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总结一次野外重大活动饮食卫生保障的针对性做法和经验,为以后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参考。从食谱审查、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及培训、采购保管、加工制作、餐饮具消毒以及留样备检等环节严格把关,强化常态食品卫生监督;科学分析餐饮环节容易导致疫情传播的风险点,从人、物、环境和预案4个方面开展督导;针对野外食品加工及人员大规模长时间野外就餐,指导餐饮单元选址开设、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保障加工用水及食材安全、保障运输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及人员就餐过程卫生、指导智能化餐厨设备使用。提高餐饮单位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保障人员的卫生法律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关注新的风险点。加强保障人员自身管理及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树立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中,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对提供安全的食物和预防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传统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耗时耗力,因此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尤为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核酸检测技术具有简便、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着重介绍近年来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核酸检测技术,包括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PCR,m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聚合酶螺旋反应(polymerase spiral reaction,PSR)、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并对其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总结,旨在为开发出简单、快速、有效、准确的检测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我国南北不同地域自备水源的水质指标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对我国南北5省边远散地域(北京郊区、黑龙江边境地域、内蒙古偏远地域、广西边境地域和云南边境地域)的317个自备水源进行采样,对浑浊度、总硬度和pH等水质指标进行分析,以高通量测序法对水样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 不同地域自备水源的水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内蒙古偏远地域的阴离子指标最大值超标严重,在内蒙古-东和内蒙古-西两组水样中SO42-最大浓度值分别为543.12和666.33 mg/L, Cl-与NO3-也存在超标情况。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5省自备水源水样的第一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为56.87%-99.38%。具有一定致病性的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在各个样品中广泛分布(1.50%-27.27%)。反硝化过程的典型菌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存在于北京、黑龙江和内蒙古水样中(2.96%-38.41%),广西和云南并未检出。北京、黑龙江和内蒙古水样中各种功能表达基因的数量远高于广西和云南水样。结论 我国南北5省自备水源在水质和微生物群落特征方面均存在差异;较之南方自备水源,北方自备水源普遍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他胺对人肝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及抗氧化通路Nrf2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人源肝细胞HepG2,氟他胺(0~50 μmol/L)给药24 h,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tDNA拷贝数和线粒体生物合成关键蛋白的表达,再通过应用基因敲降和特异性激活剂或抑制剂等技术方法进一步观察ERK1/2对氟他胺诱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及Nrf2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氟他胺可诱导线粒体生物合成,mtDNA拷贝数和ERK1/2、PGC-1α蛋白均呈现剂量依赖性上升;ERK1/2抑制和激活能改变氟他胺诱导的mtDNA拷贝数和PGC-1α的表达;Nrf2通路抑制可影响氟他胺诱导的mtDNA拷贝数和ERK1/2、PGC-1α的表达。 结论:氟他胺可影响线粒体生物合成,其机制与Nrf2介导的ERK1/2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针对辐射剂量学领域人员剂量快速评估的应用需求以及现有通用蒙卡程序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本文开发了基于GPU加速的光电耦合输运蒙卡程序Gadep。根据GPU显卡CUDA编程模型下内存、线程层次结构和执行模型中的硬件层次结构特点,对程序框架、粒子输运、步长抽样、数据结构和截面访问等进行了设计和优化。通过计算ICRP 116号成年男性参考人体素模型器官外照射剂量转换系数,对程序进行了正确性验证,和通用蒙卡程序MCNP5单核计算相比,加速效率在48~300倍。以南京放射源丢失事故人员物理剂量重建为例对该程序进行了实际应用,物理剂量重建计算结果和参考值、临床诊断结果相一致,与通用蒙卡程序MCNP5单核计算相比加速效率达到50倍以上,表明Gadep在事故剂量重建、放射诊断及治疗剂量评估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北戴河地区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现况、耐药性和遗传特征,在2021年8月分析来自北戴河地区3家食堂和自采的26份海鲜样本,检出率为38.46%。