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2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电工技术   21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12篇
化学工业   453篇
金属工艺   250篇
机械仪表   125篇
建筑科学   181篇
矿业工程   122篇
能源动力   70篇
轻工业   157篇
水利工程   231篇
石油天然气   200篇
武器工业   33篇
无线电   3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1篇
冶金工业   172篇
原子能技术   46篇
自动化技术   24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为了使钨板轧制过程中的各项轧制参数得到有效控制,对钨板轧制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在Gleeble热模拟机上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抗力与各种变形条件的关系,确定了变形抗力模型:通过550mm轧机轧制钨板时采集到的有关数据,建立了应力状态影响系数数学模型、变形区长度等模型:最终建立了550mm钨板轧机轧制力模型。利用模型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62.
新临钢连铸板坯中间裂纹的成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临钢Q235钢的连铸生产数据,并通过对连铸板坯中间裂纹的低倍研究、能谱分析等,对连铸板坯中间裂纹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钢中S含量高,Mn/S值较小,是连铸板坯产生中间裂纹的主要原因。而辊缝开口度、浇注速度、钢水过热度也是中间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减少铸坯中间裂纹的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3.
研究Incoloy 800H/20g复合板焊接工艺,以解决以镍基合金复合板材为主体的设备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裂纹、气孔及成分偏析等问题。焊接实验选择H1Cr16Ni21作为过渡填充金属,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和手丁电弧焊2种形式焊接。实验结果表明,选择H1Cr16Ni21作为过渡填充金属,采用小电流、多道次焊接工艺,可得到质量良好的焊缝,焊缝宽度、焊缝余高、咬边及焊接错边均符合JB4730-94标准要求;力学性能优于20g耐热钢。焊缝成分与Incoloy800H接近。成功地解决了成分差异较大的2种材料焊接时易出现裂纹和气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量了Cr-Mo钢在1-90℃/s的冷却速度下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的温度.膨胀曲线,用origi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获得了实验钢的CCT曲线;同时测量了施加轴向载荷为0、40MPa、80MPa和120MPa的压应力时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的温度.膨胀曲线,冷却速度分别为50℃/s、70℃/s和90℃/s。利用杠杆定律,根据不同温度下的膨胀量计算得到贝氏体相变动力学曲线,研究了压应力对贝氏体相变动力学和贝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冷却速度为50℃/s和70℃/s连续冷却时,压应力抑制前期阶段的贝氏体相变,促进后期阶段的贝氏体相变;在以冷却速度为90℃/s连续冷却时,压应力对整个贝氏体相变过程都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应力较大时;压应力使贝氏体相变开始温度Bs升高,贝氏体相变终了温度Bf降低。  相似文献   
65.
为了评价黏土的分散性程度,以影响黏土分散性的物理、化学及矿物学指标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了黏土分散性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12组黏土土样的分散性程度大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号土样的分散性程度最大,6号土样的分散性程度最小,这与室内试验的观测结果相吻合。3号土样分散性程度最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土样中蒙脱石的含量最高;此外,其中Na+的含量和易溶盐总量也相对较高。相反,6号土样中蒙脱石的含量最低,易溶盐总量和Na+含量相对较小,有机质和黏粒含量相对较大。该方法为分散性土的改性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有387 km为膨胀土或膨胀岩渠段,施工期间累计发生有一定规模的滑坡超过100处。通过对工程施工期滑坡的大量解剖、变形位移监测、土体水理指标原位观测,揭示膨胀土渠坡变形破坏主要有浅表胀缩型和较深层结构面控制型滑坡破坏两类。采用水泥改性土换填覆盖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渠坡膨胀土受大气环境改造的作用,采用地面截渗和地下引排措施可以减少水对土体及结构面的不利影响。当坡体存在长大缓倾角结构面或层间软弱带时,为防止沿结构面产生滑动并维持渠坡长期稳定,必须采取结构抗滑措施。  相似文献   
67.
遗传算法在车牌特征选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车牌自动识别系统中的车牌特征选择问题.车牌特征选择结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车牌识别准确率,因此选择对车牌字符识别能力强的特征是车牌自动识别中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传统特征选择方法计算时间长及标准遗传算法过早收敛的缺点,导致车牌字符识别准确率低.为了提高车牌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改进遗传算法的车牌特征选择方法,把车牌特征作为遗传算的种群中个体,以车牌识别率为目标函数,在算法前期采用保优策略,保持最优特征的多样性,来避免局部最优;在进化后期,当特征最优信息陷入停滞时,自适应调整进化参数,加快进化速度.仿真结果表明,选择车牌特征的车牌自动识别系统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2.36%,远远高于标准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的86.53%和90.3%,说明,改进方法不仅提高了车牌字符识别率,而且克服了传统遗传算法在特征选择过程中出现的早熟现象,防止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  相似文献   
68.
针对现有免疫算法在抗体的评价形式和记忆库使用灵活性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距离浓度免疫算法.该算法采用实数编码,并引入了B细胞的概念,将B细胞对应于问题的解,抗体对应于解的适应度函数,采用距离浓度策略控制抗体的数量,同时在算法过程中动态使用记忆库.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编码形式灵活,计算过程简捷,能有效保证抗体在解空间的多样性,提高了寻优的收敛速度和从局部最小中逃逸的能力.  相似文献   
6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网络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  相似文献   
70.
文章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如何有效开展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了艺术设计专业背景下广告学理论课程四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形象化、案例化、网络化、实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