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292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4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4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蒸汽对烟草漂浮苗干根中烟草花叶病毒的失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蒸汽用于烟草漂浮育苗旧苗盘残留物中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消毒效果,采用枯斑寄主和K326接种方法,测定了蒸汽对烟草漂浮苗花叶病株干根中TMV的失活效果。结果表明,96℃蒸汽蒸3~60min,对病苗干根中TMV失活效果高,可达99.9%。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蒸汽消毒3min能有效破坏病根样品中TMV抗原。推荐旧苗盘TMV蒸汽消毒方法为:苗盘润湿后96℃蒸汽保持不少于3min。但在96℃蒸汽中保持5min后,普通聚苯乙烯泡沫苗盘在冷却过程中变形。  相似文献   
82.
以间氯过氧苯甲酸(m-chloroperbenzoie acid,MCPBA)为氧化剂,使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G1,AFG1)转化为其8,9.环氧化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在两相反应体系中实现偶联,得到复合物AFG1-BSA.复合物紫外扫描结果显示其扫描图谱与BSA和黄曲霉毒素G1的图谱有明显差异,同时复合物与BSA荧光强度的差异,这表明BSA与黄曲霉毒素G1偶联.AFG1-BSA中AFGl与BSA的摩尔比为4.29:1.以合成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制备了特异性的鼠抗AFG1多克隆抗血清.用间接ELISA法测得抗体血清的最高效价可达1:16000,并测定了抗体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83.
为了快速高效检测食品中胭脂红酸含量,本研究通过羟基二咪唑法制备了胭脂红酸人工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获得了胭脂红酸抗血清,经硫酸铵沉淀法分离纯化获得抗胭脂红酸多克隆抗体;利用棋盘滴定法检测了抗体效价,并探究了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有机溶剂对ELISA反应的影响,优化出最佳ELISA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建立了胭脂红酸的间接竞争ELISA抑制曲线。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免疫抗原(CA-BSA)和检测抗原(CA-OVA)均与载体蛋白成功偶联;经分离纯化获得的胭脂红酸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16000;检测抗原最佳浓度为1μg/m L、ELISA反应最适缓冲液为pH7.4、含50mmol/L Na~+且无甲醇的磷酸盐缓冲液;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7.8~1150ng/mL,检测限为1ng/mL,灵敏度IC_(50)值为95.2ng/mL。本研究为开发CA快速检测试剂盒对食品中胭脂红酸含量的大量快速测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未成熟骨髓来源树突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成熟的作用,分析不同剂量的EPS对BMDCs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IL-23的影响,并检测EPS对BMDCs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首先从干酪乳杆菌中分离纯化出EPS,并检测EPS的纯度;把从BALB/c小鼠体内分离出的骨髓细胞分化为BMDCs,未成熟BMDCs分别与磷酸盐缓冲液、不同剂量EPS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体外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了BMDCs成熟表面标记物MHC II和CD86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分析了IL-6、TGF-β和IL-23的表达量,CCK-8法检测了BMDCs与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混合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率。结果表明:分离出EPS的纯度约为95%;EPS能够上调BMDCs表面MHC II和CD86的表达量;EPS可以显著促进BMDCs分泌IL-6、TGF-β和IL-23(P<0.05),但促进水平低于LPS;EPS可以明显促进BMDCs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的增殖。综上所述,在体外实验中,干酪乳杆菌EPS能够促进BALB/c小鼠BMDCs的成熟,诱导BMDCs分泌与辅助性T17细胞分化和增殖相关的细胞因子IL-6、TGF-β和IL-23,并且可以增强BMDCs的抗原提呈能力。  相似文献   
85.
为制备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完全抗原,获得免疫学特性良好的土霉素鼠源多抗血清并建立OTC免疫学检测方法,采用重氮化法在OTC分子上引入羧基,进而利用改进碳二亚胺法将其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完全抗原,通过红外扫描、紫外扫描和凝胶电泳鉴定其偶联效果,然后将完全抗原免疫BLAB/c小鼠获得多抗血清(pAb)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通过优化条件建立OTC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偶联效果良好,免疫的4只小鼠多抗血清效价均达到1∶12 800;4只小鼠多抗血清均有抑制效果,其中2号小鼠产生的多抗血清效果最佳,基于该多抗血清建立的OTC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32.92ng/mL,检测限(LOD)为1.3ng/mL,牛奶样品中添加回收率在84.70%~87.45%,与金霉素、四环素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27%,4.10%,与其他竞争物交叉反应率0.4%。该试验成功合成了OTC完全抗原,获得了免疫学特性良好的OTC多抗血清,并建立了OTC免疫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6.
