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26篇
化学工业   999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33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58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20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4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对葡萄汁在发酵过程中,影响甘油生成量的六个主要因素:酵母菌株,葡萄汁含糖量、二氧化硫的添加量、发酵温度、葡萄原料所寄生的灰葡萄孢霉、酒石酸含量,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2.
甘油三乙酸酯(三醋精)的生产;乙酸丁酯的生产;羧酸酯的生产;苯甲醚的醋酐酰化作用研究;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级体系,分3个灌水量对外源活性有机磷β-甘油磷酸钠在黄棕壤中的淋溶和转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于50mm的灌水量可以使β-甘油磷酸钠发生淋溶。施入黄棕壤中的β-甘油磷酸钠在24h内可以转化为速效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灌水量愈大,速效磷和中活性有机磷积累的土层也愈深。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甘油及其市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甘油市场行情,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四种甘油进行了评述,并说明在将来发酵法生产甘油可能是解决我国甘油供需紧张局面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步法合成甘油聚醚12000.以甘油、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为原料,优选氢氧化铯为催化剂,合成了低聚物甘油聚醚900;再以氢氧化铯为催化剂、低聚物甘油聚醚900为反应原料与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反应合成窄分布、低不饱和度、高伯羟基含量的甘油聚醚12000.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EO封端量等因素对不饱和度、分子量分布、伯羟基含量的影响,优化工艺为:第1步反应催化剂用量为第1步反应总物料质量的2.0‰,反应温度110℃;第2步反应以催化剂用量为第2步反应总物料质量的2.5‰,反应温度110℃,EO封端量8%,产品不饱和度为0.011 mmol·g-1,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06,伯羟基含量为96.05%.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聚甘油-6 二硬脂酸酯、聚甘油-10 硬脂酸酯、聚甘油-10二棕榈酸酯制备的乳液的粒径、皮肤水分含量、经皮水分流失TEWL。结果表明,聚甘油-6 二硬脂酸酯制备的乳液分散性较好,乳液粒径分布较小;聚甘油-10二棕榈酸酯制备的乳液在皮肤水分含量、经皮水分流失TEWL值上优于其他2组。  相似文献   
17.
环氧氯丙烷下游产品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环氧氯丙烷的主要下游产品环氧树脂、合成甘油、氯醇橡胶等的生产现状、市场前景等,指出:我国氯碱行业应该重视这些环氧氯丙烷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以促进我国环氧氯丙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葡萄糖为辅助底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Klebsiellapneumoniae对葡萄糖作为辅助底物发酵生产 1 ,3 丙二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单独作为底物发酵时不生成 1 ,3 丙二醇。以葡萄糖和甘油为混合底物时 ,则可以显著提高菌体浓度 ,但是 1 ,3 丙二醇浓度和甘油到 1 ,3 丙二醇转化率没有提高。在甘油为底物的批式发酵过程中 ,通过流加葡萄糖作为辅助底物可以提高甘油到 1 ,3 丙二醇的摩尔转化率 ,同时可缩短发酵时间。通过选择合适的葡萄糖流加速率 ,较以甘油为单一底物的发酵结果 ,1 ,3 丙二醇的摩尔转化率最高可达0 649,提高了 53 4% ;生产强度为 1 0 0 5g/ (L·h) ,提高了 1 39 9%。  相似文献   
19.
以松香和聚甘油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松香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得到不同甘油聚合度的产物。得到的松香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物化性能为:表面张力44 2~49 6mN/m;临界胶束浓度8 0×10-4~25 6×10-4mol/L;钙皂分散指数13 5%~21 5%;界面张力11 7~18 9mN/m;乳化力44~85s;泡沫性能6~46mm;润湿力87~121s。并对甘油聚合度和产物表面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