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电工技术   125篇
综合类   307篇
化学工业   162篇
金属工艺   433篇
机械仪表   1582篇
建筑科学   100篇
矿业工程   17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57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武器工业   17篇
无线电   1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2篇
冶金工业   49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54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种新型弯曲关节的建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弯曲关节。在一定压强的流体作用下,讨论了弯曲关节的径向变形和轴向变形。建立了流体压强与弯曲之间的静态模型,基于悬臂梁模型,给出了弯曲关节的挠度与流体压强之间的动态模型,在对弯曲关节进行仿真的基础上,讨论了外部结构参数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结构参数,可以使弯曲关节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02.
研制了一块微操作机器人控制板,采用USB接口通信和C8051单片机做规划器。介绍了PDIUSBD12和C8051F236的内部结构、性能指标,并给出了波导耦合机器人控制系统软硬件和系统结构设计。该控制板在实际工作中运行良好,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3.
微操作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泽民  徐德  王麟昆  谭民 《机器人》2003,25(6):554-559
随着科学技术向微小、超精密领域的方向发展,机器人所要操作的对象也从宏观领域扩展到亚微米、纳米级的微观领域.因此,由微定位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结合而产生的微操作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新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微操作机器人领域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微操作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列举了其部分的应用实例,在文章的最后展望了微操作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4.
张建军  高峰  王晓慧  李为民 《机器人》2003,25(Z1):582-585
提出了一种新型3PUU&2PSS并联微操作机器人,描述了其结构布局和特点,并建立了位置正反解、速度正反解运动学方程.给出了并联微操作机器人速度性能指标,并通过构造Lagrange条件极值方程分析了该微操作机器人的速度传递特性.为微操作领域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五自由度微操作机器人.  相似文献   
105.
钢材捆扎机械手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材捆扎的原理设计、模型分析与理论计算,运用P ro/Engineering软件设计了一种捆扎机械手.该机械手以Φ6.5热扎盘条为捆丝材料,由液 压马达驱动,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下进行自动捆扎,捆丝拧结720°,能满足多种钢材包装 要求,已成功应用到精整包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机械手关节的非线性影响,应用模糊逻辑理论,设计了一种机械手位置模糊控制系统,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模糊控制软硬件实现方案。进行了单关节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07.
智能机器人的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 1.机器人发展历程的简短回顾 自从为抓取放射性材料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遥控机械手的诞生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在这短短的四十几年里,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可编程的示教再现型机器人;第二代是具有一定的感觉功能和一定自适应能力的离线编程机器人;第三代是智能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装有多种传感器,并能将多种传感器探测到的信息进行“融合”(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能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并具有自学习、自治(自己管理自己、自主决策)功能。  相似文献   
108.
遥控作业器基于主动时延神经网络的感知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控作业器是实现未知或危险环境中作业的有力手段.由于遥控机械手大多工作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操作者难以预先知道环境目标的动力学特性,在机械手和环境发生力的交互过程中,需要考虑机械手和环境碰撞时的强非线性对控制回路的影响,因此对机械手和环境碰撞的实时感知和识别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利用接近觉传感器测量机械手顶端与环境物体的距离,提出了基于主动时延神经网络的遥控作业器的感知和控制方法.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对接近觉传感器量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9.
提出了一种针对自学习控制的稳定性判据,应用这一稳定性判据将自学习控制器的 设计转化为寻找正定离散矩阵核,从而回答了两个问题,其一什么样的量可以通过自学习叠 代加以控制,其二学习叠代中什么样的滤波环节的引入不会影响学习收敛性.根据这一判据 设计了一种机器人参数自学习控制律,它保证跟踪轨线全程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10.
SCARA型机械手的鲁棒防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子博  尹英杰 《控制与决策》1997,12(5):554-558,564
对SCARA型机械手的防振控制进行研究,提出了两自由度鲁棒控制法,应用μ控制理论设计鲁棒反馈控制器,保证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及鲁棒性能指标;基于模型匹配法设计前馈控制器,组成两自由度控制系统,进一步改善了闭环系统的跟踪特性。仿真研究表明,与传统的PD控制相比,该控制系统能对机械手前端的残留振支进行有效的抑制,取得较好的轨迹跟踪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