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8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3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从资源分布、化学成分、毒理、药理、提取工艺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绞股蓝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02.
许广胜 《云南化工》2005,32(6):71-74
综述了薯蓣皂甙元生产的各种工艺路线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生产工艺路线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观点。  相似文献   
103.
以云南盾叶薯蓣为实验材料,从发酵时间、水解时间、抽提物的pH值、回流速度对盾叶薯蓣皂甙元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48h、水解4h、抽提物pH≈7.0、回流速度25min/次,可获得最佳提取率.  相似文献   
104.
考察了大豆皂甙的有机溶剂提取方法 ,建立了吸附层析提取大豆皂甙的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光谱及薄层层析分析 ,对两种方法所提取的大豆皂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人参皂甙Rh2生产过程中所生成的副产品Rg3的分离提纯。用硅胶柱层析法从人参皂甙混合物中分离出单体Rg3的得率为样品的 16 %。再用化学法对Rg3进行拆分。 2 0 (S) 和2 0 (R) Rg3异构体 ,通过乙酰化反应生成极性相差较大的异构体 ,经硅胶柱层析得到两种产物 ,分别脱乙酰化后得到 2 0 (S) Rg3和 2 0 (R) Rg3。 2 0 (R) Rg3收率为 5 5 %。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酶转化法生产人参皂甙Rh2产品一般质量检验 ,确定了符合药典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甙Rh2含量的方法。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适用性实验、稳定性实验、精密度实验、重现性实验、回收率实验的讨论 ,可以确定一个准确的色谱条件用来测定人参皂甙Rh2的含量。其测定条件为流动相甲醇∶乙腈∶水为 8∶8∶1,流速 1mL/min ,紫外检测波长2 0 3nm ,色谱柱ThemoHypersilODS2 (2 5 0mm× 4 .5mm ,5 μm) ,回收率≥ 99.74 % ,平均标准偏差(RSD) <1.83% ,达到了药典规定。在该色谱条件下 ,人参皂甙Rh2的保留时间 8~ 10min。在流动相比例 (甲醇∶乙腈∶水 )改变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定了人参皂甙Rh2的R型和S型的含量比例为 6∶4 ,R型保留时间为 17min左右 ,S型保留时间为 16min左右 ,R型在S型后面出峰。  相似文献   
107.
绞股蓝茯苓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绞股蓝、茯苓、枸杞、大枣、甘薯藤等为原料,生产绞股蓝茯苓低度保健酒。(1)80%的食用酒精与绞股蓝按8:1比例,于65℃浸提6h,过滤后的药渣加水于80℃浸提8h,水渣比为1:3。(2)新鲜甘薯藤按3:2比例,用75%的食用酒精于50℃浸提12h过滤。(3)其他材料均用50度的白酒于50℃浸提8h,过滤。药渣用水于80℃浸提8h,两浸提液合并。(4)按酒精度、成品保健成分要求,将浸提液进行调配,贮存3个月,用硅藻土过滤、杀菌。  相似文献   
108.
大豆胚芽中大豆皂甙B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胚芽中皂甙的含量是子叶的6-14倍,soyasaponin A和soyasaponin Ba仅存在于胚芽中,从大豆胚芽的乙醇提取物中提取总糖甙,以硅胶柱层析和反相制备相色谱分离出两种B组皂甙,以UV,IR,ESI/MS和^13C,^1H,DEPT NMR分析确证其结构为soyassaponin Ba和Bb,实验证明大豆皂甙的ESI/MS裂解特征与FD-MS和FAB-MS不同,ESI/MS特别适于皂甙等强极性难挥发的糖甙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109.
大豆胚芽中豆皂甙、异黄酮甙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大川  汪海波 《食品科学》2000,21(10):28-31
通过溶剂对比实验及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从大豆胚芽中同时提取出大豆皂甙和大豆异黄酮甙的最佳提取溶剂及影响浸提效果的相关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0.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总皂甙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建立一种测大豆总皂甙含量的新方法,以齐墩果酸作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配合薄层分析结果测定了经大孔树脂吸附法、正丁醇再分配法和混合法精制纯化后的3种大豆总皂甙试样含量。本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8%,RSD为3.34%,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大豆皂甙含是检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