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86篇
金属工艺   7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辽河油田采用化学驱与深部调驱技术提高原油产量时,采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显著,污水指标严重超标。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在含聚污水处理中,曝气处理工艺有常规处理工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鉴于此,在实验室进行了含聚采出液曝气试验研究,以辽河油田含聚采出液为例,分析曝气对含聚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在现场取样试验,从曝气形式的选择、曝气器的布置、气泡直径及气水比等方面,研究曝气对含聚采出液处理效果的影响,指出盘式曝气器更适用于含聚采出液的处理,且气泡最佳直径为1.8~2.5 mm;另外,含聚采出液采用合适的预脱水剂处理后曝气可产生明显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2.
姚薇  李明军 《电气技术》2011,(11):67-69,83
雷电是自然界中普遍的现象,它是由于雷雨云中电荷放电而产生的复杂的自然现象,也是一种会造成严重灾难的自然现象。根据气候、卫星及闪电定位仪观资料估计表明,在任一秒,全球表面上连续发展着大约100个雷电。雷电放电过程同时出现三种物理现象: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辐射感应。对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仅依靠传统避雷针等直击雷防...  相似文献   
43.
丁二烯本体聚合及与异戊二烯的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负载钛催化剂引发丁二烯本体聚合合成高反式-1,4-聚丁二烯的条件,如催化剂组成、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聚合过程和催化效率的影响.在Al/Ti摩尔比为70,30℃,8h条件下,在Ti/Bd(摩尔比)为(1~2)×10-5时,丁二烯的本体聚合具有最佳催化效率,聚丁二烯的反式-1,4-结构摩尔分数为99%.并对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的共聚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发生了共聚合.  相似文献   
44.
姚薇  薛红兵 《石油机械》2000,28(C00):72-74
对油井实施聚合物驱后,采出液的粘度增大,油水混合物体系的稳定性增加,油水分离较常规水分离更加困难。在聚合物对采出液油不分离特性影响的室内试验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现场试验,分析除油旋流器在注聚含油污水中的分离性能,测试了除油旋流器的进出水油滴粒径分布,结合进出水含油浓度,绘制了除油放心流器级效率曲线及水力特性曲线,试验表明,除油旋流器用离心泵供液时,分离性能较单螺杆泵供液时略有下降,但仍可工业应用所  相似文献   
45.
采用负载钛-三异丁基铝催化体系合成高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控制单体初始配比中丁二烯摩尔分数10%-20%,在适宜的聚合条件下所得共聚物Tg约-73℃,Tm约30℃,共聚物中丁二烯链节反式-1,4-结构摩尔分数大于90%,异戊二烯链节反式-1,4-结构摩尔分数大于98%,50℃溶液共聚合的竞聚率为5.7,0.17。  相似文献   
46.
用球磨法制备的SiO2负载TiCl4催化剂进行丁二烯溶液聚合,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球磨48h,负载钛质量分数4%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效率;SiO2在负载TiCl4前用适量Al(i-Bu)3处理,或将球磨法制备的TiCl4/SiO2催化剂与适量Al(i-Bu)2Cl在100℃下反应1h,均能大幅度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在40~50℃下,聚合按溶液淤浆聚合形式进行,产物为低顺式聚丁二烯。  相似文献   
47.
采用TiC l4/MgC l2-A l(i-Bu)3催化剂合成聚1-丁烯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不同单体浓度、催化剂浓度和反应温度下及催化剂陈化后的聚合动力学。结果表明,聚合初期聚合速率与单体浓度和催化剂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在20~40℃,聚合的表观活化能为14 kJ/mol,聚合的速率方程为Rp=kp[Ti][B t];0℃陈化催化剂的1-丁烯聚合速率较非陈化时快。  相似文献   
48.
以负载钛体系(简称Ti)为主催化剂,三异丁基铝(简称Al)为助催化剂,加氢汽油为溶剂,通过1-丁烯(Bt)与1-己烯(He)共聚合成了新型无规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单体摩尔比、Ti/(He Bt)(摩尔比)、Al/Ti(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转化率、催化剂效率(CE)、聚合物的特性黏数([η])及其在CH2Cl2中不溶物含量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t与He最佳共聚合条件为He/Bt0·25,Al/Ti400~500,Ti/(He Bt)3×10-5~4×10-5,反应温度40~50℃,反应时间4h。随着共聚单体中He初始含量、Ti/(He Bt)的增加,共聚物的[η]增大;随着Al/Ti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共聚物的[η]减小;随着Al/Ti的增加及反应温度的升高,共聚物在CH2Cl2中的不溶物含量下降;随着Ti/(He Bt)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共聚物在CH2Cl2中的不溶物含量增大;He的加入降低了聚1-丁烯(1-PBt)的立构规整性和1-PBt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49.
用自制TiCl_4/MgCl_2-Al(i-Bu)_3催化体系,合成1-丁烯/1-己烯共聚物(PBH,1-己烯摩尔分数为30%),再以PBH作为CaCO_3的载体[m(CaCO_3)/m(PBH)为2]填充聚丙烯(PP)。与纯CaCO_3填充体系相比,有载体的CaCO_3填充PP的韧性明显增大,冲击强度提高2倍以上,断裂伸长率提高10倍以上,但刚性有所下降。PBH作为CaCO_3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硫化与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考察了交联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合成TPI能用普通不饱和橡胶的硫化体系─硫磺/TETD交联,随着流磺用量的增加,交联密度提高,结晶度和结晶速度降低,相应热刺激温度降低,当硫磺用量小于0.75份时,表现为热塑性;当硫磺用量大于2.0份时,室温下为弹性体;当硫磺用量在0.75~2.0份范围内,为热致弹性体,可作为形状记忆材料,其热刺激温度在30—50℃。硫磺用量大于2价时,材料难以结晶,屈服强度消失,热刺激温度低于室温,主实表现在弹性体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