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轻工业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新  俞晔  夏拥军  金俊  金青哲 《中国油脂》2022,47(12):146-149
为了估算拟卸液油到罐体积,使储油罐区有效配置罐容,避免加热液油卸入岸罐时发生溢冒事故,以进口精炼棕榈硬脂(熔点52.6℃)为例,研究了其在液态下温度变化和体积相对变化的关系,并基于体积温度系数对其在60~75℃范围内的体积进行了估算,同时实测液位和液温,求取体积和密度,计算液货质量,并采用常规密度推算法对精炼棕榈硬脂在60~75℃范围内的体积进行估算,对两种方法估算的体积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在60~75℃范围内,运用体积温度系数法求得的体积与常规密度推算法求得的体积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采用体积温度系数法估算精炼棕榈硬脂的体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基于维生素E组成的植物油掺棕榈油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测定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玉米油、棕榈油等植物油中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8种维生素E组成,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构建植物油品种识别和掺假油鉴别模型。结果 不同种类植物油中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组成差异很大,棕榈油中含高水平的生育三烯酚,这成为其区别于其他5种植物油的一个重要特点。结合PCA可以将棕榈油、葵花籽油、大豆油、橄榄油等相互区分开来。采用PCA建立了针对菜籽油、大豆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玉米油中掺棕榈油的鉴别模型,当棕榈油掺杂浓度大于等于25%时,模型可准确识别出掺假油。结论 采用正相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测定植物油中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8种维生素E组成,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可实现对常见植物油掺棕榈油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致病因子,为了定量评估由其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食品加工工艺对其控制的有效性,需利用预测微生物学模型估算食源性致病菌的相关生长或失活参数。生长延滞期是描述食源性致病菌生长的重要参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低菌量水平下细胞生长变异性使得生长延滞期更难以准确获取。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地总结了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延滞期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并介绍可作为生长延滞期生理标记的相关胞内活动,最后对生长延滞期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最大程度节省运输成本和适应贸易发展需要,提高远洋油轮载重利用率,多家国内收货人经常拼船混舱装运同品种进口植物油,分别在国内不同港口或码头分割卸货,可能造成分卸比例分割偏差。通过对张家港口岸5批远洋油轮进口植物油混舱分卸比例分割产生的偏差分析发现,分割偏差受人为误差、舱容误差、密度误差、方法误差、外在环境、船舱卸货不净、油泵等因素影响较大,据此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为规范混舱装运进口植物油分割计量和卸货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揭示不同国家大豆基本理化品质的异同点。方法 搜集巴西、美国、阿根廷、乌拉圭进口国大豆样品750份, 对其脂肪、蛋白质、水分等质量指标进行测定。基于这些指标, 对不同原产国大豆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同时探讨年份对这些差异的影响。结果 巴西大豆脂肪含量较高, 阿根廷大豆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国家大豆(P<0.0001), 乌拉圭大豆则是水分含量较高; 年份对大豆脂肪含量有影响, 但年份差异远小于地区差异。结论 不同国家大豆的质量指标具有明显区别, 本研究可为了解不同原产国大豆理化品质特点、建立大豆产地溯源技术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跨境电商因税收优惠、免于提交进口许可证、商品进口直接面向消费者等诸多优势,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随着其贸易量的增大,其安全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大,特别是进口食品,关系到民生问题。跨境电商是新生事物,国家的政策是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也在实践中摸索和探寻中。相比一般贸易进口食品,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属于政策洼地,存在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准入门槛低、企业主体责任难落实等实际问题。本文从检验检疫的角度,联系实际,分析了现阶段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监管方式,提出使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新 《中国油脂》2021,46(12):145-148
江苏张家港口岸连续进口2批印度尼西亚精炼棕榈仁油,查验发现其密度存在显著正偏差(虚高),在基点温度(30 ℃)装货港密度比海关实验室检测密度高出约0.5%,且装货港精炼棕榈仁油密度温度系数为0.000 287 353 t/(m3· ℃),远低于我国采用的植物油密度温度系数0.000 64 t/(m3· ℃),最终导致该2批货物出现重大短重,损害了收货人合法权益。通过对该案件的剖析,提出了规避短重风险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多内标校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大豆中25种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比微波消解法和直接提取法等不同前处理方式的优劣, 优化确定最佳前处理方式; 评估基体效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并选择多个合适的内标对基体效应进行校正后, 各元素含量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直接提取法无法将元素完全地从大豆中提取出来, 微波消解法具有更好的提取效率; 各元素在大豆基质中有较明显的基体效应, 测定过程中必须使用多内标进行校正。各元素加标回收率为78.27%~103.2%, 重复性为0.72%~5.62%。结论 本方法定量准确、灵敏, 适用于大豆中多种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