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605篇
  免费   23151篇
  国内免费   19251篇
电工技术   31297篇
技术理论   14篇
综合类   26366篇
化学工业   14121篇
金属工艺   6679篇
机械仪表   20176篇
建筑科学   26807篇
矿业工程   9013篇
能源动力   4262篇
轻工业   16546篇
水利工程   6879篇
石油天然气   9438篇
武器工业   3210篇
无线电   855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255篇
冶金工业   5738篇
原子能技术   2854篇
自动化技术   94794篇
  2024年   2769篇
  2023年   9321篇
  2022年   8295篇
  2021年   10467篇
  2020年   9002篇
  2019年   10628篇
  2018年   5320篇
  2017年   7794篇
  2016年   9139篇
  2015年   11245篇
  2014年   22654篇
  2013年   18347篇
  2012年   21903篇
  2011年   22885篇
  2010年   20532篇
  2009年   22387篇
  2008年   24231篇
  2007年   20608篇
  2006年   18366篇
  2005年   18960篇
  2004年   16684篇
  2003年   14048篇
  2002年   10845篇
  2001年   8591篇
  2000年   6948篇
  1999年   5113篇
  1998年   4208篇
  1997年   3727篇
  1996年   3184篇
  1995年   2734篇
  1994年   2214篇
  1993年   1611篇
  1992年   1566篇
  1991年   1381篇
  1990年   1260篇
  1989年   1256篇
  1988年   255篇
  1987年   151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机数在密码学和区块链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密码学中的安全参数生成、共识机制中的委员会重配置以及电子投票的智能合约应用等.近年来针对不依赖可信第三方的分布式随机数生成技术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基于秘密共享的方案数量最多,但普遍通信复杂度较高,而通信复杂度较低的一些方案通常牺牲了随机数的抗偏置性和不可预测性.另外,现有大多数方案基于同步网络模型,网络假设较强,与现实网络环境不符.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秘密共享的分布式随机数生成技术,抽象出不同方案的共性并兼容特殊性,以及弱化网络假设和优化通信开销.具体贡献如下:(1)提出了交互的分布式随机数生成通用构造.满足伪随机性、唯一性和鲁棒性安全目标,并使用该通用构造对一个分布式随机数生成方案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加证明其通用性;(2)设计了面向异步网络的安全分布式随机数生成方案.将现有方案O(n3)和O(f2n2)的通信复杂度降为O(fn2),将O(fn2)计算复杂度降为O(n2);(3)实现了分布式随机数仿真...  相似文献   
2.
3.
李远文 《建筑安全》2021,36(12):50-53
文章对东莞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应用模式进行重点分析,通过与其他城市的工作成效进行对比,指出东莞市"多测合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策略,以保证东莞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政策落实到位,发挥主体能动性,完善联合测绘市场管理机制,确保"多测合一"政策的相关测绘单位能够及时开展测绘工作.  相似文献   
4.
5.
基于“以学生为本”的OBE教育理念,本文对电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整个过程将专业课程体系契合学业规划以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学生参与理论、实践教学和平台搭建,在夯实其理论知识的同时丰富教学资源;在创新考核中采用“螺旋递进式”的师生互动模式,全程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能力。多年实践探索表明学生在课程实践、学科竞赛、论文发表和申报专利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5G系统将移动通信服务从移动电话、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机器通信扩展到新的应用领域,即所谓对通信服务有特殊要求的垂直领域。对使能未来工厂的5G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包括弹性网络架构、灵活频谱、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间敏感网络、安全和定位,而弹性网络架构又包括对网络切片、非公共网络、5G局域网和边缘计算的支持。希望从广度到深度,对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做透彻、全面的梳理,对其挑战做清晰的总结,从而为相关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摘 要:为了提高码索引调制(code index modulation,CIM)系统的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具有更低复杂度的单输入单输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的广义正交码索引调制(generalized orthogonal code index modulation,GQCIM)系统。CIM 系统使用扩频码和星座符号传输信息,但只能激活两个扩频码索引和一个调制符号。而 GQCIM 系统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克服了只激活一个调制符号的限制,同时充分利用了调制符号的正交性,增加扩频码索引以传输更多的额外信息位,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此外,分析了GQCIM系统的理论性能,推导了误码率性能的上界。通过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GQCIM系统的性能,对比发现GQCIM系统的理论和仿真性能一致。而且在相同的传输效率下,结果显示GQCIM系统的性能优于同样具有正交性的调制系统,如广义码索引调制(generalized code index modulation,GCIM)系统、CIM系统、码索引调制-正交空间调制(code index modulation aided quadrature spatial modulation,CIM-QSM)系统、码索引调制-正交空间调制(code index modulation aided spatial modulation,CIM-SM)系统、脉冲索引调制(pulse index modulation,PIM)系统。  相似文献   
8.
9.
内容导读目前,针对潜在6G关键技术的场景与需求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面向未来更多类型终端的智能互联与新兴服务的需求,人工智能应用于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信道估计、编译码及接收机设计,解决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自主优化,基于泛在无线感知和边缘侧的强大算力构成的多接入边缘计算,已成为6G无线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未来智能车联网、物联网、有人/无人交互、全息通信等场景下,面向未来的智能通信计算融合需求,存在许多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