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4篇
金属工艺   109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备有拉伸装置的 S—550型扫描电镜上对粒状贝氏体组织的微观变形及断裂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讨论了影响粒状贝氏体组织中各相变形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52.
上海市第三建筑发展总公司在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新世纪商厦工程中成功地运用了大面积、无支撑的深基础施工技术,使该地下工程工期明显缩短,为超大面积工程在较短期内高标准完成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1 工程特点 新世纪商厦工程的特点是“大、深、紧”,即面积大:建筑面积为144800m~2,地下建筑占地面积为12900m~2;基础深:地下2层;基础埋置深度分别为—9.50~—12.10m;工  相似文献   
53.
低碳Mn系水淬贝氏体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第二代Mn系空冷贝氏体钢合金体系,即低碳Mn系水淬贝氏体钢,为高强结构钢调质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给出了试验钢在水淬工艺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试验钢中将依次出现粒状贝氏体/仿晶界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马氏体组织,马氏体组织;与传统淬火钢27SiMn相比,试验钢具有突出优良的淬透性,韧性,切削性能,可以水冷,不需要油冷;直径300 mm的圆柱淬火后可得到粒状贝氏体组织,试验钢经中低温回火后,屈服强度大幅上升,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在300℃回火后具有最高的屈服强度,1/2半径处,σh~900 MPa,σ0.2~630 MPa,AKU(-20℃)~60 J,屈强比约为0.7;试验钢经高温回火后,将析出粒状碳化物,冲击韧度大幅上升,AKU5~65 J.  相似文献   
54.
钢中贝氏体相变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简要地总结了国内近年来在贝氏体相变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发现钢中的贝氏体超精细结构;(2)贝氏体表面浮突完全由贝氏体铁索体长大过程中形变产生,单一超亚单元对应的浮突呈帐篷型;(3)贝氏体铁索体宽面上存在三维巨型台阶,在近N—W关系下相变单元宽面接近(335)f,为扩散型界面;(4)发现钢中贝氏体碳化物在α/γ界面的γ侧形核并向奥氏体内生长;(5)建立了贝氏体激发形核一台阶长大模型,理论计算表明这种机制是合理的,它成功地解释了贝氏体的多层次复杂结构,以及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等不同形态的形成原因等。  相似文献   
55.
1INTR0DUCTIONThemasteralloyisusuallyusedt0refinethecommercialaluminumalloy.AstotheAl-Tibinarymasteralloy,C....l.y['jproposedtheperitectictheorybasedontheperitecticreactionintheAl-TiphasediagramasL TiAl3=a(Al).Theperitectictheorysuccessfullyex-plainedtherefiningbehaviorofAl-Timasteral-loyanditwaswellacceptedbyalot0fre-,....h...[2'3].Withthepresenceofboron,Al-Ti-Bmasteralloyhasawellenhancedperf0r-manceinthegrainrefiningthanAl-Timasteral-loy.Sincethefactorsaffecteds0lidificationpro-ces…  相似文献   
56.
变形对中间合金细化剂组织及细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挤压变形对铸态Al-Ti,Al-Ti-B和Al-Ti-C中间合金的微细胞及其细化性能的影响,变形引起铸态中间合金中的Al3Ti相断开,并使团簇状TiB2和TiC粒子趋于分散。变形使3种铸成中间合金的细化性有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原因。  相似文献   
57.
稀土、钛复合变质剂对贝氏体钢铸态晶粒细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研究了稀土、钛复合变质剂对锰硅硼贝氏体铸钢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稀土、钛复合变质处理后,贝氏体铸钢中形成大量的高熔点化合物,尺寸约10 ~25μm 。这些高熔点化合物作为非均匀形核核心,增加了液固相变形核位置,使铸态晶粒尺寸明显减小,为变质前的1/3 ~1/2 。经扫描电镜( S E M) 、能谱( E D S) 和 X 射线衍射分析( X R D) 表明,高熔点相为稀土氧化物( La , Ce)2( O, S)3 和碳、氮化物 Ti( C, N) 。根据错配度理论计算表明,上述稀土氧化物( La , Ce)2( O, S)3 、碳氮化物 Ti( C, N) 的某些密排面与贝氏体铸钢δ相的密排面具有很低的错配度,分别为6 % 和79 % 。上述高熔点相的密排面可作为δ相形核的界面,促进贝氏体铸钢的非均匀形核,使铸态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58.
对连续冷却条件下的贝氏体离心铸管实物进行了组织、性能及微区成分的分析研究。贝氏体离心铸管具有高的整体硬度,φ180mm×12mm×5000mm的铸管硬度为44~47HRC,ak≥8J/cm2。其金相组织以贝氏体为主,并复合有回火马氏体及少量残留奥氏体。同时发现,若在铸造后连续冷却的基础上,重新加热得到的BM组织具有更高的冲击韧度,ak≥15J/cm2(8mm×8mm×55mm无缺口试样)。该贝氏体离心铸管的耐磨性是16Mn钢无缝管材的5倍,现场使用寿命较16Mn钢提高2倍。  相似文献   
59.
贝氏体三维形态及组织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较高分辨率条件下,用双磨面方法研究了贝氏体亚结构的三维(3-D)形态,发现上贝氏体及其亚片条的三维形态呈板条状。下贝氏体及其亚片条的三维形态呈片状,下贝氏体亚单元为块状。上,下贝氏体之间在三维形态上无明显界限。在存在过渡型的中间态贝氏体,其形态介于上、下贝氏体之间,这说明上、下贝氏体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用激发形核-台阶长大理论分析了上、下贝氏体组织形态演化机理,并提出演化过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国内贝氏体钢高强高韧辙叉、高锰钢及国外同类产品的情况.阐述了贝氏体钢高强高韧辙叉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寿命,成本更低廉,可焊性好等优点.现已成功应用于京广和京沪铁路线,并指出其性价比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工业化前景和国内外市场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