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1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白灵菇副产物加工沙拉酱,既可以提高白灵菇的利用价值,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利于环境保护.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沙拉酱风味的砂糖、食盐、白醋以及白灵菇副产物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通过感官评价、显微图像、色度分析、质构测定分析了不同黄原胶浓度的影响,最终确定配方为:355 g色拉油、355 g可溶性固形物为3%的副产物配置的25 g/kg黄原胶溶液、140 g蛋黄、38 g白砂糖、10 g盐、90 g 9°的食用白醋、9 g芥末、1.0 g谷氨酸钠、1.2 g白胡椒粉、0.05 g特丁基对苯二酚、0.75 g山梨酸钾.此配方加工的沙拉酱味道鲜美、酸甜适宜、乳白色、流散缓慢、组织细腻、无纹裂及油水现象,整体接受度较好.  相似文献   
22.
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经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后的受弯性能,设计4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试件和1根不加固的对比试件. 5根试件均为工字形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采用四点弯曲静力加载.锚固装置为自主研发的装配式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系统,碳纤维板与钢梁之间的锚固主要依靠端部锚具,并辅之以专用环氧胶的黏结作用.试验中考虑碳纤维板的加固量和预应力水平两种因素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载全过程截面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增大碳纤维板的加固量能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增大碳纤维板的预应力有助于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屈服承载力,对结构抗弯刚度贡献有限;破坏阶段碳纤维板有断裂和剥离两种形式,其强度利用率可达到80%以上.所采用的锚固系统锚固力大、可靠度高,工程实用价值大;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弯承载力,是一种补强效果很好的主动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设计了3根6.2 m箱形组合截面的两跨连续梁试件,包括2根加固梁和1根对比梁。碳纤维板布置在负弯矩区混凝土板顶面,通过新型装配式预应力锚固系统进行后张有粘结加固,2根加固梁的预应力水平分别为20%和35%。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负弯矩区,中支点截面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9.4%和28.5%,且抗裂性大幅增强;碳纤维板加固可限制裂缝的形成、发展,减小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同时提高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能力;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最后,提出了连续组合梁中支点截面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4.
酶联合挤压豌豆蛋白肽的分离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旨在应用响应曲面实验设计优化酶联合挤压豌豆蛋白酶解条件,以期得到最优的抗氧化肽和准确的酶解预测模型,并分离得到具有高自由基清除率的豌豆蛋白抗氧化肽。以含水量为30%的豌豆蛋为原料,以O_2~-.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曲面设计优化中性蛋白酶挤出物的酶解条件,得出酶解最佳条件为:加酶量12.23%、温度40.23℃、pH 6.99、底物浓度6.92%。在此条件下,O_2~-.清除率为75.93%。采用透析和高效液相相结合的方法,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及分子量的确定。分离得到小于1 ku、1~3.5 ku、3.5~7 ku和大于7 ku的酶解液。经测定发现分子量小于1 ku的酶解液抗氧化活性最强,达78.31%,其分子量集中在200~800 u左右,为2~8肽。经验证,所建模型预测准确可靠,酶解产物抗氧化性高,可为相关生产和工艺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价值。透析可显著提高肽的自由基清除率。  相似文献   
25.
毕继红  乔浩玥  关健  王剑 《工程力学》2018,35(4):168-175
基于滑移理论,推导耦合的水膜运动方程和斜拉索运动方程,得到了可用于分析任意横断面外形斜拉索的风雨激振理论模型;并建立带有两个纵向肋条的斜拉索外形,通过对方程组进行求解分析水膜形态、斜拉索升力及斜拉索振动响应之间的相互联系,探究其减振机理。结果表明:带有两个肋条的斜拉索虽不能抑制上水线的形成,但与圆形横断面斜拉索的相比,使上水线厚度变薄,并且阻碍水线沿斜拉索表面的周期性滑落,扰乱其与斜拉索振动的频率相关性,使得斜拉索升力周期性特性减弱,从而抑制斜拉索在横风向的大幅度振动,阻碍风雨激振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6.
