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图像引导的自动导引小车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图像导引作为自动导引小车AGV众多的导引方式的一种,以其方便灵活性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研究。采用联DSP视觉导引系统以及光流场的计算方法,用于AGV的运动物体目标检测以及碰障预测。  相似文献   

2.
基于机器视觉引导的两轮差速转向AGV控制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地介绍了基于机器视觉引导的两轮差速转向AGV的引导原理和组成,并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图像信息识别以及最优控制器设计等AGV控制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AGV(自动引导小车)运动控制过程中视觉周期过长带来的速度低、导航精度不高以及对突发事件适应能力差等不足,在视觉导引AGV运动控制中采用射频IC卡控制系统,通过将视觉与非视觉的射频传感器集成,采用模糊控制的方式实现速度规划。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增强AGV系统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高速、高精度导航,提高系统可靠性,增强小车运动的智能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视觉导引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多窗口实时测距的精确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定位点铺设圆形标识作为定位标识符,首先根据车载视觉系统结构,建立视觉实时测距模型。通过对获得的椭圆图像的几何特征进行提取,并采用基于曲率角估计方法对椭圆边缘精确识别;然后,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直线获取椭圆中心位置。最后,结合采用多窗口图像处理方法,将定位过程分为多个阶段进行,逐步逼近,最终实现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得视觉导引AGV的定位精度达到2 mm。  相似文献   

5.
AGV技术及在卷烟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自动引导车辆AGV在汽车装配线、家电企业、烟厂等仓储物流作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自动引导车辆AGV的结构、导引技术及在烟草行业物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AGV运动控制过程中视觉周期过长带来的速度低、导航精度不高以及对突发事件适应能力差等不足,在视觉导引AGV运动控制中采用非接触式IC卡控制系统,通过将视觉与非视觉的射频传感器集成,采用模糊控制的方式实现速度规划.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增强AGV系统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高速、高精度导航,提高系统可靠性,增强小车运动的智能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激光导引AGV小车的结构组成、激光扫描系统结构、差速转向原理等,并将激光引导方法和路径轨迹推算引导方法相结合,用于实现AGV的路径引导和运动状态控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轮差速转向AGV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自动导引车多摄像机主动导引系统的协同标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多个导引驱动模块可构成用于重载搬运的自动导引车(AGV),固定在每个模块上的摄像机组成了多目视觉主动导引系统。本文针对多驱动模块的协同导引,提出了一种多摄像机主动导引系统的协同标定方法。首先,通过平面模板法完成单个驱动模块上摄像机内部参数、外部参数的标定;然后通过控制各个驱动模块协同运动,利用特征轨迹约束法估计摄像机相对于驱动模块的位姿误差、不同驱动模块之间的装配误差。建立单个模块的视觉测量坐标系与 AGV 整车运动控制坐标系之间的变换模型。不依赖精密辅助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精度及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轨迹控制的AGV运动控制器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AGV路径跟踪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轨迹控制的AGV运动控制器设计新方法,重点解决AGV路径跟踪效果与高速运动稳定性问题。首先对AGV工作环境与计算机视觉的特点进行分析,设计了适合AGV路径跟踪的图像处理流程。然后在深入分析两轮差速驱动运动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轨迹控制的AGV运动控制器设计新方法。该控制器以AGV相对路径所处的状态量为输入,输出AGV控制指令——两轮的速度差和运动时间,从而控制AGV按指定轨迹运动,实现轨迹控制即AGV路径跟踪的目标。试验结果表明,AGV路径跟踪技术对直线和弧线具有较好的跟踪效果且AGV运动平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单目单灯的视觉导引和具有旋转能力的接驳站,自主水下航行器的末端入坞得到了研究。首先对末端导引入坞方案的基本原理包括方案中使用到的各个坐标系进行了描述;自主水下航行器、可旋转的接驳基站和视觉导引系统组成了用以验证末端导引入坞方案的试验平台;该方案采用的导引控制算法包括视觉导引算法、自主水下航行器入坞控制算法和水下接驳基站的旋转控制算法,而视觉导引算法主要包含图像获取、图像二值化、噪声点消除和目标位置估计四个阶段;在固定接驳基站和旋转接驳基站两种情况下,完成了自主水下航行器末端入坞的水池试验,水池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末端导引入坞方案。该末端导引入坞方案的优点及需要改进之处在文章的最后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