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2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61篇
电工技术   531篇
综合类   430篇
化学工业   115篇
金属工艺   226篇
机械仪表   1576篇
建筑科学   442篇
矿业工程   316篇
能源动力   106篇
轻工业   95篇
水利工程   83篇
石油天然气   72篇
武器工业   161篇
无线电   1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3篇
冶金工业   212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37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引入双足机器人研究中一个重要物理量——零力矩点ZMP(zero Moment Point),研究其计算和测量方法,利用其分析双足机器人在单腿和双腿支撑时的作用范围,最后在二维和三维平面内对机器人的ZMP计算进行探讨,为稳定步态的设计做了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42.
通过介绍汽车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以及对系统的非线性因素分析,建立其数学模型,设计出数字PID控制器和扰动力矩补偿器,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对仿真结果分析得出:基于数字PID控制器的控制精度较差,并且容易产生超调;基于扰动力矩观测器的PID控制器具有较好的跟踪性,可以较好地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3.
汽车稳定性控制中横摆力矩决策的LQR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合跟随理想横摆角速度的方法和抑制汽车质心侧偏角的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优控制方法。以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操纵特性模型为控制目标,基于汽车横摆力矩与车辆状态偏差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建立了控制系统模型。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方法进行了汽车横摆力矩的决策,实现了汽车稳定性控制。在硬件与驾驶员在环仿真试验台上的试验验证了LQR方法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4.
针对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中路况经常变化的特殊性,提出了将自寻最优控制策略应用到防抱死控制中.构建了防抱死制动系统和制动时车辆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依据制动力矩和附着力矩变化量符号改变来调节制动力矩的自寻最优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自寻最优控制可以自动搜寻到最佳滑移率,并使系统在最佳滑移率附近工作,达到最佳制动效果.本文为汽车制动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可行的防抱死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5.
提出了引起星型活塞式压缩机振动这一宏观现象发生的根源.在一阶惯性力机器内完全平衡的情形下,对二阶惯性力因目前无法在机器内平衡,分析其形成的机理.在机器向大排量方向发展时,二阶惯性力引起机器振动不可忽略,容易引起机器在水平面内移动,所以需采取与基础紧固的措施.  相似文献   
46.
基于混合动力变速器壳体的设计开发,分析了壳体轴承座表面无散热片和有散热片对高位轴承(处于变速器最高位置)散热功率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表明:在车速为15 km/h时,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摩擦力矩产生的最大热功率为104.89 W。壳体轴承座表面无散热片时,壳体与空气散热带走热功率为78.08 W,带走热功率小于产生热功率,不能保证轴承处于规定温度120℃以下热平衡状态工作。通过在轴承孔外围增加散热片,壳体与空气散热带走热功率为115.09 W,带走热功率大于产生热功率,满足散热需求。  相似文献   
47.
本文旨在通过人体手臂运动意图反馈来提高人与机器人协作的顺应性.首先通过自编码器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融合表面肌电信号和机器视觉信号,对人体手臂肘关节力矩和运动意图进行预测.然后,将人体手臂肘关节力矩反馈给机器人,以此预测手臂的运动意图并让机器人作出顺应响应,从而实现人机协作.最后,结合主观评价指标和客观评价指标,在人机协作锯木头实验中对比了3种不同协作模式的效果.与无运动意图反馈的人机协作相比,有反馈的人机协作下的协作交互力波动幅度减小了153.39 N,任务完成时间减少了19.25 s.实验结果表明,有人体手臂运动意图反馈的人机协作能够提高人与机器人协作的顺应程度,与人-人协作效果类似.  相似文献   
48.
以四轮轮毂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可同时适用于对两轮独立驱动模式和四轮独立驱动模式的车身稳定控制算法。该算法采用双层控制结构,包括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层和力矩分配层。在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层,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以计算车身稳定控制所需的附加力矩;在力矩分配层,设计了针对两轮独立驱动和四轮独立驱动两种不同驱动模式的力矩分配算法。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和CarSim的联合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水泵水轮机活动导叶水力矩的相关研究,揭示了一种基于部分流道模型计算活动导叶水力矩的CFD算法,并将该算法计算出的结果与模型试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两组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CFD分析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获取活动导叶水力矩的可靠方法,利用测试和计算得到活动导叶水力矩对接力器的设计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为提高四轮转向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提出一种联合后轮转向和横摆力矩的最优控制方法.从7自由度四轮转向整车模型出发,建立车辆转向的线性化简化模型和理想模型,并基于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推导出前馈控制器和反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速和高速行驶工况下,相比传统的前馈控制,基于最优设计的前馈控制器能改善车辆的行驶姿态,而实施前馈加反馈的最优控制方法可获得更优的理想模型跟踪控制性能,实现了零侧偏角控制目标,同时横摆角速度的控制误差也很小,使得汽车具有更好的行驶轨迹、速度保持能力和稳定状态,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