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电泳沉积在Ti6A14V钛合金表面制备了以生物玻璃(BG)为中间层,BG与氟取代磷灰石(FHA)复合粉末为表层的BG/BG—FHA涂层。通过XRD、SEM、EDS和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对BG/BG—FHA复合涂层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涂层结合力进行了分析,优化了涂层的热处理制度,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实验研究了涂层的体外...  相似文献   
62.
CoCrMo合金表面掺金属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结合阳极型气体离子源技术在CoCrMo合金表面制备掺钨类金刚石薄膜(WDLC)和掺钛类金刚石薄膜(Ti-DLC)。利用努氏显微硬度计、结合力划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表面形貌仪和洛氏硬度计表征膜层的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分析磨损形貌,探讨薄膜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2种薄膜均具有典型的DLC薄膜特征,W-DLC薄膜的硬度、结合力和摩擦磨损性能均优于Ti-DLC薄膜,更适合于CoCrMo合金的表面强化处理;CoCrMo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而Ti-DLC/CoCrMo和W-DLC/CoCrMo的磨损机制以滑动磨损为主伴随极少量的磨粒磨损;经DLC薄膜处理,摩擦因数从CoCrMo合金的0.578降低到0.2以下,磨损率也降低了2个数量级,大幅度地提高了CoCrMo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63.
将Li2CO3和电解二氧化锰混合球磨,得到尖晶石(LiMn2O4,简称为LMO)的前驱体,采用化学沉积法在前驱体的预烧产物表面包覆Al(OH)3,然后在750℃/6h条件下煅烧,得到Al2O3/LiMn2O4复合粉末(称为Al2O3预包覆,包覆粉末记为P-LMO);同时采用传统方法,在前驱体的煅烧产物(LiMn2O4粉末)表面包覆Al(OH)3,然后在300℃/3h条件下热处理,得到Al2O3/LiMn2O4复合粉末(称为煅烧包覆,复合粉末记为C-LMO),对这2种包覆法制备的Al2O3/LiMn2O4复合粉末的物相结构、形貌、包覆层的厚度与粒度分布等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包覆粉末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l2O3均匀地包覆在LiMn2O4的表面,包覆层厚度约为10nm;Al2O3/LiMn2O4复合粉末的晶格常数随Al2O3包覆量增加而增加;预包覆粉末颗粒呈类球形,平均粒径(0.3μm)明显小于煅烧包覆的平均粒径(0.5μm);预包覆粉末的Al2O3包覆层能有效减少循环过程中电荷转移阻抗的增加,并减少Mn的溶解,其循环性能优于煅烧包覆粉末。在3.2~4.5V的充放电区间内,Al2O3包覆量(摩尔分数)为2%的预包覆LiMn2O4材料显示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55℃下0.1C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14.0(mA·h)/g,0.5C倍率下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7.3%。  相似文献   
64.
针对云制造环境下制造云服务的特点,在分析制造云服务按需供应相关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制造云服务按需供应模式的架构,基于提出的客户需求分离点将云服务按需供应模式分为按需求提供、按需求组合、按需求设计和按需求研发四类子模式.从整个供应流程的角度分析了云服务按需供应模式的过程模型,建立了按需供应模式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的技术体系.着重研究了多维度的云服务检索与匹配、人机交互式的云服务组合两个基本关键技术.开发了一个面向模具行业的云服务按需供应中心,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云服务按需供应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针对动态环境下的可变特征制造系统自适应调度问题,提出了基于合弄体的自治与协调机制,将复杂制造系统的制造资源分解为若干个自治的子合弄体,通过组织不同的子合弄体构建了基于生产任务的可变特征制造系统.由于瓶颈工位的子合弄被多个生产任务共同使用,采用基于瓶颈的启发式算法对瓶颈子合弄进行调度排序,从而实现了动态环境下的可变特征制造系统自适应调度.最后给出了系统应用效果,运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6.
分析模拟舰船摇摆的三自由度摇摆台的控制要求和控制对象,建立其控制模型.根据控制模型和指标要求设计摇摆台硬件配置方案,并采用一种新型的基于组合表查询方式的模糊控制方式对摇摆台的位置进行控制.加载测试结果表明:该三轴摇摆台的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好,跟踪误差小.  相似文献   
67.
针对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下产品配置求解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蚁群算法的产品配置求解方法。该方法将配置过程分为两层,首先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技术构建过滤器,以缩小配置空间和建立合理的配置空间逻辑结构;进而基于蚁群优化配置算法,实现产品的优化配置。最后给出了自吸泵产品配置求解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8.
针对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下产品配置求解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蚁群算法的产品配置求解方法.该方法将配置过程分为两层,首先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技术构建过滤器,以缩小配置空间和建立合理的配置空间逻辑结构;进而基于蚁群优化配置算法,实现产品的优化配置.最后给出了自吸泵产品配置求解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9.
基于顾客需求特征的眼镜产品配置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顾客的脸形特征,面向产品的个性化设计需求,提出了采用参数化建立眼镜结构单元库和变型设计。利用顾客头部的正侧面照片合成人脸的三维模型并提取脸形特征参数,根据脸形特征参数构建顾客需求矩阵,基于顾客需求特征与眼镜产品结构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需求特征匹配算法。最后,给出了网络环境下由顾客、经销商和设计人员协同参与的眼镜配置设计系统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70.
对KOH亚熔盐浸出铌钽铁矿过程中Fe的转化行为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铌钽铁矿中的Fe在浸出过程中不会转化为Fe(OH)2或Fe(OH)3,而是转化为FeO和K2O.Fe2O3等铁的化合物;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能谱(EDAX)对包裹在未反应的颗粒表面上的固相产物层的形成过程和组成进行了分析,证明固相产物层的主要组成为铁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