.2~94.5%,相对标准偏差为0.9~5.9%。结论 新建立的方法操作简捷、成本低、准确度高,可以满足对酱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快速准确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