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95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68篇
金属工艺   82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45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篇
冶金工业   33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针对基于随机上下文无关文法(SCFG)建模的多功能雷达(MFR)概率学习问题,在传统Inside-Outside(IO)算法和Viterbi-Score(V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Earley算法的多功能雷达文法概率快速学习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截获的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构造可以反映派生过程的Earley剖析表,并且基于最大子树概率原则从剖析表中提取出最优剖析树,利用改进的IO算法和改进的VS算法对文法概率进行学习,实现MFR参数估计,得到文法参数后,再利用Viterbi算法对MFR状态进行估计。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表明,与IO算法和VS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保持估计精度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和减少运行时间,验证了Earley算法能够提高文法概率的学习速度。  相似文献   
132.
In this study, porous Ti–10Mo alloy was prepared from a mixture of titanium, molybdenum and epoxy resin powders by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preforming, debinding and sintering at 1200 °C under a pure argon atmosphere. The influence of sintering process on the porous, micro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orous alloy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r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mainly depend on the holding time at 1200 °C, except that the maximum strain keeps at about 45%. The matrix microstructure is dominated by α phase with a small quantity of β phase at room temperature. As the holding time lengthens from 2 to 6 h, the average pore size and the porosity decrease from 180 to 50 μm and from 70 to 40%,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Young's modulus and the compressive yield strength increase in the ranges of 10–20 GPa and 180–260 MPa, respectively. Both the porous structure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orous Ti–10Mo alloy can be adjusted to match with those of natural bone.  相似文献   
133.
金刚石-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匹配、轻质、高硬度、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是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因而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真空气相反应渗透工艺是在真空条件下将蒸气通入预制的多孔基体中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获得致密化的复合材料,该工艺具有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低、近净成形等特点。以酚醛树脂为粘结剂,Si作为渗料,采用真空气相反应渗透工艺制备了金刚石-碳化硅复合材料。讨论了金刚石含量,压制压力和基体孔隙率的关系。通过XRD、SEM等手段分析了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渗透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由金刚石,碳化硅,少量残留硅三相组成,碳化硅在金刚石表面附着,结合比较紧密,材料具有很高的致密度和导热性能。压制压力和孔隙率之间呈现负相关,金刚石含量和孔隙率之间呈现正相关。混合粒径金刚石制备的复合材料中金刚石的含量明显提高,材料的热导率最高达到了620W/(m·K)。  相似文献   
134.
珠江口盆地大部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含水率高,采油速度下降,剩余油分布零散,加密井网难度大,需要探索新的开发策略和工艺技术以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开发.以陆丰凹陷LFD13-1油田为例,总结了海上特高含水老油田挖潜策略和措施:通过“纵向上层系转移”提高整个块状油砂体的垂向波及效率;通过非均匀井网加密开采分布零散的剩余油;通过水平分支井及MRC技术增大油井泄油面积、增强横向导流能力;通过自流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方式建立有效注采系统提高单井产能;加大冲洗强度,通过换大泵提液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油田整体采收率;积极寻找替代资源,实现老油田滚动开发.这些开发策略和措施的探索与实践,对海上同类特高含水期老油田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5.
136.
137.
为探究不同产地莲藕中主要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的含量特征,建立莲藕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对10个产地的12份莲藕样本中的粗蛋白、淀粉、脂肪、粗纤维、可溶性总糖、总黄酮、总多酚、维生素C、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云南红河莲藕的淀粉(136.87 g/kg)、脂肪(7.26 g/kg)、总多酚(155.5 mg/kg)、总氨基酸(15.75 %)、铁(50.7 mg/kg)、锌(3.52 mg/kg)和钾(407 mg/100 g)含量最高,山东菏泽莲藕的可溶性总糖(71.35 mg/g)和粗纤维(69.84 g/kg)含量最高,江苏淮安莲藕的VC含量最高(67.53 mg/100 g),四川眉山莲藕的黄酮含量最高(117.92 mg/kg),湖北荆州莲藕的粗蛋白含量最高(38.4 g/kg),河南三门峡莲藕的磷含量最高(61.3 mg/100 g),陕西富平1莲藕钙含量最高(323 mg/kg),湖南湘潭莲藕的硒含量最高(9.5 μg/kg)。利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对莲藕营养成分和综合品质进行评价,因子分析表明可将评价莲藕品质的指标用2个因子表示,淀粉、钾、维生素C、硒、铁和锌含量可以用来衡量莲藕品质的优劣。综合评价显示云南红河莲藕的品质最优,陕西富平3、江苏淮安和湖北荆州莲藕的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38.
等离子体做为一种极端参数技术在粉体材料的球化处理与合成制备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概述了等离子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应用领域,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射频等离子体对不同金属粉末、陶瓷粉末的球化处理及纳米粉末的合成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在射频等离子体粉体处理系统开发、制备球形钨粉和钛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等离子体粉体球化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9.
采用非接触电流相位互感器的自激式非接触谐振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激控制方法由于控制方法简单、对系统参数变化响应速度快,在非接触供电系统中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由完全补偿条件下非接触变换器中逆变器电压与副边电流同相的特殊关系,引入转移阻抗的概念,分析并提出适用于串/串补偿非接触谐振变换器的自激控制方法。为在变换器原边实现副边电流相位的检测,保证变参数条件下检测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提出测试绕组短路的非接触电流相位互感器。此外,为保证自激控制的准确,对非接触电流相位互感器及控制回路中寄生参数造成的相位延迟进行分析和补偿。最后,制作完成一台60 W的采用非接触电流相位互感器的自激式非接触谐振变换器。实验结果表明,非接触电流相位互感器能够准确检测副边电流相位并反馈至原边,自激控制方法则可以通过检测副边电流过零点控制逆变器开关管,使得变换器在变参数条件下自动工作在电压增益恒定的频率点。设计的动态实验也证明了所述自激控制方法能在一周期内响应变换器参数变化。  相似文献   
140.
三相三电平直流变换器中开关管具有低电压、电流应力,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采用对称控制方式,可提高输入输出电流脉动频率,从而减小滤波器,但开关管为硬开关,存在较大开关损耗。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变换器的不对称控制策略,在保留变换器原有优点基础上,可利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从而提高变换器效率。简要分析采用输出滤波电感和变压器漏感(或外加谐振电感)的能量实用不对称控制方式后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其基本特性及软开关实现条件,完成一台540~660V输入、48V/20A输出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