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综合类   40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中生态功能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评价体系是园林绿地系统建设合理性的有效保证。本文通过对园林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全面分析,并建立了生态效益下的六个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和公式,从而得到科学的、量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指标数值。  相似文献   
22.
为了减缓XX核电站柴油机冷却水回水管道振动,在冷却水回水管与涡轮增压器间安装H型支架。通过运行时此管道系统在线实时振动应力测量与分析,评估处于松开和固紧两种情况下支架的实际减缓振动的有效性。为系统减振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3.
针对采用分步获取和经验预估的方法获取钢板弹簧Fancher模型参数时,在工程实施中会出现较大的随机性。提出了一种整体拟合方法,一次性获得所有参数,减少了计算误差。同时从微分和模型机理角度探讨了Fancher迟滞特性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通过与钢板弹簧特性实验进行对比,表明该参数拟合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很好地模拟钢板弹簧非线性迟滞特性。  相似文献   
24.
管欣  张立存  高振海 《中国机械工程》2006,17(15):1641-1644
分析了驾驶员的操纵行为特性和轨迹决策模型的基本原理,指出了由于加速度增量式划分所带来的收敛性问题和评价指标隶属函数的非严格单调所带来的稳定性问题。在介绍优化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网格优化方法建立了汽车预期轨迹决策模型,并利用严格单调Sigmoid函数建立各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消除了原有模型的不稳定和不收敛特性,为智能汽车方向决策控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模型。  相似文献   
25.
随着乡村建设的加速和推进,亳州的乡村建筑在拆旧立新中迎来了新的建筑风貌;与此同时,饱含亳州民间传统文化的乡村建筑风貌却日渐削弱甚至破坏。文章通过调查和研究亳州乡村居住建筑,系统分析其整体和单体构建传统风貌,并在调查基础上总结归纳其风貌特征,提出一定的保护策略和建议,为建设具有传统文化的亳州乡村建筑风貌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6.
增强型ABS控制系统及其对汽车侧向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员转向意图来动态调整ABS工作区域的增强型ABS控制系统。从整车纵向制动性能和侧向稳定性能协调的角度出发,根据转弯制动过程中对驾驶员转向意图的判别来动态调整内外侧车轮的制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转弯制动过程中的侧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制动近零状态和制动抱死状态下制动力矩的求解理论,开发了一种新的制动系统模型。根据制动过程中制动盘与制动钳(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运动状态,基于滑移-黏滞摩擦机理,建立了动、静两种摩擦状态下的制动力矩求解算法。开发了独立的制动模型子程序,并在ADAMS软件中进行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制动系统模型比原ADAMS中的模型可以更准确地仿真车辆平路制动停车工况和坡道制动停车工况,对于汽车的仿真分析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用于车辆动力学实时仿真的转向力输入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某样车转向系统的具体结构,建立了考虑转向系统弹性和转向齿条动力学的转向力输入实时仿真模型。模型构建了由左右转向轮轴、左右横拉杆和转向齿条组成的完备动力学系统。建立起动、静两种摩擦状态下转向系统干摩擦的求解算法,较好地描述了转向系统干摩擦内在的非线性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车辆的转向性能,描述转向干摩擦力学特性,满足实时性仿真要求,在车辆动力学的仿真分析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为了从整车角度分析悬架运动学外特性,分别利用侧倾中心模型和纵倾中心模型,推导悬架垂直变形量与加速度间力学统一公式;将悬架外特性与整车纵向及侧向加速度联系起来,并用g—g图表示,分析车体俯仰侧倾产生的悬架外特性变化;提出用前束角、外倾角以及主销内倾拖距和后倾拖距来描述悬架对车辆动力学的影响.g—g分析法能够从整车角度综合...  相似文献   
30.
汽车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优化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解决汽车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优化难题,提出用数学语言描述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的约束条件,及利用牛顿迭代法进行优化的方法.该方法能快速找出所需调整的设计变量,并能快速有效地搜索到最优解,适合于多设计变量、多目标函数的优化.针对某样车后悬架前束角及外倾角存在的问题,应用该方法对目标函数影响较大的设计硬点坐标值进行优化.结果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