抗原口服耐受性是经口接触某种抗原物质后机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对其免疫应答的主动抑制.机体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食物抗原,而抗原口服耐受性的存在使绝大部分人不会对这些抗原产生过敏反应.食物致敏性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来研究食物致敏性是一条比较直接的途径,而降低实验动物的口服耐受性可有效提高该模型的检出效力.本文就近年来口服耐受性影响因素及消除口服耐受性的措施或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7.
采用活泼酯法(A)和直接EDC(1-乙基-3-(3-二甲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法(D),合成两种包被抗原(OFL-A-OVA和OFL-D-OVA)和两种免疫抗原(OFL-A-BSA和OFL-D-BSA),然后分别用两种免疫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与其对应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消旋氧氟沙星残留免疫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紫外扫描图谱证明四种抗原均合成成功,OFL-A-BSA、OFL-D-BSA、OFL-A-OVA和OFL-D-OVA的偶联比分别为19.67、3.03、1.93和0.99。消旋氧氟沙星的间接竞争ELISA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6.35~444.10ng/mL,IC50为5.42ng/mL,最低检测限为6.23ng/mL。消旋氧氟沙星抗体与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等其他同类药物的交叉反应率较低,表明消旋氧氟沙星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消旋氧氟沙星抗体对左旋氧氟沙星和右旋氧氟沙星的识别并非对等,对左旋的识别能力较大,左旋氧氟沙星对抗体的产生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优化的碳二亚胺法制备诺氟沙星(NOR)人工抗原,紫外扫描和红外光谱图表明人工抗原偶联成功。采用细胞融合技术筛选抗NOR单克隆抗体(NORmAb)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NORmAb,建立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标准曲线。结果表明,筛选的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为IgG1亚型,具k轻链;建立的icELISA标准曲线在PBS中的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4~43.6ng/mL,IC50值为0.62ng/mL,检测限(LOD)为0.02ng/mL;抗体与环丙沙星(87.2%)、培氟沙星(76.9%)、依诺沙星(66.8%)、恩诺沙星(48.6%)和洛美沙星(36.6%)有较高的交叉反应率;禽肉基质中NOR添加回收率满足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9.
应用SELEX技术筛选沙门氏菌抗原的适配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沙门氏菌抗原的高亲和性适配子。方法:首先合成一个全长78个核苷酸中间含35个随机序列的随机单链寡核苷酸序列(ssDNA)文库,再以环氧乙烷丙烯酸珠子作为筛选介质,利用生物素-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显色系统检测DNA适配子与沙门氏菌抗原的亲和力,以获得沙门氏菌抗原的高亲和性适配子。结果:随着筛选轮数的增加,DNA适配子与沙门氏菌抗原结合后显色,吸光度逐渐增加,初步获得了沙门氏菌抗原的高亲和性适配子。结论:实验所用的筛选流程是适当的,可以考虑推广用于类似靶目标的筛选。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离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Sabin株(sPVⅢ)C抗原和D抗原,并分析其部分特性。方法采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PVⅢ的C抗原和D抗原,电镜观察病毒形态;SDS-PAGE检测病毒结构蛋白组成;微量BCA法检测蛋白浓度,计算每种抗原所占比例;细胞病变法检测病毒滴度。同时检测上样浓度及超离次数对C抗原纯度的影响。结果sPVⅢC抗原和D抗原在透射电镜下均呈球形,C抗原病毒颗粒密度较小,外壳大多较为松散,D抗原病毒颗粒密度较大,结构更稳固;C抗原由VP0、VP1、VP3蛋白组成,D抗原由VP1、VP2、VP3和VP4蛋白组成;C抗原和D抗原分别约占总蛋白含量的10%和90%,部分C抗原在分离前及分离过程中易产生聚集;D抗原的病毒滴度高于C抗原。降低上样浓度及进行二次超离可提高C抗原纯度。结论采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了sPVⅢ的C抗原和D抗原,C抗原滴度远低于D抗原,且部分易产生聚集,较难达到较高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