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61篇
  免费   16703篇
  国内免费   10540篇
电工技术   12941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13230篇
化学工业   18305篇
金属工艺   9617篇
机械仪表   9899篇
建筑科学   11337篇
矿业工程   5264篇
能源动力   3903篇
轻工业   12297篇
水利工程   4643篇
石油天然气   6185篇
武器工业   1926篇
无线电   161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694篇
冶金工业   6573篇
原子能技术   2503篇
自动化技术   21200篇
  2024年   596篇
  2023年   2408篇
  2022年   5640篇
  2021年   7444篇
  2020年   5422篇
  2019年   3951篇
  2018年   4392篇
  2017年   4832篇
  2016年   4322篇
  2015年   6615篇
  2014年   8146篇
  2013年   9687篇
  2012年   11630篇
  2011年   12290篇
  2010年   11382篇
  2009年   10504篇
  2008年   10709篇
  2007年   10015篇
  2006年   8923篇
  2005年   7244篇
  2004年   4996篇
  2003年   3488篇
  2002年   3266篇
  2001年   2804篇
  2000年   2376篇
  1999年   1432篇
  1998年   1068篇
  1997年   769篇
  1996年   734篇
  1995年   513篇
  1994年   421篇
  1993年   338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4篇
  1977年   46篇
  1976年   90篇
  1959年   23篇
  1951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延龄草苷为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来源于中药延龄草,为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通过两种方法合成延龄草苷:Koenigs-Knorr法,以溴代糖为糖基供体,以碳酸银作为催化剂,将薯蓣皂苷元与溴代-α-D-四乙酰葡萄糖成苷合成延龄草苷;三氟化硼-乙醚催化法,全乙酰葡萄糖作为糖供体,将薯蓣皂苷元与α-D-五乙酰葡萄糖成苷合成延龄草苷.合成产物和中间体的结构经1H-NMR和13C-NMR法确认.比较两种合成方法:Koenigs-Knorr法路线较长,步骤略为繁琐,收率较高,为74.7%;三氟化硼-乙醚催化法路线较短,反应迅速,成本更低,但收率较低,为34.9%.采用的两种方法均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可为延龄草苷的广泛应用提供物质保证,并为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2.
荧光素酶反应体系是利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喷气燃料微生物污染的关键.为了获得最佳的酶反应体系,本研究以ATP标准物质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荧光素酶、荧光素和Mg2+的最佳使用量.结果表明:荧光素酶、荧光素和Mg2+的最佳使用量依次为0.05 mg·mL-1、0.08 mg·mL-1和5 mmol·L-1.通过考察Mg2+与ATP相互作用对荧光反应的影响发现,ATP在与荧光素酶之前预先与Mg2+结合,可以提高荧光反应的效率,使相对发光强度有所增加.相比于传统的培养法和HY-LITE JET A1燃料试验,优化的荧光素酶-荧光素反应体系提高了检测效率、大幅度降低了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993.
吕扬洲  段志海  贺美  田磊 《当代化工》2021,50(4):771-774
研究并合成一种昔康类非甾体抗炎药——4-羟基-2-甲基-N-(5-甲基-3-异噁唑基)-2H-1,2-苯并噻嗪-3-羧酰胺-1,1-二氧化物(伊索昔康).以糖精钠(1)和氯乙酸甲酯为原料,经取代、重排扩环、甲基化反应生成4-羟基-2-甲基-2H-1,2-苯并噻嗪-3-羧酸甲酯1,1-二氧化物(4)中间体,化合物(4)与5-甲基-3-异噁唑胺发生酰胺化反应生成伊索昔康(5).目标产物总收率为64.6%,纯度达100%,其结构由1H-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994.
范壮  程五一  刘鹏  王凯 《当代化工》2021,50(4):949-952
根据目标管道的实际情况,将目标海底管道分为平台立管段、海域管段、人工岛登陆段3段,确定了第三方损坏、腐蚀、制造与施工缺陷、误操作4个一级风险因素,细化二级风险因素,建立了包含23个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数和相加的方法进行改进,把各项风险分值进行归一化处理,量化至0~1之间,基于布尔代数,运用故障树的逻辑或原理,计算失效概率和泄漏影响系数,得到改进后的海底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模型,解决了传统模型中的风险值相加导致的风险遮蔽问题.  相似文献   
995.
