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5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664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用60Co射线对米粉(糯米粉、籼米粉)和淀粉(糯米淀粉、籼米淀粉)进行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分析辐照前后米粉和淀粉中自由基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自由基的含量也随之线性增加;在中心磁场处,糯米粉产生的自由基比籼米粉高,糯米淀粉产生的自由基比籼米淀粉高。对比米粉和淀粉的辐射结果分析发现,自由基的产生主要来自淀粉分子。同时,辐照样经蒸煮后发现,米粉和淀粉的颜色由白色变为黄色,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色泽加深。  相似文献   
93.
洛伐他汀普洱茶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曲菌是单子囊菌属的真菌,在一定条件下代谢产生洛伐他汀,为了实现定向发酵洛伐他汀普洱茶,开发功能普洱茶产品,试验利用已筛选出的红曲菌株M13制成固体发酵剂,外源接种该菌种进行普洱茶发酵,研究微生物(红曲)在普洱茶发酵中的作用,同时探讨外源菌种在定向发酵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制备的普洱茶中洛伐他汀含量达到0.299mg/g,得到富含洛伐他汀的普洱茶产品,得出了定向生产洛伐他汀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对有益微生物在普洱茶发酵中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4.
天然保鲜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苹果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多酚,由于其具有降低肉制品中脂质氧化,抑制肉制品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作用,正在成为肉品保鲜中的抗氧化剂、抑菌剂和护色剂。文中主要介绍苹果多酚的组成以及在肉品保鲜的作用和应用。  相似文献   
95.
以普通芝麻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多个菌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微生物发酵条件,以降低芝麻粕中植酸含量,提高粗蛋白、酸溶蛋白等有益成分的含量。单因素试验的优化条件为:料水比1∶0.8(g∶mL)、R-02与KG-109混菌发酵;正交试验优化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0℃、R-02与KG-109接种比例2∶1、接种量8%、时间10d。在此条件下发酵后植酸含量为0.08%,植酸降解率达到86.21%,粗蛋白含量为49.85%,酸溶蛋白为9.07%,挥发性盐基氮为2 075.5 mg/kg。  相似文献   
96.
Immunosenescence, the progressive decline of adaptive immunity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with ageing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the main factor responsible for infections, cancer and autoimmune conditions in the elderly. 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SAM) was used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Pu-erh tea in the elderly. The senile-prone sub-strain, SAM-P8 mice were administered individually with ripened or crude Pu-erh tea at 125, 250 or 500 mg/k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u-erh te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fractions of naïve T lymphocytes, CD8+CD28+ T lymphocytes and NK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but decreased the levels of IL-6 in aged mice.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Pu-erh tea reversed the immunosenescence by restoring the immune deficiency and decreasing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Thus, long term drinking of Pu-erh tea may be beneficial for the aged population in terms of increasing the body’s resistance to infection and cancer.  相似文献   
97.
茶叶对葵花籽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茶叶和葵花籽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和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考察了茶叶添加量、煮制时间对于葵花籽抗氧化性的影响,并结合葵花籽的感官和抗氧化性确定葵花籽成熟的烘烤条件。结果表明:添加4%的茶叶,煮制120min,经120℃烘烤60min的葵花籽感官和抗氧化性能较好,Schaal烘箱试验2d、4d其过氧化值较空白组分别下降54.1%和50.9%。  相似文献   
98.
对不同绿茶、红茶、乌龙茶和黑茶4种茶类茶汤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叶的酸碱性有所不同。绿茶酸性最弱,红茶酸性最强,青茶和普洱茶酸性介于中间,但都为弱酸性,说明茶汤酸碱度与茶叶种类和制作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99.
李建芳  尹鹏  张江萍 《食品科技》2012,(6):101-104,108
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研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水比、pH值四大因素对红茶汁中茶红素(TR)、茶黄素(TF)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以TR/TF浸出率和浸提液感官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确定了红茶汤最佳浸提工艺。结果表明:当红茶汤中TR含量过高或过低,TR/TF比值过高或过低时,红茶汤的感官品质并不是很好,红茶汤的感官品质与TR/TF的浸出率不成正相关。红茶汤较优的浸提工艺为:浸提温度85℃、时间15min、茶水比1:40、pH5.5,在这一浸提条件下得到的红茶汤光泽透明,呈红棕色,且具有红茶汤特有的香气,味感纯正,爽口。  相似文献   
100.
本研究对采后茶鲜叶进行低温(5~8℃,10~13℃,15~18℃)和常温(21~23℃)处理,通过理化检测分析了茶青品质成分含量在不同保鲜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0 h,可溶性糖含量在低温和常温处理36 h中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游离氨基酸含量在10~13℃组中维持着与对照相当的水平;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在不同保鲜处理组中均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在5~8℃或10~13℃处理组中无显著性变化。此外,通过基于可溶糖、游离氨基酸、C、EC、ECG、GC、EGC和EGCG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在处理36 h后4组低温样品均能与常温样品进行区分,且较常温样品更接近0 h对照样品。综上所述,10~13℃处理能对茶青起到较好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