对从中分离鉴定的10株副溶血弧菌通过PCR筛选4种主要毒力基因(tdh、trh、tlh、toxR),利用BD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并对分离株做二代测序,基于核心SNP位点构建系统发育树,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表明,(菌株tlh、toxR基因携带率均为100%),所有分离副溶血弧菌均不携带tdh基因或trh基因;抗生素氨曲南耐药率为100.00%、对氨苄西林中介耐药率为100.00%,对其余16种抗生素均敏感;10株分离株都含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CARB-18,这与其耐药表型相对应;一株分离株含有毒力基因mexE,其在同类研究中少有报道;共鉴别出9种不同的序列类型;食堂分离的部分菌株与当地海洋生物分离株同源性较高,部分菌株与纳入分析的国外菌株同源性较高。上述分析提示,当地副溶血弧菌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其来源复杂,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可能存在国外副溶血弧菌污染源,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ed polio vaccine,IPV)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不同序贯免疫程序的基础及加强免疫效果。方法选择≥2月龄婴儿,分为4组:1剂IPV和2剂OPV序贯(IO-O组);2剂IPV和1剂OPV序贯(I-I-O组);3剂IPV(I-I-I组);3剂OPV(O-O-O组),以O-O-O组为对照组,分别于2、3、4月龄各接种1剂,IPV每剂悬液0.5 ml,经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OPV每剂口服1 g糖丸。均采集免疫前、完成基础免疫后1个月、满18月龄后及I-O-O组接种第1剂IPV后1个月、I-I-O组接种第2剂IPV后1个月、I-I-I组加强免疫1剂IPV后1个月受试者的静脉血,分离血清,由北京市CDC脊髓灰质炎实验室采用WHO推荐的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检测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计算各组抗体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各组研究对象的体重、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前各组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水平均低于1∶8,其中以Ⅲ型最低。完成3剂基础免疫后,I-O-O和I-I-O组Ⅰ、Ⅱ、Ⅲ型中和抗体GMT在889.20~1 193.99之间,I-I-I和O-O-O组在243.22~831.76之间;O-O-O组的Ⅰ型和Ⅲ型抗体保护率均为96.67%,I-O-O组的Ⅲ型为97.18%,其余均为100%。I-O-O组接种第1剂IPV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GMT分别为21.73、39.63和26.49,抗体保护率分别为88.10%、97.62%和84.52%;I-I-O组接种第2剂IPV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GMT分别为234.96、247.74和416.87,抗体保护率均为100%。基础免疫后1年,I-O-O、I-I-O和O-OO组Ⅰ、Ⅱ、Ⅲ型中和抗体GMT均高于I-I-I组(P0.05),抗体保护率均为100%;I-I-I组加强1剂IPV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GMT均为1 819.70,抗体保护率均为100%。结论序贯接种组抗体较单独接种IPV或OPV组高。基础免疫1年后抗体保护率仍较高,但I-I-I组需1年后加强1剂,以保持较高水平的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果汁细菌内毒素活性的方法,准确评估果汁潜在的内毒素污染风险。方法采用动态显色法东方鲎(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 TAL)试验对常见的4种果汁(橙汁、桃汁、苹果汁和葡萄汁)细菌内毒素活性进行检测,对果汁样品中的干扰因素进行识别与排除,最后使用抗增液排除β-葡聚糖等类似物质带来的假阳性结果。结果市售果汁(n=36)的细菌内毒素活性范围为0.2~209.5 EU/mL,自榨果汁(n=12)的细菌内毒素活性范围为0.4~4.2EU/mL,加标回收率范围均在50%~200%之间,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动态显色法TAL试验适用于常见的4种果汁(橙汁、桃汁、苹果汁和葡萄汁)细菌内毒素活性的检测,为果汁的健康风险评价和卫生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近红外光谱法与偏最小二乘法(PLS)结合,对生理盐水中的NaCL浓度进行快速分析,建立了最佳数学校正模型.讨论了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和主成分数对PLS定量预测生理盐水中NaCL浓度的影响,并对预测集样品含量进行预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类型饮用水(城市城区管网末梢水、楼宇水箱水和城市郊区自备井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对不同水样的pH 值、浊度、总大肠菌群等常规水质指标进行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3 种类型饮用水中,自备井水中检测出菌落总数且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同时还检测出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管网末梢水中检测出Cu2+超标。自备井水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高,楼宇水箱水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低。不同类型饮用水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3 种类型饮用水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属水平上,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远洋杆菌属(Pelagibacterium)和涅斯捷连科氏菌属(Nesterenkonia)的平均相对丰度均在楼宇水箱水中最高,其次为管网末梢水。大肠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在自备井水中检出率最高。通过微生物代谢功能分析可知,3 种类型饮用水中均发现少量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代谢途径。与管网末梢水、楼宇水箱水相比,自备井水的水质和微生物群落存在一定差异,表明自备井水更易受到外界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