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Freeman-Carroll法是用来计算固体物质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较为常用的方法,本文对该法进行了改进,对转化率d求算公式进行了微分变换,发现dα/dT与dα/dw,满足一简单的数学关系式,而通过这一关系式可解决Freeman-Cart011求算动力学参数不准确的问题,对于一般的固体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具有普遍的意义。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计算Mg(OH):热分解活化能E为122kJ/mol,反应级数n为0.68。  相似文献   
12.
对GCr18Mo钢轴承套圈端面磁痕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中原有不均匀分布的带状碳化物是产生此类磁痕的唯一原因,且沿材料流线及锻造流线分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G20Cr2Ni4A渗碳钢经渗碳、二次淬火及不同条件的深冷处理后力学性能,同时对比了其全渗碳试样及未渗碳试样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深冷处理时间的延长,残余奥氏体含量下降,渗碳层的表面硬度得以提高;同时深冷处理可提高其材料的抗拉强度,减少渗碳钢的冲击功。  相似文献   
14.
氮杂环鎓盐协同辐射引发阳离子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氮杂环鎓盐协同γ射线引发氧化环己烯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在研究阳离子聚合阻聚剂、不同气氛条件及聚氧化环己烯分子量和分布后,认为在反应体系中鎓盐氧化射线产生的自由基成为阳离子,并向体系贡献弱亲核性阴离子而引发氧化环己烯阳离子开环聚合。讨论了不同极性溶剂对该聚合反应的影响,同时初步研究了引发此聚合反应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浐河滨河花园Ⅲ期工程,针对该高层建筑基底位于含有软弱下卧层的卵石层,讨论了关于地基持力层为卵石层的高层地基处理问题,以期对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时对武警部队应急反应要求高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最短路径算法,并结合实际的地理环境、路况信息和武警部队的出警特点,整合已有GIS系统,设计了基于该算法的警力调配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0Cr15Mo2VN含氮不锈轴承钢中的锻造退火孪晶碳化物组织、淬回火后的孪晶碳化物及淬回火后的断口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40Cr15Mo2VN含氮不锈轴承钢锻造退火后的孪晶碳化物在随后的淬回火过程中不能消除,并且该组织使材料的断裂模式发生改变,脆性增加,应视为缺陷组织。  相似文献   
18.
硅烷憎水剂防腐是钢筋混凝土防护技术的一种,已经在许多工程上得到应用;但在硅烷憎水剂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意见分歧.文章总结了这些分歧并进行了探讨.首先,在介绍硅烷憎水剂的防护机理及其在国内外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分析了使用硅烷憎水剂的混凝土结构在抗光老化、表面憎水性、抗氯离子渗透、抗冻融和抗碳化等方面表现出的耐久性问题;然后,探讨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潮湿程度、涂装前混凝土表面碳化层和水泥浆的打磨处理、环境温度和风速等因素对涂装效果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配水器间距小于8 m的薄夹层细分注水井测调一体化问题,同时减少多级分注井测调仪与可调堵塞器的井下对接和测调次数,降低风险,提高测调效率和成功率,研究了一种以双层可调堵塞器和双层测调仪为核心的双层同步测调一体化技术。这项技术与可重复坐封式封隔配水器配套使用,可实现薄夹层细分注水井测调一体化,同时通过一次对接完成两层注水量调配。现场试验表明:平均2 h可完成1口一级两段分注井测调,效率较常规偏心测调一体化提高50%;最小配水间距可达2.1 m,实现了测调一体化技术在薄夹层细分注水井应用的新突破。注水井双层同步测调一体化技术是一项高效经济的注水井测调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锰系高温磷化处理的铁路货车轴承零件表面磷化膜形貌,从表面洁净度和热处理组织状态两方面分析了磷化处理工序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