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7篇
  免费   830篇
  国内免费   275篇
电工技术   186篇
综合类   171篇
化学工业   525篇
金属工艺   104篇
机械仪表   83篇
建筑科学   687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212篇
轻工业   134篇
水利工程   2254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2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5篇
冶金工业   29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3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大坝安全监控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坝性态受到内外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监测效应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随机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单一的安全监控预测模型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缺陷。采用最大熵原理建立大坝安全监控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约束信息,利用最大熵原理得到预测结果的分布。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突出监测量变化的随机性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大坝安全监控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2.
陈燕 《水泥工程》2005,(1):34-35
0 前言。铜陵海螺万吨熟料生产线为国内首条万吨生产线,其技术水平直逼世界先进水平,标志我国水泥设计、建设和生产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前期设计工作中如何做好万吨生产线总图布局和运输规划是减少工程投资、保证日常生产的重要前提。下面就该线总图布局和运输规划特点作一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3.
70年代初期,水泥工业完成了以干法替代湿法、生产规模大型化、生产过程综合化及自动化为基本特征的技术现代化,适于规模生产的带预分解炉、旋风预热器系统的回转窑烧成工艺和与之相配套的原燃料及水泥成品制备工艺(即所谓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成了现代水泥生产的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104.
水泥厂烟囱高度的计算,已不单纯从满足工艺生产的需要,还应满足环保的要求进行计算确定。文章着重阐述了烟囱高度的计算模式(其计算方法分为二步:第一步,烟囱抬升高度;第二步,依照大气扩散的数学模式以保证大气质量为标准来确定必要的烟囱高度。)以及计算模式中输入参数(大气质量控制标准、大气风速、大气稳定度等)的讨论。通过实例(以水泥厂5000t/d熟料生产线为例)演示计算出窑尾烟囱和冷却机烟囱的高度。生产实践表明,严格按照国标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计算烟囱的高度,是能满足环保要求的。  相似文献   
105.
王雄锋  陈波  张晓闯  吕乐乐  张丰 《水利学报》2023,54(10):1248-1256
为明确钢纤维-聚丙烯(PP)/聚乙烯醇(PVA)纤维混掺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抗冲磨和拉伸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PP/PVA纤维与钢纤维混掺、长短PVA纤维混掺等方式,研究了UHPC抗冲磨性能,阐明了纤维混掺提升UHPC抗冲磨强度的作用机制;研究了不同掺量PVA纤维与钢纤维混掺对UHPC拉伸性能的影响,测试了UHPC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纤维混掺对UHPC拉伸断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钢纤维的基础上添加0.2%~1.0%的PP/PVA纤维,能进一步提高UHPC的抗冲磨强度;纤维掺量相同时,钢-PP纤维混掺UHPC的抗冲磨性能整体上略优于钢纤维UHPC、钢-PVA纤维混掺UHPC和长短PVA纤维混掺UHPC;长短PVA纤维混掺时,长短纤维体积比为3∶1时UHPC抗冲磨强度最高。钢-PVA纤维混掺UHPC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钢-PVA纤维混掺UHPC较钢纤维UHPC的抗拉强度略低,钢纤维比钢-PVA混掺纤维能更好地抑制微裂缝的萌生与扩展。  相似文献   
106.
为给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与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比《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制定水平年更加完整的水文观测数据识别2001年以来工程区降水、径流变化特征,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比较期(2001—2016年)相对于基准期(1956—2000年)的降水、径流统计特性差异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准期,比较期调水区降水量变化不明显,长江大通水文站天然径流量下降3.5%,调水区水资源条件较为稳定;比较期受水区降水量较基准期基本无变化,天然径流量较基准期上升3.9%,但山东省、河北省和天津市受水区天然径流量下降6.6%,3省市天然径流量呈明显衰减态势。  相似文献   
107.
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法研究了2000—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重心迁移过程。结果表明:2000—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现波动性减少趋势,年均递减率为0.83%;华北地区在严格的地下水开采管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共同作用下,地下水开采量得以压减,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由于黑龙江、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明显增加;我国地下水开采重心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交界处,有向西北方向偏移的趋势,地下水开采空间分布格局由东北—西南方向逐渐偏转为东—西方向,方向性趋势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8.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rigid constraint system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promote refin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notion of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basic theory and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of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are proposed. The latest progress of “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is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of “basing four aspects on water resources” should be deepened from the aspects of macro-system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water resources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model reconstruction, and refin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system. © 2023, Editorial Board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09.
针对面源污染为主的湖库型流域,为建立水质目标管理与污染总量控制之间更精准的响应关系,借鉴日最大负荷总量模式,基于物质量平衡原理提出考虑径流丰枯变化、不均匀混合、大气沉降等影响因素的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方法,包括污染混合区设置、代表水文系列确定、逐日分区水量水质计算。以沙河水库为例,分别以全湖Ⅱ类、主湖Ⅱ类作为水质管理目标,采用2010—2015年代表水文系列对总氮动态水环境容量进行精细解析。结果表明:全湖Ⅱ类、主湖Ⅱ类水质管理目标下沙河水库总氮水环境容量的多年均值分别为36.7 t和99.43 t,若不考虑湖滨混合区,全湖Ⅱ类水质目标下总氮的年水环境容量计算值偏大66.43%;实施水质目标管理的水域面积越大,大气沉降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越大;径流年际及年内丰枯变化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显著;各分区总氮控制总量占全流域总量的比例与面积比基本一致。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可量化不同因素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的影响,科学解析面源输入型湖库水环境容量的时空结构特征,实现水质目标管理与污染总量分区管控的有机联动,更好地支撑流域水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0.
姚斯洋  林妙丽  陈诚  何梦男  崔桢  陈求稳 《水资源保护》2023,39(1):200-207, 242
采用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了鄱阳湖在极端退水年(2016年)和一般退水年(2017年)两种退水工况下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前后的水动力水质过程,并构建湖区水环境容量模型评估了鄱阳湖拟建水利枢纽对湖区水质和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枢纽建设运行能显著增加鄱阳湖的水体体积,每月最大可增加77%;在退水初期主要降低湖泊中部的TP质量浓度,在极端退水年的退水后期会导致闸上TP质量浓度升高,在一般退水年则会导致闸上TP质量浓度降低,但对CODMn和NH3-N质量浓度空间分布无明显影响;在极端退水年,枢纽建设运行会导致CODMn、NH3-N和TP质量浓度增大,而在一般退水年则会导致TP的质量浓度降低;枢纽建设运行能显著提升CODMn和NH3-N的水环境容量,在一般退水年会增大TP的水环境容量,但在极端退水年TP的水环境容量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