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27篇
  免费   5783篇
  国内免费   3757篇
电工技术   4784篇
综合类   4998篇
化学工业   5748篇
金属工艺   3060篇
机械仪表   3179篇
建筑科学   3421篇
矿业工程   2028篇
能源动力   1392篇
轻工业   4719篇
水利工程   1827篇
石油天然气   1444篇
武器工业   778篇
无线电   48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97篇
冶金工业   1756篇
原子能技术   852篇
自动化技术   6537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726篇
  2022年   1860篇
  2021年   2305篇
  2020年   1746篇
  2019年   1184篇
  2018年   1240篇
  2017年   1441篇
  2016年   1232篇
  2015年   2028篇
  2014年   2571篇
  2013年   3013篇
  2012年   3853篇
  2011年   3958篇
  2010年   3718篇
  2009年   3775篇
  2008年   3844篇
  2007年   3736篇
  2006年   3267篇
  2005年   2669篇
  2004年   1935篇
  2003年   1210篇
  2002年   1169篇
  2001年   1091篇
  2000年   905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1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10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为研究织物组织结构与复合纱线线密度对织物凉爽性能的影响,将线密度为7.4和9.8 tex涤纶分别与线密度为7.8 tex锦纶反向加捻、并线后作为纬纱,以8.3 tex涤纶/竹浆纤维50/50混纺纱作经纱,设计平纹、二上一下斜纹和透孔组织织物.测试织物的瞬间接触凉感、热湿舒适性能及织物干、湿态升温曲线,并采用凉爽温度指数对织物的综合凉爽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6种设计织物的瞬间接触凉感均高于标准,且平纹织物最好,纬纱粗细对瞬间接触凉感影响不显著;透孔织物透气性最好,且在人体出汗的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导湿散热性能.平纹织物凉爽温度指数最高,最大凉爽温度为2.8℃,综合凉爽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死亡风险预测指根据病人临床体征监测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死亡风险。对于ICU病患,通过死亡风险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做出临床诊断,以及合理安排有限的医疗资源。基于临床使用的MEWS和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针对ICU病人临床监测的17项生理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的ICU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引入多通道概念应用于BiLSTM模型,用于突出每个生理参数对死亡风险预测的作用。采用Attention机制用于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实验数据来自MIMIC [Ⅲ]数据库,从中提取3?080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16?260条记录用于此次研究,除了六组超参数实验之外,将所提模型与LSTM、Multichannel-BiLSTM、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四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准确率Accuracy、灵敏度Sensitive、特异性Specificity、AUC-ROC和AUC-PRC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AUC值达到94.3%。  相似文献   
4.
伍止超  秦姗  刘赫  程鹏 《建筑技艺》2021,27(2):64-67
从建筑工业化产品的系统论出发,聚焦建筑设计方法与策略,结合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特征,提出装配式建筑设计七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并分析其思路和相关手法.  相似文献   
5.
Ti-based amorphous metallic glasses have excellent mechanic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research hotspot of metal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As a stable, simple, efficient, and large-scal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metallic powders, the gas atomization process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of preparing amorphous metallic glasses. In this study, the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of a Ti-based amorphous powder, with high efficiency, has been realized by using gas atomization.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er, and X-ray diffraction are used to analyze surface morphology, element distribution, and phase structure, respectively. A microhardness tester is used to measure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An electrochemical workstation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corrosion behavi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prepared microparticles are more uniform and exhibit good amorphous characteristics. The mechanical test shows that the hardness of amorphous powder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preparation, which has the prospect of be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ineering reinforced materials. Further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as-prepared sample is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 study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expanding applications of Ti-based metallic glasses, especially in heavy-duty and corrosive domains.  相似文献   
6.
刘彬彬 《机械管理开发》2021,36(4):122-123,224
采煤机作为综采工作面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决定工作面的生产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工作面生产能力,在研究滚筒采煤机装煤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现有工作面采煤机的参数分别对滚筒位置参数和摇臂厚度对采煤机装煤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为后续改进采煤机的结构参数和生产过程中位置参数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变压器内部故障在线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及抗干扰性,搭建实际变压器的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变压器常见几种类型的内部故障进行详细的结构仿真,通过"场-路耦合法"构建各类型故障的ΔV-I1轨迹.同时,通过对正常绕组的测量信号设置一定的误差,构建了考虑测量误差时的误差轨迹.在此基础上,将正常时的标准轨迹、误差轨迹和各种类型的故障轨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ΔV-I1轨迹特征差异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验证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总结判断各类型故障的规则,同时针对测量误差所造成的干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二氧化硅为硬模板,采用碳化和硫化工艺制备出具有三维碗状结构的CoS_2/C复合材料.利用XRD,Raman和XPS研究了所制备材料的相组成,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价态.利用SEM和TEM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CoS_2/C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三维碗状结构CoS_2/C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可以达到466 F/g.将CoS_2/C和N-rGO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组装的水系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的电压窗口可以拓宽到1.6 V.该器件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3.6 wh/kg,功率密度达到374.5 w/kg.在3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达到了87%.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化学储能器件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电极材料。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化学稳定性好、易于调控、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能量存储系统,但仍存在能量密度低、倍率性能差等问题。本文从碳材料孔结构调控、杂原子掺杂、与金属氧化物复合三个角度,综述了构建高性能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合成策略,介绍了其在锂/钠离子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几种方法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对高性能碳基储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某选矿厂铜浮选工艺泡沫速率不稳定,精矿品位波动大,回收率不理想等特点,设计了一套浮选专家控制系统,该系统结合泡沫影像分析技术,在线品位分析技术,PID控制与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系统架构简明合理,逻辑层次清晰有效,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在不同原矿品位前提下,都能实现稳定泡沫速率,减少精矿品位波动,提高回收率等指标优化,同时药剂添加量也有明显减少。这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