郭宇璇  朱瑶  王楠  郭笑彤  何玲玲 《当代化工》2021,50(6):1328-133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钨酸镁(MgWO4)半导体催化剂,并使用金橙II为有机污染物模型研究了其声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MgWO4具有良好的声催化活性,可显著提升超声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而且MgWO4具有优秀的可重复利用性能.同时,MgWO4催化超声降解金橙Ⅱ的机理研究表明,产生的活性物质如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空穴(h+)是声催化降解金橙II的主要原因.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gWO4作为声催化剂用于处理有机染料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刘鹏  张彬奇  张启龙  陈毅  贾立新 《当代化工》2021,50(6):1479-1483
渤海湾旅大C油田地下稠油储量规模较大,其馆陶组西块是国内海上首个稠油规模化热采示范区块.针对该区块地质条件复杂、浅层气发育、地层承压弱且断层多、漏失严重、水泥石抗高温性能不足等一系列难题,采用颗粒级配技术,室内研究形成了满足抗350℃高温的热采水泥浆体系配方,经过配套的固井工艺优化措施,成功指导了旅大C油田10井次的现场施工作业,固井后测声幅质量平均合格率达到89.1%,有效封固了浅层气层,降低了漏失风险,保证了热采井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997.
直流故障具有影响范围广、故障电流大的特征,已成为制约直流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通过配置双极性子模块实现直流故障穿越,但相比于基于半桥子模块的拓扑,其建造成本与运行损耗均大幅增加。为寻求兼顾硬件成本、运行效率与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拓扑,首先通过拓扑抽象定义与模块配置约束,遍历并推导出4大类共13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拓扑;进而优选出T型桥臂交替多电平换流器,并提出桥臂移相导通调制,实现其高效功率变换与直流故障穿越的兼顾;最后,计及硬件成本、运行损耗、可靠性与可实现性等维度,对各类具有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拓扑进行了系统性对比,为具有故障穿越能力需求的交直流变换场景提供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拓扑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铈(Ce)基脱硝催化剂成为低温脱硝领域的研究热点,按载体类型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二氧化钛载体催化剂、分子筛载体催化剂、活性炭及氧化铝载体催化剂等。按催化剂种类分别介绍了掺杂改性、制备工艺、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阐述了可能的原因机理。目前,铈基催化剂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工业化应用尚存在问题,尤其作为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中心堵塞问题更加突出,并且催化剂成本较高。未来可从催化剂制备工艺入手解决催化剂成型问题,以实现工业应用。同时探讨催化剂中毒机理,进一步提升其抗中毒能力。另外,寻求适宜的材料与铈掺杂组合,达到高效脱硝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99.
综述了近年来无机超细粉体改性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已在锂电隔膜改性上商业应用的Al2O3和AlOOH对传统聚烯烃膜和新型静电纺丝膜的改性方法和改性效果,随后又对常规无机材料TiO2和SiO2粉体对锂电隔膜的改性进行了叙述,最后对BN等非常规隔膜改性无机材料进行了简介;总结和讨论了无机材料改性后隔膜的组分、结构和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无机材料改性锂电池隔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0.
胡源  薛松  张寒  张桦  冯昕欣  唐程辉  林毅  郑鹏 《中国电力》2021,54(10):204-210
2019年以来,委内瑞拉、阿根廷、美国、印尼、英国等多国相继发生多起大停电事故,电网安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舆论热点。通过梳理近30年138件主要大停电事件,发现2008年后大停电进入高发期,主要经济体是大停电事故的“重灾区”。自然灾害原因占比56%,影响范围相对明确可控;电力管理体制原因占31%,易与其他诱发因素伴发,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影响,可能危害到整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安全;意外或人为事故原因占10%;网络攻击成为新兴原因占3%,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强、防御难度大、物理伤害大等特点。深入剖析4类大停电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中国国情和网情,提出防范中国大停电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