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47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利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产生的副产物黄水为培养基培养灵芝菌丝体.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其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6.0、接种量9%、装液190mL/250mL、温度27℃、转速150r/min、培养8d,灵芝菌丝体干重可达1.308g/100mL,表明利用黄水培养灵芝菌丝体可行.  相似文献   
42.
通过引进灰树花新品种进行示范栽培,筛选出了适合我县自然环境下栽培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及高产、优质、低成本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43.
生物法生产壳聚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天伟  王炳武  陈鹏 《化工进展》2001,20(9):4-5,21
本文提出了一条以发酵工业菌丝体为原料生产壳聚糖的新工艺,在得到壳聚糖水处理剂,氨基葡萄糖的同时还得到了麦角固醇,此工艺成本低廉,经济效益可观,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4.
灰树花是一种食药兼用真菌。本文研究了灰树花发酵饮料的生产工艺、配方和稳定性等。结果表明,添加60%灰树花发酵匀浆滤液,6%,复合甜味剂,0.3%柠檬酸,0.13%复合稳定剂时,饮料风味最佳,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45.
汪麟  李育岳 《食品科学》1983,4(2):44-45
金针菇是目前人工栽培的四大菇类之一。金针菇经济价值高,不仅是一种食用菌,也是一种药用菌。菇体肉质脆嫩,别具风格,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醣的特性。经测定,每100克干菇中含有蛋白质16.2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60.2克,热量322千卡,钙76毫克,磷280毫克,铁8.9克,硫胺素0.16  相似文献   
46.
选取产糖化酶较强和糖化能力较高的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Q3Y进行菌丝体的抗旱逆境液态发酵培养,分析了菌株Q3Y菌丝生长状况及菌丝对糯米的利用。结果表明,在土豆汁培养基中添加0.50%的琼脂,使其黏度达到500 mPa·s,黑根霉菌Q3Y在该培养基中菌丝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分散均匀;在料水比为6∶10(g∶mL),含水量为62.5%糯米培养液中,黑根霉菌株Q3Y菌丝体能得到更好的生长,培养72 h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及糖化酶酶活分别达到26 g/100mL、32 g/100mL、23.0 U/mL。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热水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选取影响多糖得率的3个因素: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L_9(34)正交实验,对热水提取法提取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当固液比1:20(m:V,g/mL)、提取时间1.0 h、提取温度70℃,猴头菇菌丝体的多糖得率最高,达(1.76±0.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稳定,为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的加工利用和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8.
通过向灰树花发酵体系中单一添加天麻醇提物、苦荞醇提物及两种提取物的复配液,研究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同时对添加复配液后发酵体系中的残糖(还原糖)含量、pH值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复配液中天麻醇提物添加量为7 g/L、苦荞醇提物添加量为5 g/L时效果较佳,相比空白组(未添加提取物)和单一添加组(天麻、苦荞),胞外多糖产量分别增加了49.08%、13.76%、33.88%,菌丝体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1.10%、11.35%、26.69%,均显著地高于空白组(P<0.01)和单一添加组(P<0.05)。发酵动力学研究表明,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在第7天达到峰值,复配组相对于空白组能消耗更多的碳源物质促进胞外多糖的合成。因此,天麻和苦荞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显著促进灰树花菌体生长与胞外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49.
以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菌丝体为试验材料,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 响应面法从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3 个因素优化桦褐孔菌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研究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7 ℃、液料比51 ∶1(mL/g)、提取时间1.9 h、提取3 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8.02±0.45)%。体外酶抑制试验表明,桦褐孔菌菌丝体多糖浓度为10 mg/mL 时,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7.64±1.78)%和(39.20±1.17)%,二者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3.07 mg/mL 和17.20 mg/mL,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明显,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降血糖能力。  相似文献   
50.
使用实验室自主研制的磁场设备,以樟芝为研究对象,以菌丝体生物量提高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研究低频交变磁场对樟芝液态发酵的影响,确定最优磁场参数,并借助扫描电镜,对比常规液态发酵和磁场辅助液态发酵所得菌丝体的微观形态的差异。结果显示,当磁感应强度为80 Gs,磁处理初次介入时间为接种3 d后,每天磁处理时长为4 h时,磁场对樟芝菌丝体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强。在此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提高率为15.87%,多糖增长率为24.26%,总三萜增长率为26.8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磁场辅助樟芝液态发酵所得菌丝体比常规液态发酵菌丝体表面更加粗糙,结构更加松散,褶皱更为明显。实验结果表明,低频交变磁场辅助樟芝液态发酵可以提高其菌丝体生物量、多糖和三萜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