鉴于传统的基因选择方法会选出大量冗余基因从而导致较低的样本预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和微粒群优化的基因选择算法。首先采用聚类算法将基因分成固定数目的簇;然后,采用极限学习机作为分类器进行簇中的特征基因分类性能评价,得到一个备选基因库;最后,采用基于微粒群优化和极限学习机的缠绕法从备选基因库中选择具有最大分类率、最小数目的基因子集。所选出的基因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在两个公开的微阵列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一些经典的方法,新方法能够以较少的基因获得更高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27.
研究氯化钠、蔗糖和碳酸钠对芡实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测定了不同质量分数氯化钠(1%、2%、3%、4%、5%)、蔗糖(4%、8%、12%、16%、20%)和碳酸钠(0.5%、1.0%、1.5%、2.0%、2.5%)对芡实淀粉的糊化温度、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氯化钠、蔗糖和碳酸钠均提高了芡实淀粉的糊化温度。原芡实淀粉透明度为1.3%,氯化钠的加入降低了透明度,而蔗糖和碳酸钠则提高其透明度。氯化钠、蔗糖和碳酸钠均增加了芡实淀粉糊的膨胀度和溶解度,并均降低其冻融稳定性。在凝沉性方面,三者表现不一,低含量的氯化钠(1%~3%)和碳酸钠(0.5%~1.5%)均有利于芡实淀粉糊的稳定;高含量的氯化钠(4%~5%)和碳酸钠(2.0%~2.5%)均促使淀粉糊凝沉增加,降低稳定性;而蔗糖则提高了芡实淀粉糊的凝沉稳定性。由此可见,在芡实淀粉糊化过程中,氯化钠、蔗糖和碳酸钠三者对其糊化特性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8.
含氟抗凝血杀鼠剂的合成与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羟基香豆素为起始原料,融合急性杀鼠剂氟乙酰基的急性优点,经7步反应制得合成新型抗凝血杀鼠剂M,N,S,并制成0.005%毒饵,进行15d药效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抗凝血杀鼠剂M的总收率以氨基苯乙酮计算为22.03%,新型抗凝血杀鼠剂N的总收率以4-溴联苯计算为27.41%,新型抗凝血杀鼠剂S的总收率以4-溴联苯计算为18.23%。用新型抗凝血杀鼠剂M,N,S毒饵15d,大小白鼠的死亡率均为100%,LD50分别为0.718mg/kg,0.693mg/kg,0.762mg/kg摄食系数分别为:0.84,0.72,0.85。因此,新型抗凝血杀鼠剂M,N,S,对大小白鼠具有良好的药效,现场实验表明它们具有使鼠死在洞外,易于清理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而且在解决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回收利用这个问题上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王肖莉  薛淑静  周明  李露  程薇  关健  杨德 《食品与机械》2015,31(4):35-37,71
以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亮度L*、绿红值a*、蓝黄值b*为评价指标,研究食用菌水解酶A01、食用菌水解酶A02、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6种酶对白灵菇预煮液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6种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极显著变化(P0.05),其中中性蛋白酶的效果最好,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55.0%;酶解液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极显著变化(P0.05),其中纤维素酶使白灵菇预煮液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41.28%;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可以明显提高预煮液的L*值;风味蛋白酶降低预煮液的a*值幅度最大;中性蛋白酶使预煮液的b*值加大,其余的酶均降低了预煮液的b*值;以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比较酶解效果,得出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0.
关健  张前超 《西部广播电视》2013,(11):152-152,15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更加成熟,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众多娱乐。作为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数字化广播电视在当前的数字产品应用中占据着重要角色,尤其是随着网络不断的快速发展,它的重要性更加显现出来。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的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具有的特征以及优势,并介绍了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一些技术特性,有利于更好的理解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