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87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含油废水气浮处理药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国内外石油和石化行业含油污水气浮处理药剂的作用机理,种类以及使用性能的近期研究与应用进展,与无机浮选药剂相经,级机浮选药剂具有产生的浮渣量少,效率高等优点,其研究,开发与应用在我国还应得到进一步重视,一些阳离子型共聚物单体的规模化生产问题还有待解决,未来水处理浮选药剂应向多功能,高效,广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 ,有机氧化合成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氧化方法 :在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 ,以N2 O作羟基化剂 ,直接将苯气相氧化为苯酚 ;钛硅分子筛催化剂一步催化丙烯与H2 O2 反应生成环氧丙烷 ;以分子氧为氧源 ,在水 /有机两相体系 ,催化四氢萘的自动氧化 ,α -四氢萘酮的选择性为 6 8% ;利用水在阳极产生的活性氧直接使丙烯环氧化生成环氧丙烷 ,实现了以电子代替H2 O2 催化丙烯环氧化。新方法与使用有毒或腐蚀性的反应物和产生大量废弃物的传统工艺相比较 ,更加接近绿色化学所提出的目标。对催化体系和过程的深入研究 ,新的高效催化剂的开发 ,将推动绿色化学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3.
姜恒  宫红  苏婷婷 《化学世界》2005,46(11):652-654,643
采用红外光谱法、热重法及热重.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剖析一种铝合金窗体隔热材料的主要成分。通过对该铝合金窗体隔热材料的FTIR和TG-FTIR及其在空气条件下的焙烧产物的红外谱图进行解析和检索,推断出它的主要成分是尼龙6和玻璃棉。同时在不同的热分解气氛下,利用TG和DTG曲线及不同分解温度下的气体产物红外谱图及红外三维图分别描述此铝合金窗体隔热材料的热分解行为。  相似文献   
54.
钨酸经400℃焙烧3 h后得到的三氧化钨催化剂可有效地催化氧化苯甲醇生成苯甲醛。WO3、苯甲醇和H2O2的摩尔比为1∶100∶147,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 h,苯甲醇的转化率为87.5%,苯甲醛的选择性为96.8%。WO3催化剂经重复使用5次后仍然保持较好的催化活性。通过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反应后的催化剂主体相保持不变,但生成一部分水合氧化物,推断反应过程中催化活性物种为过氧化钨酸。  相似文献   
55.
宋志国  王敏  姜恒  宫红 《粮油加工》2007,(12):74-76
以植物油(大豆油和蓖麻油)和甲醇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K2CO3、KOH、Na2CO3、四丁基氢氧化铵等一系列的催化剂,研究发现以K2CO3为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效果较好.当植物油200 mL(185 g,约0.25 mol),油醇摩尔比1∶4,K2CO3用量4 mol%(占油的摩尔份数),60 ℃下搅拌0.5 h,产率95%~98%(基于植物油),并获得副产品甘油.  相似文献   
56.
制备了一种负载NiO纳米粒子的ZnO纳米花杂化材料,并对其进行了XRD分析、形貌分析及气体传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表面负载的NiO纳米粒子调节了ZnO纳米花的导电通道;与纯ZnO材料相比,NiO负载量优化后的异质结气敏材料对二甲苯的响应值提高了3.3倍;传感器的选择性得到提高,响应时间缩短。从更广泛的角度提出了通过引入表面异质结构进行功能化修饰高性能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宋志国  王敏  姜恒  宫红 《工业催化》2008,16(1):48-50
溴化钾作为工业生产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副产品,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与苯甲醇进行反应合成苄基溴。考察了反应条件,确定较佳工艺为:溴化钾0.1 mol,苯甲醇0.08 mol,浓硫酸5 mL,水2.5 mL,回流反应4 h分离,收率高达94%。粗产品经气相色谱分析证明纯度较高,产品经IR和折光率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8.
李太衬  姜恒  宫红 《中国钨业》2009,24(2):40-43
无需酸性配体、相转移剂,以30%H2O2为氧源,甲醇为溶剂,单独使用三氧化钨催化氧化环己醇制环己酮,可达到较高产率。当三氧化钨用量为1 mmol,甲醇5 mL,(WO3)∶(环己醇)∶(H2O2)的摩尔比为1∶100∶150时,温度90℃,反应3 h,环己酮的产率达88.0%。WO3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环己酮的产率仍可达80%以上。并用FTIR分析证明了三氧化钨催化氧化环己醇制环己酮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结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59.
以工业氢溴酸[w(HBr)=48%]与β-苯乙醇为原料,浓硫酸[w(H2SO4)=98%[为催化剂,合成了β-溴乙基苯.较优的反应条件:n(β-苯乙醇):n(工业氢溴酸):n(浓硫酸)=1:1.15:0.94,100~110℃反应3 h,分离产率高达98.2%.放大及重复实验也得到了较高且稳定的产率,说明该方案具有很好的再现性和重复性,粗产品经气相色谱分析证明无副产物.  相似文献   
60.
薄层层析法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红  于大勇 《化学世界》1999,40(1):41-43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不同沸点的有机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于低沸点的化合物,由于样品在点样和展开过程中挥发损失的原因而不能进行显色处理,从而无法进行测定。只有当有机化合物的沸点较高时才有可能用薄层层析法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