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7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推动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和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拟定于7月下旬在宁夏银川市举办“面向WTO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1.燃料供给系统 燃料供给系统包括汽油箱、电动汽油泵、压力调节器、汽油滤清器、喷嘴和冷起动喷嘴等部件,如图10所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描述中国大陆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网报告的全国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20年全国共报告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 101起,累计发病44 510例,住院15 193例,死亡6例。平均每起事件的发病人数为21例。50.9%(1 069/2 101)的暴发未确定致病因素,21.2%(446/2 101)的暴发事件未确定原因食品。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暴发事件数最多,占已知病因暴发事件65.7%(678/1 032);引起死亡的暴发事件首要因素是化学性因素,占总死亡人数的83.3%(5/6)。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和蜡样芽孢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分别占已知病因暴发报告的14%(145/1 032)和13%(135/1 032)。最常见的原因食品为肉类食品(9.2%,194/2 101)、误食有毒植物(8.8%,184/2 101)和米面食品(8.1%,171/2 101);9月是高发月份(20.2%,425/2 101);暴发中的原因食品受污染的环节主要为制备食品时加热温度或时间不充分,或者误食误用有毒动植物、化学物质,以及对食物储存不当。结论 学校和食品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指导及监督管理,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针对中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各部门紧密合作,加强现场卫生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应用两对引物PCR检测速冻食品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倩  付萍 《食品科学》1998,19(12):40-41
应用两对引物(HIY1-2及Inl1-2对50件速冻食品经两次增菌后因相吸附法提取DNA,分别PCR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溶血素基因和内化素基因。PCR法检测标本阳性率为12%,与常规检测方法对比,结果一致,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方法简便,省时省力,对自食品中分离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特别是食物中毒病原菌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示速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问题不可忽视。发展特异敏感的PCR方法鉴定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是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中国大陆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暴发事件的季节特征,为减少食源性暴发事件的发生及针对性地开展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调查确定致病因子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暴发事件的季节特征和月份分布规律。结果 2010—2020年中国大陆累计报告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暴发事件349起,暴发事件发生高峰期为5~9月(74.50%,260/349),事件分布存在季节聚集性,平均发病高峰时点为7月10日,平均流行高峰期为4月24日至9月25日。结论 中国大陆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暴发事件存在明显季节性趋势,发病高峰期在夏秋季节,需在发病高峰期来临前提早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L-阿拉伯糖对正常大鼠和高糖高脂喂养大鼠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和空腹血糖随机分为6组(n=10):空白对照组、高剂量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L-阿拉伯糖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以普通饲料和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观察大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测定大鼠的糖脂代谢指标。结果L-阿拉伯糖对正常大鼠的体重、体脂、食物利用率、空腹血糖均无影响;能显著提高正常大鼠的糖耐量(P<0.01);降低正常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P<0.05)并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模型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大鼠的体重、体脂、糖耐量、血清总胆固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87.5、175、525mg/kgBW剂量的L-阿拉伯糖灌胃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模型大鼠6周,各剂量L-阿拉伯糖均能显著改善肥胖模型大鼠的糖耐量(P<0.01),高剂量组大鼠的体脂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L-阿拉伯糖能显著增强正常和高糖高脂喂养大鼠的糖耐量,降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有降低大鼠体脂含量和减缓体重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21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2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除西藏自治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5 493起,累计发病32 334人,死亡117人。在病因明确的3 275起事件中,毒蘑菇导致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9.13%(1 609/3 275)和67.86%(76/112);微生物性致病因子导致的发病人数最多,占53.05%(11 585/21 839);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场所中,家庭的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54.00%(2 966/5 493)和92.31%(108/117);餐饮服务场所的发病人数最多,占65.59%(21 208/32 334)。结论 家庭是毒蘑菇死亡事件发生最多的场所;微生物性致病因子是餐馆和学校食堂的主要致病因素。建议各地根据不同类别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特点,在高发季节、高发地区、重点场所做好监测预警、食品安全监管、健康教育和医疗救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液氮作为灭火剂,对A类、B类和深位火灾进行了灭火实验,并与其它灭火剂在灭火时间和使用量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策略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聚焦图像融合,在小波变换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策略的融合方法.图像小波变换后的低频分量采用基于清晰度的方法,清晰度评价函数选用八邻域拉普拉斯算子和;而高频分量采用基于空间频率的方法,并且只计算与高频方向相一致的空间频率,减小了计算量.融合效果评价除使用传统方法的熵、交叉熵外,还使用了基于三个方向(水平、垂直和对角)的空间频率和通用的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效果最好,优于文中的其它算法,同时本文使用的评价方法也是适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付萍  孙令明 《电气时代》1996,(7):13-13,12
M68HC11A8单片机功能为: ①8位CPU。 ②8K字节ROM,512字节E~2PROM,256字节RAM,寻址能力为64K。 ③1个16位9功能的定时器系统。 ④8位脉冲累加器系统。 ⑤1个同步串行口,1个异步串行口。 ⑥16个硬件中断和2个软件中断,多级优先权结构。 ⑦8通道8位A/D转换器。 ⑧计算机工作正常(COP)临视系统。 ⑨可由外部设置为单片方式或扩展方式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