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6篇
综合类   93篇
化学工业   469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52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52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61.
张彩霞  徐微娜  周丽坤  王爽 《同位素》2004,17(4):214-217
采用氚标记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示踪技术,观察3H-IN在Lewis肺癌C57小鼠体内的分布及IN治疗Lewis肺癌的效果。结果显示:3H-IN选择性浓聚于肿瘤组织,服药后4 h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ID%/g)达较高水平,此后其清除速率明显慢于其它组织;服药后7 h,肿瘤组织与肌肉、脂肪、血液之间的放射性摄取有差异(P<0.05),12 h差异显著(P<0.01)。肿瘤组织与肌肉、脂肪、血液的放射性摄取比4 h开始>1,12 h达最高。IN的抑瘤和抗癌作用结果显示:用IN治疗的Lewis肺癌C57小鼠在接种后第20天肿瘤体积为3.59 cm2,仅服用生理盐水的小鼠(对照组)肿瘤体积为8.37 cm2,其抑瘤率为57.1%;接种肿瘤早期即口服IN的小鼠未见肿瘤生长。以上结果表明IN有较强的肿瘤靶器官亲和性,可选择性浓聚于肿瘤组织,并长时间存留,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及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62.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红外、紫外扫描、气相色谱、氨基酸组成、β-消去反应等方法研究松口蘑茵丝体糖蛋白MP的结构性质,结果表明,该糖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000,红外扫描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糖苷键为α型;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和木糖,摩尔比(r)为34:1,紫外扫描有蛋白质吸收峰,蛋白质量分数为75.5%,多糖为24.5%,多糖与蛋白质为O-糖肽键连接。  相似文献   
963.
人纤溶酶原K5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纤溶酶原K5基因,并检测hK5蛋白的抗肿瘤活性。方法根据酵母遗传密码的偏爱性优化设计hK5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819-8α-hK5,经G418加压筛选和甲醇诱导表达,并对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表达的hK5蛋白经纯化后,通过荷H22肿瘤昆明小鼠模型检测其抗肿瘤活性。结果筛选到2株高表达hK5蛋白的转化子,摇瓶表达量超过150mg/L,纯化后的蛋白纯度大于95.0%,并能够显著抑制昆明小鼠H22肿瘤的生长。结论hK5基因能够在毕赤酵母中高效分泌表达,且表达的hK5蛋白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64.
以稀土氯化物、2-氨基-4,6-二甲基嘧啶为原料,制备了一类新型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该配合物的化学组成:RE2(ADMP)(H2O)2Cl3(RE=La3+,Sm3+,Y3+,Er3+,ADMP=2-氨基-4,6-二甲基嘧啶)。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谱广。用MTT法对配合物使癌细胞凋亡能力做了初步研究,证明其具有使癌细胞凋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5.
赵俊  蔡小华 《化学试剂》2022,44(1):136-141
苦参碱是从苦参、苦豆子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神经保护、杀虫等多种生物活性。苦参碱系列生物碱是一种极好的结构改造的前体,引起广大学者的浓厚兴趣。近年来,许多基于苦参碱为原料的衍生物被设计并合成出来,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通过对研究苦参碱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苦参碱的C-13、C-14、C-15羰基、D环的开环、形成离子配合物和拼合物的结构改造方面综述了其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66.
967.
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于鸡贫血病毒的凋亡素基因、来自于鸡新城疫病毒的HN基因和IL-18基因具有不同的抗肿瘤效应,但上述基因抗肿瘤的机制不同,本研究在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质粒pIRES中的CMV启动子下游插入凋亡素基因,IRES启动子下游插入IL-18HN嵌合基因,构建能同时表达三种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IRVP3IL-18HN。复制C57BL/6小鼠荷黑色素瘤模型,并将质脂体包裹的重组质粒进行瘤内注射,共注射3次,每次100μg质粒,拟观察凋亡素、新城疫病毒HN基因和IL-18基因以核酸疫苗的形式联合应用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pVIL-18HN、pVlL-18和pVVP3IL-18均有抑制肿瘤作用,但pIRVP3IL-18HN组抑瘤率高于pVIL-18HN组、pVIL-18VP3组、pVIL-18组和Hanks液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上述3种基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抑瘤效应。  相似文献   
968.
高捷  王华  寇晓虹  薛照辉 《食品科学》2012,33(3):215-219
目的:探讨鹰嘴豆肽抑制肝癌H22细胞移植瘤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肿瘤对照组和鹰嘴豆肽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mg/(kg·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在皮下接种肝癌H22细胞,建立肝癌小鼠模型。建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24h后拉托颈椎处死小鼠,测体质量、肿瘤大小、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脾细胞吞噬能力等。 结果:鹰嘴豆肽低、中、高3个剂量均可抑制H22肿瘤的生长,且没有阻碍小鼠体质量和免疫器官的增长。与肿瘤对照组相比,鹰嘴豆高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能力、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5),鹰嘴豆低、中剂量组对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没有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 讨论:鹰嘴豆肽可能是通过增强H22肝癌小鼠的免疫功能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9.
苦参总碱对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苦参总碱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通过苦参总碱对荷S180肉瘤和H22肝癌小鼠的瘤重和生存时间影响的研究, 观察了苦参总碱的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苦参总碱剂量中生药含量在8 g/kg以上能抑制荷S180和H22小鼠瘤体的生长,其抑制率可达30 %, 从而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表明苦参总碱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70.
槲皮素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以槲皮素为先导物,选择性对C环3位羟基进行修饰。以廉价的芦丁为原料,经苄基选择性保护、Williamson成醚反应,再经Pd/C催化加氢脱苄基得到5个槲皮素酰胺类衍生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目标产物结构经IR、~1H NMR、~(13)C NMR、ESI-MS确证。采用DPPH法考察了5个目标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大部分目标化合物的SC_(50)小于槲皮素或与槲皮素相当,这表明3-OH不是槲皮素抗氧化活性的必需基团。采用MTT法考察了5个槲皮素酰胺类衍生物对人食管鳞癌细胞EC109、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通过化学方法对槲皮素进行结构修饰后,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增强。其中,化合物7-1对SGC7901的抑制作用(IC_(50)=67.228μmol/L)明显优于母药槲皮素(IC_(50)=91.115μmol/L)和5-FU(IC_(50)=78.236μmol/L),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新型抗肿瘤候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